引言 / 001
第一讲人格的统一性/015
境遇留给孩子的印象,其深刻程度和性质不取决于客观事实和环境。
第二讲个人对优越感的追求及其对教育的意义/027
家庭寄托在孩子身上的期待,孩子能真切地感觉到。
第三讲应对孩子进行追求优越感的正确引导/047
很多孩子采取懒惰的态度作为手段来缓解他们的境况。
第四讲密切关注儿童的自卑情结/061
教育者必须有耐心,当孩子努力去改进但偶尔退步时,应该跟他解释提高需要一定的时间,这样孩子的心情会得到平复,信心不会受到打击。
第五讲如何避免儿童产生自卑情结/077
一个重要的事实是,决定一个儿童如何发展的既不是天赋也不是客观环境,而是他怎样理解外部的现实世界以及自己与客观现实的关系。
第六讲社会情感以及社会情感培养过程中的障碍/093
一个人假如没有社会情感,其他能力的发展也是不可想象的,比如理解力和逻辑感的发展。
第七讲家中地位在儿童成长过程中有重要作用/111
如何把孩子培养成伟人没有固定的法则,然而我们要记住,与孩子交往时绝不可粗鲁唐突,必须时刻给予他们鼓励,时时跟他们解释真实生活的意义,避免他们在现实和想象之间制造出一道裂缝。
第八讲新环境可以考验孩子是否为生活做好了准备/121
新环境可以考验一个孩子为生活做的准备如何。
第九讲儿童在学校的表现反映他的心理/135
心理学和教育其实是同一现实、同一主题的两个不同方面。
第十讲外部环境对儿童的身心成长有很大影响/157
孩子3岁的时候就应该训练他怎样与其他孩子一起玩,告诉他们有陌生人在场不应该感到害怕,否则孩子的性格会变得羞怯、腼腆,敌视他人。
第十一讲对青春期的儿童要进行适当的性教育/173
性教育跟其他阶段的教育一样,友好、合作的家庭关系至关重要。
第十二讲老师和家长应分析儿童心理并对其进行合理的教育/189
对于老师来说,能够接受新事物是一项必要的素质,以开放的态度对待心理学新思维是明智之举,特别是当新观念与我们一贯的观点相冲突的时候。
第十三讲家长应与老师相互配合/201
我们不要忽略的是,拳打脚踢的教育方式在底层社会中非常普遍。
附录一个体心理调查问卷/211
附录二五个案例/219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