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互助型社会养老:乡土模式的理论与实践:a native model in rural China
0.00     定价 ¥ 98.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520159265
  • 作      者:
    刘妮娜著
  • 出 版 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
收藏
作者简介

刘妮娜(1988-),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法学博士,华北电力大学讲师。2012年至今,在《人口研究》《人口与经济》《人口学刊》《经济学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经济体制改革》《南方人口》等CSSCI来源期刊发表论文10篇,《中国市场》《老龄科学研究》等核心期刊、会议发表论文10余篇,出版书籍1部(第二作者),参与编写《老龄蓝皮书2018》(副主编)。曾主持中国老龄办委托项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委托项目、北京市委农工委委托课题、第61批博士后面上一等资助、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青年项目等6项课题,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点基地重大项目、发改委社会发展重大政策、形势研究课题、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等多个课题项目。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农村正在快速进入老龄社会,乡村振兴已然是乡村老龄社会的振兴,中国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战略选择、实施方略代表着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和建设理想老龄社会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道路。在新时代乡村振兴战略视野之下,本文从积极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构建农村社会养老体系、探索农村老龄社会形态的战略视角出发,立足农村乡土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乡情、村情,依循互助的逻辑,提出发展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建设互助型社会养老体系、构建互助型老龄社会。本文就借助社会系统理论、社会资本理论,使用两项具有代表性的全国老年人调查(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主持的“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2011~2012年基线调查数据和2013年、2015年追踪调查数据,中国老龄科研中心组织实施的第四次中国城乡老年人状况抽样调查数据),以及笔者于2014~2017年收集到的实地调研材料,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研究与量化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新时代发展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的理论、模式、机制进行系统论证和阐述。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导论:乡村振兴背景下的中国农村老龄社会

  第一节 乡村振兴将深刻影响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第二节 中国农村老龄社会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

  第三节 中国特色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逐步兴起和推广

第二章 回顾:互助与互助养老的相关研究

  第一节 互助的主要研究视角

  第二节 互助养老的实践与学术探讨

  第三节 对互助与互助养老研究的述评

第三章 机制:中国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系统的建立

  第一节 互助与互助养老的概念群

  第二节 中观:互助型社会养老的运行机制

  第三节 微观:互助型社会养老的影响机制

第四章 需求:中国农村老年人互助需求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数据与方法

  第二节 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照护方式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 中国农村老年人的精神孤独状况及影响因素

第五章 供给:中国农村老年人互助状况及影响因素

  第一节 数据与方法

  第二节 中国农村老年人的服务互助状况及影响因素

  第三节 中国农村老年人的文化互助状况及影响因素

第六章 发达地区乡土模式:互助服务+设施/项目

  第一节 调研省份外部环境的比较分析

  第二节 浙江省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典型实践

  第三节 北京市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典型实践

  第四节 上海市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典型实践

  第五节 河北省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典型实践

第七章 欠发达地区乡土模式:以开展互助服务为主

  第一节 调研省份外部环境的比较分析

  第二节 吉林省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典型实践

  第三节 四川省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典型实践

  第四节 广西壮族自治区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典型实践

  第五节 河南省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典型实践

第八章 路径:模式总结与道路分析

  第一节 中国特色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模式总结

  第二节 中国特色农村互助型社会养老的发展道路

  第三节 相关对策建议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