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法兰西组曲
0.00     定价 ¥ 69.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020145690
  • 作      者:
    (法)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著
  • 出 版 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06
收藏
编辑推荐

如果不是四十岁就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内米洛夫斯基会是托尔斯泰式的伟大作家。


展开
作者简介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1903年出生于俄国基辅的一个乌克兰犹太银行家家庭,十月革命后,她随家人移居巴黎,入读索邦大学。1929年,她凭借处女作小说《大卫?格德尔》迎来了文学上的成功。内米洛夫斯基活跃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巴黎文坛。然而,由于她的犹太身份,尽管她于1939年皈依天主教,仍无法获得法国国籍。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巴黎大逃亡之后,她躲在法国东部一个小镇里,后遭法国宪兵逮捕,于1942年8月17日死于奥斯维辛集中营。
   2004年,内米洛夫斯基的长女德尼斯将母亲遗物中找到的未完成小说《法兰西组曲》整理出版,获得当年度法国雷诺多文学奖,这是该奖历目前靠前次颁给一位去世作家。内米洛夫斯基和她的作品重新受到世界的关注。
   除了《法兰西组曲》,内米洛夫斯基的代表作还包括短篇小说集《星期天》、中篇小说《大卫?格德尔》《库里洛夫事件》《舞会》《秋之蝇》《孤独之酒》《伊莎贝尔》、传记《契诃夫的一生》等。

展开
内容介绍

尘封半个多世纪后,内米洛夫斯基的遗著《法兰西组曲》终于在二〇〇四年出版,并获得当年的雷诺多文学奖。该奖项抢先发售颁发给已故作家,也将内米洛夫斯基的传奇带回了公众视野。小说本应由五个不同的“乐章”组成(参见本书附录一《手稿注释》),但内米洛夫斯基只来得及写完前两个乐章就遭纳粹杀害。靠前乐章《六月风暴》描绘了一九四〇年巴黎大逃亡的画卷,冷峻地勾勒出逃亡路上资本家、平民、士兵、农民的百态。第二乐章《柔板》由道路转入小镇,微妙的对抗与缱绻在小镇居民和德国士兵之间展开。一段段有名有姓的命运,未传达的噩耗、未完成的爱情、未行动的觉醒,都将现实主义小说的叙事魅力推至顶点。现在有一个更加平淡无奇的问题,只是我一直找不到这个问题的答案:人们看到下一本书的时候,难道不会忘记前一本书的人物吗?正是为了避免这一点,我要写一本长达一千页的作品,而不是写一本由几卷作品组成的作品。——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

展开
精彩书摘

柔板

第九章


露西尔·安吉利耶坐在樱桃树的树荫下,手上有一本书,还有一点针线活儿。只有在花园的这一角,安吉利耶家的人不在乎树或作物能为自己带来什么样的实际收益,因为这几棵樱桃树产的樱桃很少。但现在是花季。天是那种纯净的、不会褪色的蓝靛色,那种塞弗勒瓷器的蓝,丰盈而夺目,只有某些好的瓷器才能有的蓝色;树枝就在这蓝色天际的映衬下,似乎还覆盖着雪。尽管已经是五月,摇动着树枝的风依然很凉。花瓣小心地抵抗着风的侵袭,带着某种怕冷似的优雅缩了起来,转向地面,垂下它们金黄色的花蕊。阳光穿透了其中的一些花朵,凸现出它们白色的花瓣中清晰可辨的、精致的、彼此交错的经脉,给仿佛不像是真的柔弱花朵增添了一分生命力,几乎是人类的那种生命力,那种同时包含脆弱与抵抗的意义的人类生命力。我们都知道,风无论如何摇动这些活泼的生灵,都摧毁不了它们,甚至不能揉皱它们。它们如在梦幻里一般摇摆着,似乎就要落下,可是却牢牢地钉在亮闪闪、直挺挺的纤细树枝上。从一面看来,树枝仿佛有金属成分似的,就像树干本身,瘦长、平滑,闪烁着灰色和紫色的光芒。在白色的花束间是小小的、长长的叶子;在阴影之中叶子呈现出一种柔嫩的绿色,上面覆盖着银色的绒毛;阳光下,叶子又像是粉红色的。花园靠着一条狭窄的小路,一条乡间小路,路边延伸着一串小屋子。这是德国人用来放弹药的地方。一个哨兵在红色通告下来回踱着方步,通告上用硕大的字写着:

V E R B O T E N(禁区)


下面,稍微隔了一点距离,用小一号的法文字写着:

禁止靠近此地,违者处死。

士兵在给马洗刷,他们轻轻地吹着口哨,马儿在嚼柔嫩的小树芽。在靠近马路的花园里,到处都是在安静地劳动着的人。他们脱去了外套,穿着衬衫和绒裤,头戴草帽,在铲草,清除毛虫,灌溉,播种,种树。有时会有一个德国军人推开其中一个小花园的栅栏门,为自己的烟斗借个火儿,或是借个生鸡蛋,再不就是要杯啤酒。花匠把他要的东西给了他之后,靠在自己的铁锨上,沉思地看着德国人远去的身影。*后,他耸耸肩,重新开始工作。也许他的想法实在太多、太深、太沉重、太奇怪,除了这个动作以外,他竟找不到合适的词语来表 达。

露西尔在刺绣上下了一针,接着便将绣活扔在一边。头顶上的樱桃花儿吸引了成群的胡蜂和蜜蜂。它们来来去去地飞舞着,一头扎在花萼里,贪婪地吮吸着。它们低着脑袋,身体似乎因为某种快意的痉挛而颤抖着,而此时,一只金色的大黄蜂仿佛在嘲笑这些灵巧的工作者似的,在风中拍打着翅膀,好像是在吊床上一样微微地颤动,在空气中散播自己那宁静的、金色的歌声。

坐在自己的位置上,露西尔能够看到住在她家的德国军官站在窗后。他,还有几天来一直和他在一起的纵队的狼狗。他坐在加斯东·安吉利耶的房间里,坐在那张路易十四风格的书桌上;他将烟斗里的烟灰磕在一只蓝色的杯子里,而在过去,这只杯子是老安吉利耶夫人给儿子盛汤药用的;他漫不经心地用脚后跟踢着桌角金色的铜饰。狗的鼻子蹭着德国人的腿;时不时地,它会叫几声,拉扯着拴它的链子。德国人在用法语和狗说话,声音很高,露西尔都听见了(在这花园的寂静之中,所有的声音都会回荡很长时间,就好像是安静的空气送到耳边的一 样)。

“不,布比,您不能出去散步。您会把夫人们的色拉全都吃光,她们会不高兴的。她们会说我们是粗俗、没有教养的士兵。必须待在这里,布比,就待在这里欣赏美丽的花园。”

“这个家伙!”露西尔想。她情不自禁地笑了。

军官又开始说:“很不幸,是吗,布比?您一定喜欢用鼻子把地拱得一个洞一个洞的,我想。如果这家里有个孩子,也许就没问题了……他会让我们过去的。我们总是和小孩子相处得很好,但是这里只有两位非常严肃、非常沉默的夫人,因此……我们*好还是待在这里,布比!”

他又等了一会儿,由于露西尔一直没有说话,他似乎很失望。他更加靠近窗口,敬了个非常正式的礼,庄重地问道:“夫人,您能否允许我在花坛里摘些草莓,这样做不会有什么不妥 吧?”

“请便。”露西尔用一种讽刺的活泼口吻 说。

军官又行了个礼。

“我不是为我自己,我向您保证,而是这狗,它非常喜欢草莓。我还要告诉您,这是一条法国狗。我们是作战时,在诺曼底的一个村子里发现它的,它没人管,我的同志们就将它捡了回来。您不会拒绝给同胞一点草莓的。”

“我们都是白痴。”露西尔想。她只是简单说道:“来吧,您和您的狗,想摘什么就摘什么。”

“谢谢,夫人。”军官愉快地叫道,同时纵身一跃,翻过了窗子,狗跟在他身后。

军官和狗走近露西尔,德国人微笑着。

“我真是冒昧,夫人,希望您不要怨恨我,但是这花园,这些草莓,对于一个可怜的军人来说,就好像一角天堂。”


展开
目录

序言
第一部  六月风暴
第二部  柔板
附录一  伊莱娜-内米洛夫斯基的手稿注释
附录二  一九三六一一九四五年的通信
致谢
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