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多库供水模式实行原水集中封闭管理,可同时向城市各区域供应原水,安全供水保险系数高,不会因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原水危机,威胁城市的供水安全。
二是建立原生态水源地。利用天然地形和湖泊,围垦造湖,生态涵养,有效根治内湖(河)环境,形成优质水源地,这是发达国家建设原生态城市水源地的成功经验。如英国伦敦利用湖泊的自然地势建造水库,一方面通过原水自身净化过程,提高原水水质,增加城市供水备用保障,提高处理城市水源污染突发事件的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水源地保护,美化环境,提高水源地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双重功效。
三是建立战略供水管网系统。纽约经过多年努力,已逐步建成了由19个水库和3个湖泊组成、蓄水5800亿加仑的三个安全可靠的原水水系。每个水系的水库与湖泊都有水管相接,既相互调节水量,又确保供水安全。伦敦泰晤土供水网有11个人工水库,用于调剂伦敦地区的用水,总调蓄水量可供伦敦用水100天,并建有总长为83公里、平均直径达2.54米的环伦敦管网,这条供水主动脉连接3个大水厂,日可供水250万立方米,形成了安全系数极高的活水网络。
欧美发达国家大城市原水供给经验的核心在于,一是在各大水库等水源地之间建设原水供水管网,形成互通互补的原水输送网络;二是根据不同水源地的特点对各自的取水量、蓄水量和调水量进行灵活配比,以形成组合型的原水供应模式,提高原水水源的整体供水安全;三是建立全市的自来水“内环线”,形成一条连接各自来水厂的供水大动脉,彻底消除单一供水管道不安全的缺陷,有效构筑外水(原水)和内水(自来水)的城市供水战略系统。
2.未来上海原水供给新格局的总体目标和特点
从上海的实际出发,在跨省市的大流域原水供给合作尚未开展的情况下,未来上海原水供给战略架构是,在长江口建设青草沙水库、扩建陈行水库,在黄浦江上游建立新水源湖,形成以“一网调度、两江并举、三源互补”的水库型、网络化、水量充沛、水质优良、安全可靠的原水水源供给新格局。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