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代台湾新移民小说系列--"人生中最惆怅难过的莫过于爱情",这是序言中的一句话,这样的人生观察,正是柏杨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集中全力以小说去探索爱情的主因。
《怒航》以发掘人性为主要内容,对于人性的善恶有相当深刻的探索。关于恶,柏杨以为:"大半苦难来自人类自身,人的最大罪恶,似乎不在于奸淫烧杀,而在于愚昧自私,多少悲剧和惨剧都由此而生。"(《序》)像是《七星山》中爱搬弄是非的齐桂芳,《周琴》中骄傲自私的周琴,《隆格》中只顾自己不顾他人的莉芙,《重逢》中背叛丈夫的玲华等。除了恶之外,对于善,柏杨也从悲剧中展现了人性光辉的一面,像是《微笑》中玉珍的丈夫,虽然家境贫困,但还是勉力帮助王有德一家人。
《秘密》(1965)收八篇小说,其中有些写爱情,"没有一桩爱情不是一桩悲剧",都与金钱息息相关,读来令人不胜唏嘘。其中《秘密》是爱情的试验,对拜金主义者强烈嘲讽;《龙眼粥》写前世今生之爱,有灵异色彩;《沉船》写一个帮助妻子成名最后失去妻子的痛苦;《窗前》中男的是爱情的理想主义,女的是拜金而且现实,结果当然可想而知了;《莲》是一场灵肉之争,写出污泥而不染的崇高爱情;《拱桥》也是一出爱情悲剧,造化弄人,充满无奈。另外两篇《强水街》亦涉鬼魂,处理死去的小孩救父的故事;《塑像》写一位母亲对于死在南洋的儿子那种深沉的痛苦。
贫穷常是这些故事之所以成为悲剧的主要原因,这是柏杨一个非常重要的观点,其所铺叙,相当程度反映出写作时的社会背景。
展开
作为一个作家,哪一个十年可以忽视?
柏杨小说系列中所选的小说,似可说是柏杨小说佳作之集大成者。
——陈建功
★二十多年后的今年夏天,我有机缘阅读柏杨的小说,如同初读《丑陋的中国人》时一样发生深层的心里震撼,却也有明显的差别,《丑陋的中国人》里的柏杨,是一个犀利到尖锐的思想家,而敢于直面直言说出自己的独自发现,让我看到一个独立思考者的风骨,甚至很自然地联想到鲁迅;隐藏在一篇篇小说背后的柏杨,却是一个饱满丰富的情感世界里的柏杨,透过多是挟裹着血泪人生的情感潮汐,依然显现着柏杨专注的眼光和坚定的思想。
——陈忠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