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车削端面时,产生端面的平面度和振摆误差,以及在端面出现规则的波纹或螺旋状波纹。3)切削圆锥体时,产生双曲线误差,影响圆锥体的配合质量。4)车削螺纹时,产生螺距误差、乱牙、扎刀,以及在牙型表面出现波纹等现象。5)在操作时,背吃刀量的准确性降低,容易出现扎刀现象。6)影响机床的刚性和运转精度,在强力或断续切削时,容易产生切削振动和噪声,以及闷车、毁刀等不良现象。<br> 因此,为满足不同切削内容和工艺操作的需要,使车床正常运转,以保证工件的加工质量,在必要时应对车床进行局部调整。<br> 2.提高车床精度的调整在车削高精度的工件时,要求车床具有较高的几何精度、运行精度和系统运转的平稳性,以保证工件尺寸和形位精度以及表面粗糙度的高精度要求,所以应对以下主要部位进行局部调整:<br> 1)调小主轴轴承的径向间隙和轴向窜动量,在高速运转时不产生闷车的前提下,越小越好。一般情况下,轴承径向间隙应小于0.005mm,轴向窜动量应小于0.01mm。<br> 2)将试棒插入主轴锥孔中,分别检测试棒的侧母线和上母线,如图1一10所示,调整主轴旋转中心相对床身导轨的平行度,以保证工件直径的圆柱度要求。<br> 3)将试棒顶在两端顶尖之间,分别检测试棒的侧母线和上母线,如图1-15所示。调整两锥孔的等高度、尾座轴心相对于主轴轴心的平行度、以及两锥孔的等高度,以保证车削细长件的圆柱度要求。<br> 4)调整小滑板纵向平行移动对主轴轴心上母线的平行度,防止出现圆锥面的双曲线,影响圆锥面的直线度。<br> 5)调小横向进给丝杠和螺母间隙,以及各滑动面的移动间隙,提高移动的平稳性和进刀的准确性。<br> 6)在车削精度较高的螺纹时,应消除丝杠的轴向窜动,调整开合螺母的滑动间隙和对中性,以及交换齿轮的齿侧间隙,以保证螺纹螺距的精度。3.提高车床刚性的调整在进行强力切削时,使用硬质合金等强力车刀,采用较深的背吃刀量、较大的进给量和较快的切削速度进行切削,所以,主切削力较大,要求工件、刀具特别是机床应具有足够的刚性,输出最大的功率。<br>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