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数字现实:学生建筑设计作品:architecture biennial Beijing 2010 students
0.00     定价 ¥ 96.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112125180
  • 作      者:
    (英)尼尔·林奇(Neil Leach),徐卫国编
  • 出 版 社 :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作者简介
    尼尔·林奇,是一位建筑师兼理论家。他目前是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系教授。他曾执教于包括南加州建筑学院、伦敦建筑联盟建筑学院、康奈尔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建筑学院、西班牙加泰罗尼亚高级建筑研究所、德国德德绍建筑学院、巴斯大学、布莱顿大学和诺丁汉大学。其著作包括《空间政治》(劳特利奇出版社即将出版)、《伪装》(麻省理工学院2006年出版)、《忘掉海德格尔》(派迪亚出版社2006年出版)、《中国》(香港麦普奥菲斯出版社2004年出版)、《千年文化》(伊利普西思出版社1999年出版)和《建筑麻醉学》(麻省理工学院2006年出版);曾与他人合著《玛思潘滋》(建筑基金出版社2000年出版);曾编辑《数字城市》(怀利出版社即将出版)、《为数字世界而设计》(怀利出版社2002年出版)、《空间的象形文字》(劳特利奇出版社2002年出版)、《建筑与革命》(劳特利奇出版社1999年出版)和《建筑的反思》(劳特利奇出版社1997年出版);与他人共同编辑《集群智能:多代理系统建筑》(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10年出版)、《数字建构:青年建筑师/学生设计作品》(两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出版)、《涌现:青年建筑师/学生设计作品》(两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年出版)、《快进-热点-智囊组》(香港麦普奥菲斯出版社2004年出版)、《数字建构》(怀利出版社2004年出版);是阿尔伯蒂的《建筑艺术十书》(麻省理工学院1988年出版)的译者之一。他从2004年起是北京国际建筑双年展的策展人之一,也是2010年上海画廊"集群智能:多代理系统建筑"的策展人之一。
展开
内容介绍
    这本作品集收录了“数字现实”学生作品展中的作品。本作品集为世界上顶尖建筑院校的先锋数字设计作品提供了一个展示的平台,包括英国建筑联盟建筑学院、美国南加州大学、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耶鲁大学和清华大学等。
    《2010数字现实:学生建筑设计作品》收录的作品是同一主题展览的一部分,展览也包含了世界上最具潜力的建筑师和设计师的先锋数字设计作品。这些作品经过九位地区策展人的挑选:美国东海岸、美国西海岸、澳大利亚、中国、英国、亚洲、拉丁美洲和欧洲,另外也包括国际部分。
展开
精彩书摘
    现在变得清楚的是,统一这些名词的主题是连接性。对于德勒兹而言,他最终成为连接性的思想家。正如德勒兹评论的那样:“严格来说,是连接形成了机器”。最终“机器过程”是指系统或者关系。如果一而非机械本身——我们谈论社会关系的机械性,我们将更接近名词背后德勒兹和瓜塔里的意图。
    也许“块茎”的概念,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德勒兹哲学中连接的逻辑。块茎是一个概念工具,从块茎作为根系系统的生物模型而来,其不断以横向和跨物种的方式扩张,而非竖向和线性的树状模型。草是植物通过蔓延能力展示其块茎特性的一个例子。另一个例子是毛毡,一种不连续的非等级化的纤维,与编织的、等级化和被控制的织物不一样,毛毡被压缩为单一的一团。
    必须理解块茎与有机体不同,有机体总是有成为组织中的整体、摩尔量和分层的危险。取生物体而代之的是德勒兹和瓜塔里所谓的“无器官的身体”。正如Anseell PearSon描述的那样:“‘没有器官的身体’指的是能量和生成的身体,被高度未成形的和不稳定的物质所渗透,以自由流动为特点,具有‘自由强度’和‘游牧奇点’”。具有器官的身体问题,不在器官,而在于有机体内的器官组织。无器官身体的思考方式是人群和集群的形成:“没有器官的身体以布朗运动的方式,通过群体现象分布这是一个有多样性组织的身体。”
    让块茎具有如此启发性的是,它是一种关系,它必须与互动相关。德勒兹和瓜塔里用黄蜂和兰花之间的相互作用说明块茎。这个例子足够熟悉——昆虫被吸引到植物上,促进植物的交叉授粉。黄蜂被兰花所接待,从而对某种建筑相关性做出描绘。但是最引起德勒兹和瓜塔里兴趣的是黄蜂和兰花之司的相互作用。兰花发展了吸引黄蜂的特性,黄蜂通过特定的行为服务于兰花。正如德勒兹和瓜塔里所观察到的,黄蜂和兰花进入互惠关系,使得黄蜂适应了兰花,兰花也适应了黄蜂。德勒兹和瓜塔里将此称为一种相互“生成”形式。黄蜂变得像兰花,兰花变得像黄蜂,或者——更确切地说——黄蜂已进化为呼应兰花,正如兰花为呼应黄蜂进化一样。
展开
目录
前言
机器过程-尼尔·林奇
参数化过程设计-徐卫国
美国南加州建筑学院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建筑系
美国南加州大学建筑学院
英国建筑联盟建筑学院
英国伦敦大学巴特利建筑学院
中国清华大学建筑学院
中国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中国香港大学建筑学院
中国湖南大学建筑学院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
美国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
美国普瑞特艺术学院
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建筑学院
美国莱斯大学建筑学院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
美国耶鲁大学建筑学院
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
奥地利维也纳工艺美术学院
荷兰贝拉格建筑学院
丹麦皇家美术研究院信息技术与建筑中心
德国德绍建筑学院
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荷兰代尔夫特工业大学
西班牙加泰罗尼亚高级建筑研究所
发过巴黎玛莱柯建筑学院
日本东京大学建筑学院
索引
作者简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