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不良、短路等
主板的面积较大,是聚集灰尘较多的地方。灰尘很可能会引发插槽与板卡接触不良的现象,这时我们可以对着插槽吹吹气,去除灰尘。如果是由于插槽引脚氧化而引起接触不良的,可以将有硬度的白纸折好(表面光滑那面向外),插入槽内来回擦拭。另外,CPU插槽内用于检测CPU温度或主板上用于监控机箱内温度的热敏电阻上附上了灰尘的话,很可能会造成主板对温度的识别错误,从而引发主板保护性故障的问题,在清洁时也需要注意。
拆装机箱时,不小心掉入的诸如小镙丝之类的导电物可能会卡在主板的元器件之间从而引发短路现象,会引发“保护性故障”。另外,检查主板与机箱底板间是否因少装了用于支撑主板的小铜柱:是否主板安装不当或机箱变形而使主板与机箱直接接触,使具有短路保护功能的电源自动切断电源供应。
■和主板电池有关
当遇到:电脑开机时不能正确找到硬盘、开机后系统时间不正确、CMOS设置不能保存等现象时,可先检查主板CMOS跳线是否设为清除“CLEAR”选项(一般是2-3),如果是这样的话,请将跳线改为“NOR-MAL”选项(一般是1-2),然后重新设置。如果不是CMOS跳线错误,就很可能是因为主板电池损坏或电池电压不足造成的,请换个主板电池试试。
■兼容性问题
遇到由于主板设计上的BUG或升级配件时出现的新旧事物兼容性问题的情况,在排除BIOS设置的问题后可以下载主板的最新BIOS进行刷新。另外,主板BIOS陈旧还可能导致无法升级操作系统等问题。
技巧一:清除CMOS设置,也可以解决一些“莫名其妙”的故障,大家不妨试试。
技巧二:当安装的硬件不能被操作系统识别时,将CMOS设置的“PNP OS INSTALLED”(即插即用)项目设成“YES”或“NO”,试试。
■主板北桥芯片散热效果不佳
有些主板将北桥芯片上的散热片省掉了,这可能会造成芯片散热效果不佳导致系统运行一段时间后死机。遇到这样的情况,可自制散热片或加个散热效果好的机箱风扇。
■主板电容失效
主板上的铝电解电容(一般在CPU插槽周围)其内部采用了电解液,由于时间、温度、质量等方面的原因,会使它发生“老化”现象,这会导致主板抗干扰指标的下降从而影响机器正常工作。我们可以购买与“老化”容量相同的电容,准备好电烙铁、焊锡丝、松香后,将“老化”的替换即可。另外,拆装电脑时工具的失落也有可能不小心将电容砸坏,也应检查排除。
■BIOS受损
由于BIOS刷新失败或CIH病毒造成的BIOS受损的问题,如果引导块(Award BIOS中称为BIOS BootBlock、Phoenix BIOS中称为Flash Recover boot Block)未被破坏,可用自制的启动盘进行重新刷新BIOS(在本书后面部分有详细介绍,这里就不再赘述),假如引导块也损坏的话,可用热插拔法(很危险)或用利用编程器进行安全的修复。
10.2.2 CPU常见故障诊断
CPU是电脑中很重要的配件,是一台电脑的心脏。同时它也是集成度很高的配件,可靠性较高,正常使用时故障率并不高。但是倘若安装或使用不当则可能带来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
与CPU有关的故障是比较好判断的。CPU出现问题时,一般的情况是无法开机,系统没有任何反应,即按下电源开关,机箱喇叭无任何呜叫声,显示器无任何显示。如果出现上述现象,我们就应怀疑这种现象可能与CPU有关了。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