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虹桥国际机场总体规划
0.00     定价 ¥ 98.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547801598
  • 作      者:
    吴念祖主编
  • 出 版 社 :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虹桥国际机场总体规划》是关于虹桥国际机场总体规划及扩建工程项目规划的研究成果,是在前期规划研究、方案征集和深化、规划修编、仿真模拟等大量工作的基础上形成的,机场克服了土地资源和空域资源紧张、噪声影响、交通组织复杂等困难,对虹桥国际机场定位与规模、各功能区规划及相容性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并附录了“虹桥国际机场规划设计中仿真模拟技术的应用研究成果”。<br>    《虹桥国际机场总体规划》对机场规划与设计、交通规划、机场建设、机场运营管理等相关专业人员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也可供大专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阅读。
展开
精彩书摘
    2.城市发展使远距离平行跑道的建设不可行,需要对原总体规划进行修编<br>    1993版的虹桥国际机场总体规划是在现有跑道西侧1700m处规划建设一条独立的远距离平行跑道。20世纪90年代以来,虹桥国际机场周围地区的城市化发展迅速,周边区域居住区、临空产业开发区等项目的建设已经使得远距离跑道的建设非常困难。邻近的、受影响的区域还包括:北侧嘉定区的江桥镇、南翔镇;普陀区长风街道;南侧闵行区的虹桥镇、七宝镇、九亭镇、莘庄镇等。这些区域近几年均建成了大量的住宅,特别是南侧闵行区各镇,是上海西部最早形成的大型住宅集中区域。新跑道建成后带来的飞行噪声、净空电磁控制等环境问题将给周边城市发展带来新的影响。<br>    随着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制度的日趋完善,市民的“环境意识”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严重的飞行器噪声扰民问题将使得扩建远距离平行跑道不可能通过国家环境评估。<br>    同时,1993版虹桥国际机场总体规划的实施是以搬迁大场机场为前提的,搬迁难度大且难以适应虹桥国际机场扩建进度需求。因此,虹桥国际机场飞行区特别是跑道构型需重新进行规划研究和方案论证,以满足城市发展和机场容量发展的双重需要。<br>    3.虹桥国际机场扩建的首要问题是总体规划修编<br>    虹桥国际机场1995年航空旅客吞吐量达到1108万人次,已经超过虹桥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960万人次的设计容量。尽管浦东国际机场通航后虹桥国际机场国际航班分批转移至浦东国际机场,虹桥国际机场的运营压力有所缓解,但是随着近几年上海市以及全国航空运输业的飞速增长,虹桥国际机场的运营负荷持续攀高,2004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489万人次,年飞行架次超过15万架次。虹桥国际机场现有运营设施均处于超负荷运行状态,地面设施的保障能力与业务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br>    为了满足航空业务量增长的需求、保障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全面推进上海航空枢纽港的建设,上海航空枢纽建设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在2010年基本完成虹桥国际机场扩建工程的建设目标,与浦东国际机场共同保障上海世博会的峰值运量需求,实现基本建成上海航空枢纽的阶段目标。扩建工程的建设迫在眉睫,首先就要修编机场总体规划。<br>    4.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战略构想的提出。必须启动虹桥国际机场总体规划修编<br>    “十Ni”期间长三角经济高速增长带动了长三角地区航空、铁路和公路运输量的激增,而且这种趋势还在继续。在上海机场(集团)做“上海航空枢纽发展战略”研究的同时,高速铁路京沪线和高速铁路沪杭线的选址研究工作也在进行中,并先后都选址在虹桥机场西侧,直接促成了建设面向全国、服务长三角的“虹桥综合交通枢纽”战略构想的提出。<br>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将高速铁路车站、磁浮车站、机场航站楼结合在一起,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地面交通等与之衔接。多种交通方式的汇集,不仅提高了交通换乘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资源利用的集约化程度。通过交通枢纽的整合,使得各种交通模式形成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达到土地资源集约化使用的目的,缓解了大量的配套建设和土地成本。关联的配套设施,诸如道路、水、电、燃气、通讯等设施,都形成了一个统一的综合性保障系统。<br>    ……
展开
目录
第1章 概述<br>1.1 总体规划修编背景<br>1.1.1 1993版总体规划要点<br>1.1.2 1993版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br>1.2 虹桥国际机场的功能定位、规划目标和范围<br>1.2.1 功能定位<br>1.2.2 规划目标<br>1.2.3 规划范围<br>1.3 规划原则、过程和方案演化<br>1.3.1 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规划原则<br>1.3.2 规划修编过程和方案演化<br><br>第2章 需求预测<br>2.1 历史统计资料<br>2.2 虹桥机场航空业务量预测<br>2.2.1 上海地区航空业务量预测<br>2.2.2 一市两场的运量分配<br>2.3 运行特点和基本参数预测<br>2.3.1 运行特点<br>2.3.2 基本参数预测<br>2.4 设施需求<br>2.4.1 跑道系统<br>2.4.2 旅客航站楼<br>2.4.3 货运设施<br><br>第3章 飞行区规划<br>3.1 飞行区现状<br>3.2 飞行区设计标准和规划参数<br>3.2.1 飞行区设计标准满足国际民航组织附件14的规定<br>3.2.2 飞行区设计满足F类机型的备降要求<br>3.3 跑遭系统<br>3.3.1 跑道构型<br>3.3.2 跑遭长度<br>3.3.3 跑道布局<br>3.3.4 跑道运行方案<br>3.4 滑行道系统<br>3.4.1 跑遭出口滑行遭<br>3.4.2 穿越滑行道<br>3.4.3 绕行滑行遭<br>3.4.4 跑道端内移,使高分贝噪声全部移到机场内<br>3.4.5 平,行滑行遭<br>3.5 飞行区布局及运行方案<br>3.5.1 飞行区布局<br>3.5.2 飞行区运行方案<br>3.6 飞行区其他设施规则<br>3.6.1 空侧服务道路系统<br>3.6.2 南、北停机坪布局方案<br>3.6.3 灯光系统<br>3.6.4 号航设<br><br>第4章 航站区规划<br>4.1 航站区规划方案形成<br>4.1.1 西航站区方案演化<br>4.1.2 西航站区用地范围<br>4.2 规划参数和设施需求<br>4.2.1 东、西航站区分配方案和运行假设<br>4.2.2 停机位需求<br>4.2.3 一号航站楼功能设施需求<br>4.3 一号航站楼规划<br>4.3.1 机坪/指廊构型<br>4.3.2 垂直功能布局<br>4.3.3 指廊旅客流程和安检模式<br>4.3.4 值机柜台布局<br>4.3.5 行李系统<br>4.3.6 商业设施<br>4.3.7 旅客捷运系统<br>4.4 一号航站楼站坪规划<br>4.4.1 站坪布置<br>4.4.2 组合机位<br>4.4.3 组合机位布局分析<br>4.4.4 站坪运行计算机模拟<br><br>第5章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与机场陆侧交通规划<br>5.1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规划背景和过程<br>5.2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的功能布局<br>5.3 枢纽客运道路交通系统<br>5.3.1 交通量预测_<br>5.3.2 枢纽道路交通规划<br>5.3.3 枢纽道路交通组织流线<br>5.4 与枢纽一体化的二号航站楼陆侧交通系统规划<br>5.4.1 结合枢纽大交通的客运道路体系<br>5.4.2 “一纵三横”空间构架的旅客步行换乘体系<br>5.4.3 “分类管理、公交优先”的多车道边设置<br>5.4.4 节能环保的敞开式停车库<br>5.5 机场工作区道路规划<br>5.5.1 层次清晰的工作区道路分级<br>5.5.2 “以人为本”的交通空间<br>5.5.3 客货分离的货运交通路线设计ues<br><br>第6章 货运区规划<br>6.1 货运设施现状<br>6.1.1 东货运区<br>6.1.2 场外货运设施<br>6.2 虹桥国际机场货运发展定位<br>6.2.1 虹桥机场航空货运发展预测<br>6.2.2 虹桥机场货运区总体布局<br>6.2.3 西货运区的规划定位<br>6.3 西货运区规划方案<br>6.3.1 场址条件和外部交通<br>6.3.2 西货运区地块划分和规划方案<br>6.3.3 货运站运营的灵活性<br>6.3.4 货运区场内交通组织<br>6.3.5 远期扩建方案<br>6.4 虹桥航空物流园区规划<br><br>第7章 生产信息系统规划<br>7.1 现有规划回顾和调整必要性<br>7.1.1 现有规划回顾<br>7.1.2 总体规划调整的必要性和重点<br>7.2 虹桥机场信息系统的规划原则和核心问题<br>……<br>第8章 综合配套设施及配套项目规划<br>第9章 结语<br>附录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