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人类服饰文化全书.服饰与理想
0.00     定价 ¥ 48.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802218338
  • 作      者:
    华梅主编
  • 出 版 社 :
    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曾有学者认为,人和动物的不同在实质上就是理想与事实、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区别。动物只是生活在一个没有意识的自然世界和物理世界之中,而人却生活在一个有理想、有意识的世界之中。造成这种区别的秘密就在于:人能够发明、运用各种工具和符号,在观念中构想出他所需要的理想世界,并在实践中,通过自己的不懈努力去实现。而动物则只能按照物理世界给予它的信号,被动地接受直接给予的事实,所以它们始终不能摆脱被动的思维模式,也从不知何为理想。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理想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动力。
    对于服饰的起源来说,人类社会学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有御寒说、遮羞说、保护说、异性吸引说、避邪说、装饰说等等,但无论哪一种学说都与人的理想有关。动物是不会有这种思维和要求的,它们只会利用自然所赋予它们的客观条件,来被动地选择生存方式。骨针的发明和缝制技术的运用,拉大了人与动物的这种区别,它为人类在服饰方面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平台,也使人类的理想得以充分的实现。
展开
精彩书摘
    有人说,美是理想的形式。反过来说,凡是符合我们理想中的形式都会被我们视为是美的。玉石就是以其特有的通透温润的质地,备受人们珍爱,且千万年来人们一直将它做成各种佩饰带在身上。玉石受到人们如此礼遇究竟是为什么呢?除其自身为难得之物的价值外,主要还是因为它文质合一,天然成趣,符合古人夭人合一的哲学理想。孔子对玉有很高的评价,在《礼记·聘义》中有这样的记载:子贡问孔子日:“敢问君子贵玉而贱珉者,何也?为玉之寡而珉之多欤?”孔子日:“非为珉之多故贱之也,玉之寡故贵之也。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缜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坠),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诎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知玉。’故君子贵之也。”意思是子贡跑来问孔子:“先生,为什么君子要贵玉而轻视珉(珉是像玉的石头),是因为玉少珉多缘故吗?”孔子说:“并不是珉多君子才轻视它,也不是玉稀少君子才看重它。从前,古人用玉来比喻君子的德行,玉的温和润泽很像仁。”仁是什么呢?孔子认为仁是人所具有的与生俱来的内在的道德本性。孔子常说:“天生德于予。”孟子说得更明白:“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
展开
目录
一、社会理想 未定治世服饰已存
文质合一
被褐怀玉
先质后文
晶莹理性

二、个人理想 何求着装观念正现
冠旒遗梦
儒当何服
生为紫色

三、道德理想 曾居服饰寄寓心愿
日照中山
品泽美饰
德寄哀思

四、人权理想 久有易装暗含巧恩
奇装溢性
易装悟语
风扬胡尘

五、职业理想 皆知衣装尽情流露
职业衣理
易装定势

六、设计理想 倚心服饰体现灵感
依服规志
符形达意
和韵衣心
后记
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