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窦位于颜面中部,具有分散外力冲击的作用,可减轻颅内重要器官损伤的程度。鼻窦外伤往往因暴力的大小、方向和性质不同,致鼻窦损伤的类型、程度和造成的畸形各不相同,且常伴有不同程度的颌面部和颅内损伤。严重的鼻窦骨折后,可出现休克、出血和窒息等并发症。
一、疾病并发症(一)出血【概述】多由于黏膜撕裂伤累及小血管破裂出血;较严重的出血,多是累及颈外动脉分支、颈内动脉、筛前动脉和海绵窦等重要部位,如后组筛窦和/或蝶窦骨折;“眼镜样”淤血,由于眼睑周围软组织疏松,血液向邻近软组织渗出,致使眼睑周围和结膜下淤血,眶缘周围皮下青紫色。
【诊断】
根据外伤史,颌面部或鼻腔活动性出血,诊断并不困难,对于顽固性鼻出血,应考虑海绵窦漏。
【鉴别诊断】
根据手术史及临床表现容易诊断,无需鉴别。
【治疗】
较少量的出血,一般不需特殊处理或鼻腔应用血管收缩药物;较严重的出血,需行鼻腔前和/或后鼻孔填塞,并补充血容量;对有休克的病人,应及时抗休克治疗;经鼻腔填塞未能控制,需行手术结扎颈外动脉等血管或行DSA栓塞治疗。
【预防】
对于小血管出血,就诊时多能停止出血,对于活动性较大血管出血,应先行止血处理,再行鼻窦骨折复位。(二)感染【概述】鼻窦骨折后,鼻窦正常的结构以及自洁功能丧失、免疫功能下降可能为发生感染的原因之一;鼻腔鼻窦生理条件下存在的正常菌群,会引起局部感染;若感染蔓延,可累及颅内。
【诊断】
鼻窦骨折感染,除创口红肿热痛外,可伴有鼻炎或鼻窦炎症状,如鼻塞、脓涕或头痛等。亦可出现眶内感染症状,如眼球活动受限、眼睑或球结膜水肿、眼球移位等;颅内感染,可出现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症状,全身症状明显。
【鉴别诊断】
根据外伤史及临床表现容易诊断,但应注意与眶内及颅内占位性病变鉴别。
【治疗】
应积极抗感染治疗,因鼻腔鼻窦感染常合并厌氧菌感染,应联合抗厌氧菌抗生素治疗。
【预防】
应及时采用足量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对于全身状况较差者,可少量输血或免疫球蛋白;加强支持治疗。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