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人际心理治疗:理论与实务
0.00     定价 ¥ 45.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506295611
  • 作      者:
    (美)默纳·M. 韦斯曼(Myrna M. Weissman),(美)约翰·C. 马尔科维奇(John C. Markowitz),(美)杰拉尔德·L. 克勒曼(Gerald L. Klerman)著
  • 出 版 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国内首本人际心理治疗的权威著作和操作指南,抑郁症、焦虑症及物质滥用的国际最新治疗手段及趋势,丰富翔实的临床案例,简明实用的操作步骤,教你如何解决人际关系中的情感障碍和心理问题。
展开
作者简介
  默纳·M·韦斯曼,哥伦比亚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内科及外科医学院流行病学及精神医学教授.也是纽约州立精神医学院临床及基因流行病学部门主任,曾与杰拉尔德·L·克勒曼合著《抑郁症的人际心理治疗》 《Interpersonal Psychozherapy of Depression,1984》。
  约翰·C·马尔科维奇,曾接受杰拉尔德·L·克勒曼医师的人际心理治疗的训练。现在主要从事情绪障碍的心理及药物治疗的相关研究,并担任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助理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内科及外科医学院精神医学讲师。杰拉尔德·L·克勒曼生前曾是哈佛大学医学院及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教授,著有《抑郁症的人际心理治疗》,曾担任美国酒精药物滥用及心理卫生局(ADAMHA)局长。
展开
内容介绍
  人际心理治疗(Interpersonal Psychotherapy,IPT)起初是一种限定时间的对于抑郁的治疗研究,主要由Gerald L.Klerman医师、Myrna M.Weissman博士及他们的同事所提出。由于它的效果已经在许多控制的临床研究当中得到证实,它也被修正来治疗很多种心境障碍及非心境障碍。这些研究有越来越多的进展,包括能够符合保险管理的需求,并减少心理卫生的支出,所以促进了人际心理治疗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人际心理治疗的基本概念是非常简单的:精神疾病的症状(包括抑郁)其实是多重原因所造成的,通常表现在社会及人际的背景当中。比如说婚姻破裂、朋友绝交、小孩离家、丢掉工作、爱人去世、搬家、升职或者是退休都有可能。在人际心理治疗中病人学会了解疾病的开始及变化与他们生活当中发生的事情之间的关系,也就是目前的人际问题,从而发现处理人际问题的方式,因此能够治疗他们的抑郁症。
  人际心理治疗刚开始是在Gerald L.Klerman、Myrna M.Weissman、Bruce J.P.ounsaville及Eve S.Chevron所著的《抑郁症的人际心理治疗》(Basic Books,1984)一书中所提出来的。从那个时候开始它就成为一个快速成长的行业。因此我们想要修正这本书的概念,它已经成熟得可以编成一本综合性手册。本书先回顾了入际心理治疗的大纲、理论的架构及策略,这些部分特别适用治疗重度抑郁症的非住院病人。而核心的运用则比1984年的这本手册还要完整,我们增加了许多案例材料。临床的文本假设心理治疗师具有一般的临床技能,使用的时候必须深思熟虑。这些案例已经过修正与整理,以保护病人的隐私。
展开
精彩书评
  人际心理治疗是一种有时间限制、基于操作手册和生活事件、诊断指向的实证性心理治疗方法。它最初主要被用于重型抑郁成年患者的门诊治疗,现已被用于治疗多种心理障碍。人际心理治疗的精髓是强调生活事件和精神症状之间的关联,其形式灵活多变,与其他心理治疗成分的整合及其简化使其更经济,更易于接受。
  ——中国著名心理学家.西南大学资深教授 黄希庭
  所有心理治疗的医师和研究者,所有想了解临床体会和科学研究的结合如何使现代心理治疗发生根本性变革的读者,这本综合指南都是必备读物。
  ——美国康奈尔大学医学院精神医学教授Robert Michels
  毫无疑问,本书是人际心理治疗最权威的教科书。它涵盖了该领域的各个方面,不公可以作为开始学习人际心理治疗的入门书,对于经验丰富的临床医生也是足够广泛和深入的。
  ——美国贝勒医学院精神医学教授Glen O.Gabbarx
展开
精彩书摘
  人际心理治疗干预了这三个过程的前面两个,即症状的功能以及社会和人际关系。由于人际心理治疗的持续时间相对较短,心理治疗的强度也较低,我们不期待它会对于人格的结构造成相当重要而且长期的影响,虽然我们会对人格功能作出评估。另一方面,许多人际心理治疗的息者获得了新的社交技巧,帮助他们克服人格方面的问题。此外,心境障碍,特别是慢性心境障碍-一心境恶劣障碍——可能类似于人格障碍。因此抑郁患者不应被提前诊断为人格障碍:在第一轴的状态下诊断出第二轴的疾病是非常危险的。
  在我的经验当中,大部分抑郁症患者的心理治疗都没有足够关注导向症状减轻的技术,以及改善患者当下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关系。人际心理治疗师并没有尝试重建人格。他们依赖于发展完备的技术,如安慰、澄清情绪的状态、改善人际的沟通、测试人际接触的感知和表现。角色扮演可以提供患者重要的准备,作出生活的改变以使抑郁期消退。
  大部分的这些技术传统上都会归为“支持性”的心理治疗。我们认为这是不恰当的。支持性心理治疗这个名词常常是不严密和带有贬义的,用以描述几乎所有的非领悟取向的心理治疗。大多数正式的“支持性”心理治疗是通过建立既已存在的防御来帮助患者作出调整以适应他们的人际关系。它们通常旨在协助患者适应当下的现实,而不是改变现实。
  另一方面,人际心理治疗对症状的形成、社会适应以及人际关系进行干预,主要在意识和潜意识水平上对当前问题进行工作。虽然人际心理治疗师可能会发现某些潜意识的因素,但是他并不直接处理。他会强调人际情境中当前的冲突、沮丧、焦虑以及期待。人际心理治疗旨在协助患者作出改变,而不仅是了解或者是接纳当前的生活情境。早期童年生活经验的影响也是重要的,但是不会在治疗中特别强调。再者,工作的焦点是“此时此刻”。治疗的总体目标是促进对当前社会角色的控制及对人际情境的适应。
  人际治疗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把抑郁症处理成临床的疾病。我们之所以这样认为,不仅是因为抑郁症的普遍盛行,也是因为提供患者诊断的标签以使他们“生病的角色”合理化,这对于治疗是重要的。这种途径将人际心理治疗放在广泛定义的医疗模式中,与其他心理治疗师的处理方法不同。一些心理治疗团体,虽然1984年以来有所减少,仍然保持反诊断的倾向而且对于症状不加以重视。
展开
目录
人际心理治疗的概论
第一部分 抑郁症人际心理治疗的操作
第一章 人际心理治疗大纲
第二章 治疗初期阶段
第三章 悲伤反应(复杂的哀痛)
第四章 人际角色冲突
第五章 角色转换
第六章 人际缺陷
第七章 治疗结束
第八章 特殊的技术
第九章 一般性问题
第十章 重度抑郁症急性治疗的效果数据

第二部分 人际心理治疗运用于心境障碍
绪论
第十一章 复发型重度抑郁症的维持性人际心理治疗(IPT-M)
第十二章 心境恶劣障碍的人际心理治疗(IPT-D)
第十三章 青少年抑郁症的人际心理治疗(IPT-A)
第十四章 老年抑郁症的人际心理治疗(IPT-LL)
第十五章 抑郁症合并婚姻冲突的联合治疗(IPT-CM)
第十六章 双相障碍
第十七章 初级护理和医学疾病的患者
第十八章 HIV阳性抑郁患者的人际心理治疗(IPT-HIV)
第十九章 产前及产后的抑郁患者

第三部分 人际心理治疗运用于非心境障碍
第二十章 物质使用障碍
第二十一章 进食障碍:神经性暴食症和厌食症
第二十二章 焦虑障碍
第二十三章 发展中的运用

第四部分 人际心理治疗的资源
第二十四章 人际心理治疗的新模式
团体、电话、患者指南
其他语言和文化中的翻译和应用
第二十五章 训练和治疗手册

第五部分 人际心理治疗的展望
人际心理治疗的未来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