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古今医案按译注
0.00     定价 ¥ 185.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300115115
  • 作      者:
    (清)俞震原著
  • 出 版 社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内容介绍
  近现代科学以汹涌澎湃之势席卷全球,几乎冲决了一切与之不相容的传统文化和科学堤坝,而在世界东方,却仍然屹立着一个人类科学史上的奇迹——中国中医药学。它以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蕴藏丰富的传统,经数千年的不断充实发展,形成了独具特色、有完整理论体系、丰富临证经验、精湛实用技术并有强大生命力的科学。
展开
精彩书摘
  震按:慎柔和尚的治案与王海藏治侯辅之医案的内容属于同一类,而与王肯堂治余云衢案的内容正相反,必须仔细阅读体认。因而想起《证治准绳》里叙述的朱丹溪几个医案的评语说:卢兄被发汗后,又出现发热说胡话;吕仲修汗后热不退,也说胡话;陶明节热退后,仍然不认识人,言语谬妄,都用人参、黄芪、白术、当归、附子等补药而愈。的确,谵语一症,属于虚的竟然十居其八九啊!现在看这个医案,用温补法使口腔溃破好转;脉象恢复如常反而谵语不休,仍然指出胃有燥屎,与《伤寒论》第三十条说的:用承气汤使大便轻泻,而将谵语止住的道理相同。说明属于虚寒证的谵语,与不因虚寒而致的谵语,辨解起来是很困难的。统计一下,大概有三条路:一条是邪传阳明,热邪与燥屎搏结导致谵语,用三承气,或承气合入白虎汤治疗;一条内有虚寒,外象实热而谵语,就如朱丹溪所治的、王肯堂所叙述的那样;一条是病本为虚寒,恰巧挟有宿食积滞,因为身热灼津液成为燥屎而谵语,这个医案与桂枝汤证疑似证是这种情况。业医者谁能有如此深刻的见解呢?投药一错,死生易如反掌。所以伤寒以及温热病,都是大病,有今天告诉人家没关系,明天却忽然死亡的;有判断此证必死,而迁延时间后竟然生还的。
展开
目录
译注者的话
自叙

凡例
卷第一
中风
类中
伤风
中寒
伤寒
劳复、食复、女劳复、阴阳易

卷第二
温热病
瘟疫
大头瘟

湿
消渴

霍乱
泄泻
伤食
不食

卷第三


疟痢
呃逆


气冲
眩晕

卷第四
虚损
痨瘵
恶寒
发热
血证
衄血
下血
溺血


卷第五
七情

诈病

痞满
吞酸吐酸
嘈杂
呕吐
噎膈

咳嗽

喘胀
肿胀

卷第六
不寐
怔忡

癫狂
鬼疰
邪祟
遗精
便浊
五淋
溺闭
遗尿
小便涩数
二便不通
大便秘结
交肠
人渐缩小
人暴长大
诸虫
中毒
骨哽
误吞金铁
误吞虫

卷第七
头痛
心脾痛
腹痛
腰痛
背痛
胁痛
膝痛
鹤膝风
脚气
脚上诸证
面病


发脱眉落

咽喉



牙齿

卷第八
黄疸
身痒
麻木


癓瘕
积块
前阴病
阳痿
阴吹
脱肛

瘴气
寻常瘴
暑湿瘴
毒水瘴
黄茅瘴
孔雀瘴
桂花瘴
蚯蚓瘴
蚺蛇瘴

卷第九
女科
经水
师尼寡妇异治
崩漏
带下
妊娠诸病
肿喘
恶阻
转胞
堕胎
难产
产后诸证

卷第十
外科
疥疮
痱痤
瘤赘
瘰鬁
徽疮
下疳疮
肺痈
胃痈
肠痈
腹痈
乳疡
幼科
却病求嗣六要
庞元澄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