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医生看病
0.00     定价 ¥ 28.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534139550
  • 作      者:
    江勋源著
  • 出 版 社 :
    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0
收藏
编辑推荐
    1当今最牛医生辛辣犀利解读中西医,几句妙语彻底解决健康生活大隐患。<br>    2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江勋源几十年人生智慧之作。<br>    32011年中国流行语——走正道,用正药,扶正气。
展开
作者简介
    江勋源,广东省中医院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中西医结合临床研究生导师。长期从事医疗、教学、科研工作。承担本科、七年制、硕士及博士研究生的教学工作。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服务于全国规模最大、年服务患者最多、被誉为“南粤杏林第一家”的广东省中医院。对中西医学有深刻的认识,善用中西医结合医术,提出了“走正道、用正药、扶正气”的实用中医方法;倡导对身体无害的自然疗法,对身体进行调理、清毒、修复,使机体产生自愈能力;对于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具有独特的认识;在“重大疾病诊治及人体毒素沉积”等方面有深入的研究;对各种疑难杂症如乙肝、癌症等具有独到的见解。
展开
内容介绍
    《医生看病》里没有高谈阔论的医学理论,没有一板一眼的医学常识,只有融入了江医生人生智慧的辛辣犀利见解和大道至理,帮助人们更加清醒地认识医院、医生、中医、疾病,在布满陷阱的求医路上,找到解决自身健康疾病隐患和问题的方法,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如果你是健康人,要看江医生的书,看了江医生的书,健康快乐保平安;如果你是病人,那更要看江医生的书,看了江医生的书,疾病减轻六七分。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生命在于活动 人生在于行动<br>    健康和长寿是人类永远追求的目标。<br>    在这本关于健康与生命的书里,如何活得更健康、更长寿,才是最重要的。本人第一时间想要告诉您的就是这句话:生命在于活动,不在于运动。<br>    1.生命在于活动。不在于运动<br>    我在给医学院本科生、硕士、博士研究生上课时,对自己的要求是:十年后,每个学生还记得我讲过的一句话,这句话是其中之一。前些天,有个学生告诉找:“您的话真灵啊,我只讲了上半句话‘生命在于活动’,在场的一位博士愕然地盯着我,猜出我是江老师的学生。”<br>    当然,许多话都是江老师的标志性语言,就像是当年搞地下活动时接头的暗号,一说出来,就能找到同门。到目前为止,“生命在于活动,不在于运动”是被记得最多的一句话。<br>    一句话可以改变人的一生。有缘看到的朋友请记得转告给您的朋友们。如果您对健康和养生有兴趣,请继续往下读。<br>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出自一位伟人之口,但这话很容易使人陷入误区,并且已经使很多人落下终身遗憾。有位老小伙子(34岁)在办公室里上网,无意中在网上看到“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突发感想:自个儿长期这么坐在电脑前,没啥子运动,岂不是没生命了吗?<br>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生命在于活动 人生在于行动<br>1.生命在于活动,不在于运动 <br>2.龟寿千年靠冬眠,人活百岁靠睡眠 <br>3.睡好,吃好,玩好——三好学生的新标准 <br>4.早睡早起,还是早睡晚起 <br>5.真理与嘴的大小有关,专家是这样炼成的 <br>6.专家是活出来的,守得云开才能见到月明 <br>7.独家奉献——“山寨版”研究成果 <br>8.老母猪如何喂仔仔?启示:第一时间抢到最好的奶位 <br>9.实习或工作的第一步,从给老师倒开水开始 <br>10.尊敬上级与拍马屁是同一回事,前途是拍出来的 <br>11.风水学最新研究成果:信不信由你,额头明亮,前途无量 <br>12.人生最遗憾的是没了解就分手了,人生最无聊的是了解之后也不分手 <br>13.做人、做马、做牛、做狗——人生的四个阶段 <br>14.人生快乐总的原则是,该做啥就认命了罢 <br>15.精神到处文章老,学问深时意气平 <br>第二章 中国医生各阶层分析<br>1.专业医生写医学科普,为何变成赶鸭子上架 <br>2.为什么医生的字写得这么差 <br>3.隔行如隔山,高级医生都只是某专科的专家 <br>4.中国医生各阶层分析 <br>5.时代的变迁总是让人落伍 <br>6.我的文学知识可怜,都是时代惹的祸 <br>7.我的中西医学史 <br>8.中医学竟然是追求真谛的医师最后的归宿 <br>9.让我信服的神奇中医,信不信由你 <br>10.中西医结合,中西医融合,中西医整合——一个没有定论的话题 <br>11.医学的三个层次:形、气、神 <br>12.台湾王博士慧眼识珠,一只澳洲鲍智取杏林绝学 <br>13.任脉与督脉二脉必通,中医与西医两者必备 <br>第三章 好医生的标准——医者的七大原则<br>1.首先不能加害病人 <br>2.相信自然的治疗力量 <br>3.确认病源而正其本 <br>4.治理全身 <br>5.医者是良师 <br>6.预防是最好的治疗 <br>7.生理和心理的健康是息息相关的 <br>第四章 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人为什么会生病<br>1. 中医与西医,各说各有理 <br>2.何为亚健康,健康状态与机体抵抗力的关系 <br>3.三十岁之前人欺病,三十岁之后病欺人 <br>4.女孩子二十五岁之前该做的事<br>5.四十岁之前命换钱,四十岁之后钱换命 <br>6.有惊无险——我的抗“非典”经历 <br>7.慢性传染病,身强不怕病欺 <br>8.流水不腐,不通则炎 <br>9.苍蝇专叮有缝的蛋,疾病专找体弱的人 <br>10.健康就是能做到人与细菌和平共处 <br>11.三分治七分养,身强才能病愈 <br>第五章 走正道,用正药,扶正气<br>1.一招制胜,三斧称王 <br>2.“扶正与祛邪”——西医治病,中医治人 <br>3.君、臣、佐、使——中西治疗方法的共同原则 <br>4.西医治疗方法也可以归纳为“君、臣、佐、使” <br>5.君临天下之——“四君子汤” <br>6.君主既出,谁与争锋 <br>7.君临天下,群医失色;沉年痼疾,一周得除 <br>8.知识是属于全人类的,不应该有专利 <br>9.药补不如食补,补液不如补粥 <br>10.有胃气则生, 无胃气则死——被吃好的急性胰腺炎 <br>11.走正路,用正药,扶正气——十年慢肝、四年黄疸,一周退黄 <br>12.“行家一出手,就知有没有”——没有秘方只有秘量 <br>13.重量与微量,师徒各走一端 <br>14.“重量”当成“秘量”,谁还敢吃这样的中药 <br>15.是药三分毒,“秘量”应该是“适量”,不是“巨量” <br>16.“秘量”不等于“重量”, “温”而不“烤” <br>17.温阳派,火神的传说 <br>18.一小包冲剂显奇效,小田田病愈回家 <br>19.更上一层楼——补中益气汤 <br>20.杏林用药最高境界:无招胜有招,无方胜有方,无药胜有药 <br>21.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杏林用药的最佳方案:补气兼治补血 <br>22.先天之本,后天之本;梅花三弄——健脾化湿汤 <br>23.有好医无好药,有好药无好量——都是很遗憾的 <br>第六章 紧是爱,松是害——临床常见的漏诊、过诊、误诊分析<br>1.诊断失误,家长维权 <br>2.感冒?支气管炎与支气管肺炎 <br>3.无奈的选择:紧是爱,松是害 <br>4.“度”的把握:从紧则过诊,从松则漏诊 <br>5.淋巴结核?罗治权老主任说,错得太多了 <br>6.肺癌?非癌?医者说:宁可错杀,不可错漏 <br>7.医生诊母亲患“肺癌”,自家人不识自家人 <br>8.癌性?结核性——刀下留人,花季少女逃生记 <br>9.死马当活马医,有时是一种最好的选择 <br>10.错与对,是与非,一切皆有可能 <br>11.“诊断性治疗”——没有办法的办法 <br>12.医师诊断与您的感觉不符时,您可能是对的 <br>13.以发现肿瘤为荣,以遗漏肿瘤为耻 <br>14.医师——说话要慎重,别吓死人;病人——别放弃希望,还能活命 <br>15.尺度的把握与问题的处理 <br>16.真理是我们的梦中情人,作为医生,只是在处理问题,而不是揭示真理 <br>第七章 乙肝诊治的误区与正识<br>1. 乙肝检查取消了,中国人民从此可以正常地生活了 <br>2.澳洲学者得诺奖,中国人民遭肝殃,谁之错对 <br>3.乙肝的噩梦该早点结束,人民期待的不是被 “取消”,而是 “禁止” <br>4.治肝炎的药为什么这么多 <br>5.眼镜治不了近视,肝药治不了乙肝 <br>6.治不好的是乙肝,治出来的是肝癌 <br>7.名老中医一剂中药“治醒”肝炎患者 <br>8.高科技计算机也治不了肝炎,避之为上策 <br>9.可怕的不是乙肝,而是对乙肝的治疗 <br>10.不可告人的真相:乙肝携带者是如何治成肝硬化、肝癌的 <br>11.治肝圣药——五味子,独木撑起一片树荫,树倒了,荫何在 <br>12.幸运医生医病尾,幸运病人抗病兼抗药 <br>13.为什么乙肝患者越来越多呢?都是体检和治疗惹的祸 <br>14.乙肝治疗的最佳方案:想吃啥就吃啥,想做啥就做啥 <br>15.有病不治可得中医,有胃就吃便成上医 <br>16.乙肝患者:肝炎是不能治好的,病是养好的,不是治好的 <br>17.可怕的不是乙肝,而是对肝炎的担忧和恐惧 <br>18.独家秘方:乙肝治疗的最佳方案:养身篇 <br>第八章 癌症——谈癌不再色变<br>1.癌症的治疗效果:辛辛苦苦几十年,仍然还在新中国成立前 <br>2.癌症:一半是吓死的,一半是治死的.首先是不要被吓死了 <br>3.信不信由你:不治自愈的癌症 <br>4.癌症只是免疫功能低下的表现,是症不是病 <br>5.百善孝为先,人世间最大的悲哀是:子欲养而亲不在 <br>6.信心是战胜癌症疾病的第一保证 <br>7.癌症患者内心深处的渴望:请别把我当等死之人,我要像正常人一样生活 <br>8.癌症治疗的第一原则:不要落得人财两空 <br>9.“熟人卖烂货”——肿瘤医生治不好自家人的病 <br>10.手术治疗只适合于早期没有明显转移的肿瘤 <br>11.丑话说在前头,您还签了字,有难自己背去 <br>12.医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是,医生也是要穿衣吃饭的 <br>13.知识就是力量,态度决定方向 <br>14.银行主任受惊吓,有惊无险;无辜孩子挨冤刀,生死未卜 <br>15. 连环刀下要逃生,三十六计走为上 <br>16.治了也白治,不治白不治,过度治疗愈演愈烈 <br>17.七旬老人患肝癌,正药胜邪药;孝顺女儿尽孝心,无医胜有医 <br>18.在癌症的治疗中,最困难的是亲友团的态度和无知 <br>19.好心办坏事,别把孝心当枪使;刀药本无情,勿将术疗强加人 <br>20.您不可不知的事实:肿瘤是全身性疾病,临床的“早期肿瘤”实际上是肿瘤的晚期阶段 <br>21.千万别错过了恶性肿瘤病人治疗的最好时机 <br>22.错过的是生命,留下的是遗憾 <br>23.治天下难治之病,救世间可救之人 <br>24.一切皆有可能,创造奇迹的只会是病人,而不是医生 <br>25.人类一思考,上帝就发笑;自然是人类最好的选择 <br>感谢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