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二,苔形异常主病。正常人应该是薄白苔,如果舌苔太少,甚至在舌上看不到舌苔的天鹅绒状的外观,表示此人身体不好,体质较虚。舌苔厚,呈毛发状的称为“毛苔",表示外邪比较厉害,体内有积滞。正常人口腔内不断分泌唾液(每分钟约1毫升),舌苔常润泽而有津液。如果唾液分泌不足(如失水)或舌面水分蒸发过快(如高热),看上去舌苔十分干燥,称为“燥苔”。严重的舌苔上津液全无,用手指去摸一下有涩手的感觉,称之为“涩苔”。如果干燥进而使舌苔根根竖起像芒刺,称为“糙苔”。燥、涩、糙常代表程度不同的伤津现象,多见于热性病过程中。一般来讲,舌体润泽,显示津液充足。舌绛干燥失荣,显示阴津已涸,是危险的信号。
根据有关资料,舌苔的厚薄干润与消化系统疾病的关系比较密切。当人在便秘、慢性腹泻、消化不良时可见厚腻苔;肠梗阻时舌苔干、厚、腻。临床表明,观察苔的厚薄干润对分析病情轻重也有一定意义:一般来讲,薄苔、润苔病情轻;厚苔、干燥苔病情重。在病程中,舌苔由薄转厚表示病邪由表入里,病渐增重;舌苔由润转燥,显示热邪炽盛,灼伤阴津。反之,舌苔由燥转润,由厚转薄,由黄转白,往往为津液复生,正复邪退,是趋向康复的佳兆。
其三,剥苔、无苔。正常人均有薄白苔,如出现剥苔、无苔则表示体内有病。如果舌质暗红,舌苔光剥像牛肉一样,则这样的舌常见于恶性贫血。如果患者属于穿心舌(舌苔中间有一小块空白处,舌苔已剥脱),则属于伤阴的一种表现,常表示体内营养缺乏。小儿出现剥苔,则表示营养不足,主要是偏食造成体内某些营养素的缺乏,引起部分舌苔剥脱。这种儿童一般身体抵抗力很差,很容易得感冒或发热。如果舌头光滑,像镜子一样没有苔。其轻者表示营养不良,常提示体内缺乏维生素B,z或铁;重者表示体液亏乏,病情危笃。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