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无悔减排与低碳城市发展
0.00     定价 ¥ 40.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513610094
  • 作      者:
    郭万达,刘宇,刘艺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经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编辑推荐
    深圳市综研软科学发展基金会,由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陈锦华先生首倡发起,旨在加强软科学研究、提升国家软实力。遵循这一战略理念,基金会于2007年7月在广东省民政厅登记注册,是一个致力于支持软科学事业发展的公益性法人机构。
    基金会联合发起者系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宝钢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华侨城集团公司、中国广东核电集团有限公司、招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实德集团、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等9家企业及机构。
    基金会宗旨:
    支持公共政策研究,
    促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致力于提升软实力,
    促进社会经济与文明建设。
展开
作者简介
    刘宇,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城市化与发展研究所项目研究员、环境科学博士。主要从事低碳城市、城市和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国际SCI论文2篇。主要参与研究课题:广东温室气体排放核算及驱动力研究、贵州湄潭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贵州省湄潭县农村改革试验区方案设计、深圳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个五年规划、重庆市永川区新城发展策略研究等。
    刘艺娉,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项目协调员。参与研究课题:促进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投资和金融支持的政策设计、中国的无悔减排政策:给力低碳城市发展、政府在低碳城市发展中的作用、低碳经济:未来四十年我国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郭万达,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堋)常务副院长,经济学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宏观经济政策、产业经济、企业发展战略等方面的研究和咨询工作。主持过国家及省市政府多项大型政策研究咨询课题。近期主要研究重点:城市化、低碳经济与低碳城市发展。出版专著:《转轨时期的中国经济问题》、《中国宏观经济分析》、《新城市主义的中国之路》、《经济全球化与中国港口》、《创新与学习》、《中国制造与世界工厂》、《现代产业经济辞典》等。主持过的重大研究课题: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重点领域和地区研究、广西北部湾发展战略规划、西安市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经济社会与产业发展战略规划、港深大都会研究、金融支持比亚迪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三峡库区发展模式研究、哥本哈根会议与低碳经济发展。
展开
内容介绍
    《无悔减排与低碳城市发展》从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出发,重点讨论了在中国如何通过无悔减排来实现低碳城市化的发展目标问题。《无悔减排与低碳城市发展》的出版,希望由此参与全国乃至全世界对这一主题的讨论,推动这方面的研究和政策制订。
展开
精彩书摘
    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观
    即“发展=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观,以可持续发展为人类的发展方向,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达到人与经济、社会、环境的和谐共生。
    20世纪70年代以来,欧美一些经济学家创立了“生态经济学”,提出可持续发展观。可持续发展的定义为: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这一发展观把“可持续发展”看作是解决人类环境与发展问题的根本原则。其基本理念包含三种思想:一是人和自然共同进化的思想,要求人类和自然和谐共处,呼唤生态道德;二是世代伦理思想,不但要实现同代人发展机会的平等,而且要实现代际间的平等,今日发展要为明日的发展留下充足的空间,不以危害后代的发展为代价来维持当代的发展;三是效率与公平兼容的思想,既重视效率,又追求社会公平,使每个人都有平等发展的权利,使每个人都有高质量的生活。
    在这种发展观的指导下,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与发展密不可分,二者相辅相成,想要发展,必须同时考虑环境的保护与治理。环境污染问题的根本解决,也必须通过经济的发展,在发展过程中加以解决。同时,必须转变传统的发展模式和消费方式,从发展中寻找可行的途径。具体来说,就是要由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逐步转变成资源节约型发展模式,依靠科技进步,节约资源能源,减少废物排放,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建立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
展开
目录

摘要
图表目录
第一篇 气候变化的机遇与挑战
第一章 气候变化的事实与趋势
第一节 气候变化的科学背景
第二节 温室气体排放现状与趋势
第三节 减排的主要方向与潜力
第二章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机遇
第一节 应对气候变化与发展方式的转变
第二节 低碳经济是全球新的增长点
第三章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方略
第一节 中国在哥本哈根会议的方略
第二节 中国在坎昆会议的方略
第三节 中国气候变化谈判策略的定位
第四节 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国内政策定位

第二篇 无悔减排的潜力与重点
第四章 无悔减排的概念与潜力
第一节 “无悔”的概念
第二节 无悔减排的潜力
第五章 发展中国家的无悔减排
第一节 提高能效与无悔减排
第二节 城市化与无悔减排
第六章 中国无悔减排的目标
第一节 城市化是中国无悔减排的重点
第二节 中国无悔减排的目标

第三篇 低碳城市的模式与政策
第七章 中国低碳城市化之路
第一节 低碳化的城市形态规划
第二节 低碳化的城市运行模式
第三节 低碳化的城市产业布局
第四节 低碳城市化与主体功能区规划
第八章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模式
第一节 中国低碳城市的发展模式
第二节 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综合战略
第九章 促进中国低碳城市发展的政策
第一节 低碳城市发展是一系列政策的集合
第二节 建立地方政府激励相容的低碳发展政策
第三节 把汽车排放税纳入低碳城市的试点
……
第四篇 低碳社区的建设与运营
第五篇 绿色增长的驱动与方向
第六篇 低碳政府的指标与评估
第七篇 区域碳排放清单与核算
第八篇 国际经验的案例与借鉴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