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0.00     定价 ¥ 33.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030303066
  • 作      者:
    李萍萍,李冬生等著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1
收藏
内容介绍
  《农业科学技术理论研究丛书:温室生态经济系统分析》以我国各地,特别是南方地区常见的玻璃自控温室、连栋塑料温室和单栋塑料大棚三种蔬菜温室为对象,系统地分析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和功能。采用试验与调研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研究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的组成和结构特点、温室小气候环境特点及温室作物的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比较不同类型温室和蔬菜种植方式下温室系统的能量流、物质流和价值流的特点,并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探讨温室基本功能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提出温室生态经济系统功能结构改善的途径。《农业科学技术理论研究丛书:温室生态经济系统分析》既有微观技术,又有宏观分析,可以为我国温室种植业生产的科学管理和合理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农业科学技术理论研究丛书:温室生态经济系统分析》可以作为农业工程、农学、园艺、生态学等专业的研究生教材和设施园艺专业本科生教材,也可作为相关专业科研人员的参考用书。
展开
精彩书摘
  《农业科学技术理论研究丛书:温室生态经济系统分析》:
  温室农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农业特别是园艺业的高产、优质和高效发展。温室农业在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方面显示出巨大的生命力。
  1.2.1生态效益
  最大限度地利用光温等可再生资源,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水等再生能力有限的资源,以及保护和改善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发展的主要生态效益指标,温室农业在这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
  (1)提高光温气候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利用率。温室栽培与露地栽培的最大差别,在于温室内的温度高,在寒冷季节可以种植作物或者促进作物生长,土地的复种指数和集约利用程度提高,使得周年作物产量提高。目前,我国的温室作物蔬菜产量为20~30kg/m2,尽管平均水平不足荷兰等温室园艺发达国家水平的1/2,但仍比露地栽培产量成倍提高,所以光温资源利用率及土地利用率也大幅度提高。
  (2)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温室栽培条件下,温室内空气湿度较大,土壤的蒸发量和作物蒸腾量比露地低,使得相同产量的需水量减少。而且大部分温室中,都采用滴灌与微喷等微灌技术及集水措施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节水30%~50%。尽管温室中一些夏季降温措施需要消耗水资源,但一般湿帘降温系统中的水分进行循环利用.在微喷系统中需水量也很少,这两种方法在调节温度的同时,也调节了湿度,有利于克服或缓和作物光合作用午休现象,提高光合作用速率,实际水分利用率仍较高。
  (3)降低肥料的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温室生产是在有覆盖物遮盖的条件下进行的,与露地农业相比,没有了雨水的淋溶,因此也就没有了养分随水流失,不仅使肥料的利用率大大提高,而且降低了对环境的面源污染。此外,生产者对温室的肥水管理一般比露地栽培精细,并注重有机与无机肥相结合,所以尽管土地集约化利用程度高,土壤肥力可以得到维持和提高。有研究表明,温室、大棚长期蔬菜栽培条件下,土壤主要养分含量得到提高,土壤脲酶活性、中性磷酸酶和酸性磷酸酶活性也都有增加趋势,水稳性团粒增加,物理性状改善。
  (4)减少农药用量,降低对环境的污染。农药是农业生产对环境的主要污染源。露地栽培条件下,南方地区高温高湿季节里栽种小白菜等夏季绿叶蔬菜,3天不用农药作物就难以生长,产品内农药残留量大。温室栽培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减少农药的使用量。例如,用防虫网覆盖进行封闭式栽培,对夏秋季多发的害虫具有良好的隔离作用,小白菜及其他绿叶蔬菜栽培中可以基本不用农药。对于土壤传染的病害,可以在夏季换茬时采用高温封棚消毒。在温室内还可采用黄板诱导和光诱导等物理方法防治害虫,取得较理想的防治效果。此外,在有必要进行化学防治时,可以采用密闭空间条件下的对靶喷雾技术,与常规喷雾方法相比,可减少用药量。
  1.2.2社会效益
  我国是一个人均耕地资源严重短缺的国家,农产品生产的产量、质量和稳定性是农业的主要社会效益指标。多年的实践表明,温室栽培可以取得高产、稳产和优质的效果。
  (1)大幅度提高土地生产力,增加农产品产出。在温室栽培条件下,可以人为调节光、温、水、肥、气因子,使作物在较好的生态条件下生长,耕地产出可比露地成倍提高,使农业生产更好地满足社会对农产品的需求。温室栽培是高投入、高产出的技术集约和劳动力集约种植方式。
  (2)提高农产品生产与供应的稳定性。大田农业生产受到气候所左右,稳定性较差,尤其是蔬菜的抗灾堵缺、储运能力弱,更是难以克服严冬和酷暑季节蔬菜短缺的矛盾。温室栽培不但在冬季可以通过加温实现反季节栽培,还可以在夏季通过降温措施进行越夏栽培,在南方地区可有效避免夏季的台风、暴雨及虫害对蔬菜和瓜果等作物造成的毁灭性灾害,对于周年稳定供应新鲜蔬菜、改善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国内外温室农业的发展现状
1.2 温室农业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2.1 生态效益
1.2.2 社会效益
1.2.3 经济效益
1.3 温室农业生产中的问题
1.4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研究的意义
参考文献

第2章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分析
2.1 温室生态系统
2.1.1 温室中的生命系统
2.1.2 温室生态环境系统
2.2 温室环境调控系统
2.2.1 温室的框架结构子系统
2.2.2 温室环境调控子系统
2.3 经济管理系统
2.4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与一般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联系与区别
2.4.1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与一般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共性
2.4.2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与一般农业生态经济系统结构的差异性
参考文献

第3章 温室内的小环境及其调控特点
3.1 温室内冬春季小气候环境变化特点
3.1.1 试验设计
3.1.2 温度的变化特点
3.1.3 湿度的变化特点
3.1.4 光照变化特点
3.1.5 CO2浓度变化特点
3.2 温室大棚内多重覆盖的温度效应
3.2.1 试验设计
3.2.2 多重覆盖处理在不同天气条件下的夜间保温效应
3.2.3 多重覆盖下的白天温度和光照效应
3.3 夏季温室小环境及调控的特点
3.3.1 温室环境自控系统的夏季温湿度控制特点
3.3.2 塑料大棚夏季环境控制特点
参考文献

第4章 温室主要蔬菜作物光合作用对环境的响应
4.1 生菜的光合作用对环境的响应
4.1.1 不同环境下生菜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
4.1.2 光、温和CO:气体综合因子对生菜光合作用影响的数学模型
4.2 番茄光合作用对环境的响应
4.2.1 不同天气下的番茄光合作用日变化规律
4.2.2 番茄光合作用对环境因子的响应
4.3 温室黄瓜光合作用对环境的响应
4.3.1 不同天气下的水果黄瓜光合作用变化规律
4.3.2 温室水果黄瓜光合作用的光照响应
4.3.3 温室黄瓜光合作用与光温关系的类卡方模型
参考文献

第5章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的初级生产力及模拟模型
5.1 生菜周年无土栽培的生产力
5.1.1 生菜温室营养液水培条件下的周年生产力
5.1.2 塑料大棚生菜基质栽培的周年生产力
5.2 温室长周期黄瓜的周年生产力
5.2.1 温室长周期黄瓜品种的生产力比较试验
5.2.2 长周期黄瓜基质栽培的管理要点
5.3 温室果菜与叶菜多茬复种的初级生产力
5.3.1 试验材料和方法
5.3.2 温室黄瓜与生菜一年四熟的净初级生产力
5.3.3 温室黄瓜和生菜的干物质分配和积累规律
5.3.4 温室黄瓜初级生产积累率二阶差分模型
参考文献

第6章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的能量转化效率
6.1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能量流动概述
6.2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能流模型
……
第7章 温室主要生态经济系统的氮、磷、钾流动特点
第8章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价值流动
第9章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基本功能综合评价
第10章 温室生态经济系统的结构改善途径及选型决策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