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怀王十七年,齐与宋联军在东部另辟战场,进攻秦的同盟国魏。同时,由于秦的另一盟国韩与秦共攻楚,驻防鲁、齐、南阳一带的楚将景翠亦进攻韩国。两大军事集团间的战争至此全面展开。
同年,秦发动反攻。秦惠王派庶长章(即魏章)、樗里子、甘茂等反击楚。秦、楚在丹阳发生大战,结果楚军大败。秦斩楚甲士8万,并俘楚大将军屈匄、裨将军逢侯丑等70余人。接着秦军攻楚汉中,取地六百里,并在此设置汉中郡。继而,秦惠王又遣庶长疾助韩反攻楚,包围楚景翠军,从而解雍氏之围。秦军又东助魏攻齐,在濮上击败齐军,齐将声子被俘,匡章败逃。至此,楚、齐合纵集团大败,楚国损失惨重。
面对惨重损失,怀王更加恼怒,决心孤注一掷。同年,他又调集全国军队发动反攻,深入秦国腹地。战前,当楚军逼近秦国边境时,秦国不仅动员全国兵力,而且秦王还特地作《诅楚文》,历数怀王之“多罪”,祈求皇天上帝及大沈厥湫、巫咸、亚驼诸神佑助秦人“克剂楚师”。两军在蓝田决战,楚国失利。秦的盟国韩、魏闻楚受困,乘机南下袭击楚国的邓地。在这种情况下,楚的攻秦大军被迫退回。
丹阳、蓝田两次大战,均以楚国失败告终。秦取得楚国汉中之后,其本土与已取得的巴蜀连成了一片,对楚国构成了更加严重的威胁。另外,两次大战楚“亡地汉中,兵锉蓝田”(《史记·楚世家》),主力损失惨重,元气大伤,开始由盛转衰。
楚国自蓝田战败后,亲齐问题与亲秦问题又突出起来,两派间的斗争更加激烈。起初,怀王因丧地辱国而后悔没有采用“屈原之策”,于是,“复用屈原”,派屈原出使齐国,继续联齐抗秦。①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