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中,她们提出一个要求:希望知道巴尔扎克先生到底收到“她”的信没有?为了不泄露自己的身份、姓名和住址,“她”希望巴尔扎克先生在《每曰新闻》上刊登一则个人启示,这样“她”就可以知道他是否收到了信,并且是否愿意继续通信。
对巴尔扎克来说,这是一个好兆头。接到信后,他毫不犹豫地照办了。
这回轮到伯爵夫人激动了,她打开《每日新闻》后,被广告栏中一则启示吸引了:
“巴尔扎克先生收到了您给他的来信,一直到今天,他才能借用这张报纸告诉您这件事情,他很抱歉不知应当把他的信寄到什么地方。”
这封致“外国女人”的启示彻底激起了韩斯卡夫人的好奇心,她想把原来集体的恶作剧变成个人通信,但怎样才能不让两个外甥女和丈夫知道呢?韩斯卡夫人想到了自己身边的家庭教师亨利爱特小姐。亨利爱特小姐出身于瑞士一个中产阶级家庭,如今生活在远离自己家乡的地方,没有机会接触别人,而且对她非常忠实。何不让巴尔扎克先生写信给亨利爱特小姐,再由亨利爱特小姐转交给自己呢!主意打定后,韩斯卡夫人开始行动了。从此,韩斯卡夫人和巴尔扎克建立了联系,开始了频繁的通信。信来信往,两人的感情不断加深。巴尔扎克在信中热情地倾诉了对韩斯卡夫人的爱慕之情,迅速点燃了韩斯卡夫人心中久被压抑的爱情火花。韩斯卡夫人也想知道她心上人的一切,于是小心翼翼地询问那些在巴黎碰到过巴尔扎克或听到过谈论他的波兰人,有些消息使她大吃一惊,令她惶惶不安。巴尔扎克怕她受流言蜚语的影响,告诉她在文人圈里,有名气的人都会多多少少有污点:如小说家朱尔·雅南是喜剧演员乔治小姐的公开情人,已有妻室子女的维克多·雨果是“下流”演员朱丽叶的热恋情人,朱丽叶曾给雨果送过洗衣女工7000法郎的账单。与这种倒霉事和卑鄙勾当相比,巴尔扎克的生活还是比较光明正大、勤奋和有品德的。这些写给心上人的信每次都会耽误他几个小时的时间,然而对巴尔扎克来说,写这些信是有益于健康的娱乐,因为有个女人在远方关注着他的命运。一想到这儿,巴尔扎克就兴奋不已。他极其用心地与韩斯卡夫人通信,因为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以至于推掉了不少订单、计划和校订稿。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