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病毒性肝炎中医特色疗法
0.00     定价 ¥ 39.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509156001
  • 作      者:
    薛博瑜主编
  • 出 版 社 :
    人民军医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作者简介
    谢英彪,东晋宰相谢安第61代嫡孙。现任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暨南京市中医院名医馆教授、主任医师,南京市继承名老中医学术思想导师。从医46年,擅长诊治胃肠病、脂肪肝及内科疑难杂病。对中医养生、食疗药膳有深入研究。现兼任南京中医药大学丰盛健康学院高级顾问、世界健康促进联合会理事长、国际药膳食疗学会副会长及江苏分会会长、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常务理事、江苏省养生保健协会常务理事、南京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等职。已主编出版《中医膏滋方临床应用荟萃》等专著30余部。7次赴日本和中国香港、台湾地区讲学,获科技进步奖6项,获优秀图书奖20项。
    薛博瑜,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中医内科学教研室主任、主任中医师、医学博士,博士生研究导师,江苏省重点学科和教育部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单位“中医内科学”学科带头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医肝胆病学”学科带头人。兼任江苏省中医肝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江苏省中医内科分会副会长、全国中医内科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肝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感染学会委员、全国中医内科分会委员。获江苏省首届“优秀青年中医药科技工作者”。师从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治疗肝胆疾病、疑难病证和内科急症。获国家中医管理局、江苏省科技厅、江苏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奖多项,转让1项新药。主编《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中医内科学》等专著10余部。
展开
内容介绍
    《常见病中医临床经验丛书:病毒性肝炎中医特色疗法》共分5章,对各类病毒性肝炎的发病机制、诊断、中医病因病机、临床治疗都做了较详细的阐述,尤其突出中医特色疗法,分析中医治疗难点,介绍古今名方及常用中药的运用,对当代名中医治疗病毒性肝炎的经验和验案进行了评析。全书内容立足于继承,着眼于发扬,既比较全面、系统、准确地反映了中医治疗体系,又较好地适应目前临床诊治的实际需要,反映出近年科研的成果,突出中医辨证论治和理法方药,并结合西医学知识,把辩证和辨病统一起来,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中西医结合,重在实用的要旨。《常见病中医临床经验丛书:病毒性肝炎中医特色疗法》适合临床中医师及中医院校学生阅读和参考。
展开
精彩书摘
    4.评述方中重用生地黄为君,滋阴养血,补益肝肾。沙参、麦冬、当归、枸杞子为臣,益阴养血柔肝,配合君药以补肝体,育阴而涵阳。并佐以少量川楝子,疏肝泄热,理气止痛,遂肝木条达之性,该药性苦寒,但与大量甘寒滋阴养血药配伍,则无苦燥伤阴之弊。诸药合用,使肝体得以濡养,肝气得以条畅,胸脘胁痛等症可以解除。
    九、归脾汤(《严氏济生方》)
    1.组成白术、当归、茯苓、黄芪、龙眼肉、远志、酸枣仁、木香、炙甘草、人参。
    2.功效主治养血安神,补心益脾,主治气血不足,心脾血虚,临床表现有胁痛纳差,怔忡惊悸,自汗盗汗,女性可伴有月经不调等。
    3.临床运用崩漏下血偏寒者,可加艾叶炭、炮姜炭,以温经止血;偏热者,加生地黄炭、阿胶珠、棕榈炭,以清热止血。
    4.评述方中以人参、黄芪、白术、甘草温补气健脾;当归、龙眼肉补血养心,酸枣仁、茯苓、远志宁心安神;更以木香理气醒脾,以防补益气血药腻滞碍胃。组合成方,心脾兼顾,气血双补。
    十、化积丸(《杂病源流犀烛》)
    1.组成三棱、莪术、阿魏、海浮石、香附、雄黄、槟榔、苏木、瓦楞子、五灵脂。
    2.功效主治行气破血、攻坚散瘀,主治诸积、肝硬化、肝癌、脾大等。
    十一、甘露消毒丹(《续名医类案》)
    1.组成滑石、黄芩、茵陈、藿香、连翘、石菖蒲、豆蔻、薄荷、木通、射干、川贝母。
    2.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利湿化浊。主治湿热互结,症见发热困倦,胸闷腹胀,肢酸,口渴,身黄,小便短赤,舌苔淡白或腻或干黄者。
    3.临床运用黄疸甚者加厚朴、板蓝根、虎杖、丹参、赤芍、薏苡仁;头身困痛加羌活;口渴加天花粉;腹痛去薄荷、射干,加槟榔、白芍、地榆。
    4.评述茵陈清热利湿退黄,以除肝胆脾胃之湿热;滑石清热利湿,使湿热、疫毒从小便而去;黄芩苦寒燥湿,清热解毒,三药相须为用,共为君药。方中木通渗利湿热,导湿热从小便而出;连翘清热解毒;薄荷利咽止痛解咽喉之湿热疫毒并消肿;射干清利咽喉;川贝母清热散结,利咽。
    十二、犀角地黄汤(《备急千金要方》)
    1.组成犀牛角(代)、生地黄、芍药、牡丹皮。
    2.功效主治清热解毒、凉血开窍,主治病毒性肝炎重症、肝性脑病等出现耗血动血表现。
    3.临床运用若见蓄血、喜忘如狂者,系热潘血分,邪热与瘀血互结,可加大黄、黄芩,以清热逐瘀与凉血散瘀同用;郁怒而夹肝火者,加柴胡、黄芩、栀子,以清泻肝火;用治热迫血溢之出血证,可酌加白茅根、侧柏炭、小蓟等,以增强凉血止血之功,
    4.评述方用苦咸寒之犀角为君,凉血清心而解热毒,使火平热降,毒解血宁。臣以甘苦寒之生地,凉血滋阴生津,一以助犀角清热凉血,又能止血;一以复已失之阴血。用苦微寒之赤芍与辛苦微寒之牡丹皮共为佐药,清热凉血,活血散瘀,可收化斑之功。四药相配,共成清热解毒,凉血散瘀之剂。本方配伍特点是凉血与活血散瘀并用,使热清血宁而无耗血动血之虑,凉血止血又无冰伏留瘀之弊。目前犀牛角为国家禁用之品,多以水牛角代替,但用量须大。
    ……
展开
目录
第1章 病毒性肝炎的基本概念

第2章 西医诊断与治疗
第一节 诊断要点
第二节 诊疗指南
第三节 常用抗病毒药物
第四节 西医治疗进展与评述

第3章 中医特色治疗
第一节 中医对病毒性肝炎的认识
第二节 中医治疗难点分析及其对策
第三节 治肝十法评述
第四节 古今名方运用及评价
第五节 常用中药运用及评价
第六节 中医药辨证论治
第七节 中医药保肝降酶作用及评价
第八节 中医药抗肝纤维化作用及评价
第九节 中医药治疗肝硬化腹水作用及评价
第十节 当代老中医治疗病毒性肝炎经验评析

第4章 研究与进展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的证型分布的研究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治疗方法研究
第三节 重症肝炎的中医药治疗
第四节 重度黄疸的中医药治疗
第五节 肝性脑病的中医药治疗

第5章 病毒性肝炎验案赏析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