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一个背叛日本的日本人
0.00     定价 ¥ 29.9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仙霞新村街道图书馆
  • ISBN:
    9787539947686
  • 作      者:
    (日)松本清张著
  • 出 版 社 :
    江苏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风靡日本与中国整整半个世纪的松本清张热,至今依然热度不减,每年仍保持长盛不衰的销售记录,再次证明松本清张是当之无愧的时代经典。松本清张将深度的人性刻画、粗暴的社会写实,透过跌宕的剧情变化、细腻的人物描写,以洗练的表达、精湛的笔触,直抵心灵最深处,为文坛作家及广大读者朋友所折服。同心出版社编著的《读客全球顶级畅销小说文库:松本清张百年诞辰典藏版(套装共8册)》从巨匠清张毕生九十一部长篇、近千部短篇中,甄选出其不同创造时期的巅峰作,为读者奉上一代宗师最原汁原味、最扣人心弦、最具代表性的经典作品。
展开
内容介绍
  号外!“松本清张百年诞辰典藏版”八本套装限量上市!为读者呈上宗师清张的品中极品!全国火爆热卖中!松本清张投注极致情感的人性巨作!震撼人心的巅峰杰作!影响日本文坛超过半世纪,后辈作家景仰的一代宗师!全日本都爱松本清张!428次改编成电视剧、36次搬上影院大银幕!《读客全球顶级畅销小说文库:松本清张百年诞辰典藏版(套装共8册)》由同心出版社编著。
  《苍白的轨迹》:融合了“复仇”与“诡计”的完美之作,开创的“复仇圣女”形象,成为日本文学中的经典角色。
  《十万分之一的偶然》:宗师级的奇思妙想,零破绽的弥天大谎!《死亡螺旋》:绞尽脑汁创造的逻辑地狱,只有最大胆的头脑才能从中生还。
  《隐花平原》:松本清张毕生最后杰作,埋没半个世纪的隐藏巨著。
  《时间的习俗》:约定俗成的事物最具迷惑性,骗局总是藏在你熟视无睹的地方。
  《交错的场景》:一切死亡必有冗长的回音,一切记忆不会随时间归零。
  《D之复合》:日本文学史上最经典的复仇大戏。
  《死之枝》:松本清张创作巅峰时期,振聋发聩的短篇杰作集。
展开
精彩书摘
  芦村节子在西京站下了电车。
  她已经很久没来过这儿了。从站台上望见的药师寺三重塔,令她分外怀念。柔和的秋日阳光,洒在塔下那片松树林上。从站台到药师寺只有一条直道可走。路边有一家旧货店兼茶坊,货架上还摆着古朴的瓦片,一切与八年前她所看见的情景一样,就好像那些东西从来不曾被人触碰过。
  天上的云朵多了起来,还刮着阵阵寒风,而节子的心情却很兴奋。这条路与她接下来准备去的古寺山门,都能唤起她遥远的回忆。
  她与丈夫亮一从家里出发,一同来到京都。亮一要参加学术会,一开就是一整天。他们夫妻俩已经好几年没有一起旅行过了。从东京出发的时候,她就打定了主意,趁丈夫出席会议的时候去奈良走走。
  节子跨过药师寺的大门,来到三重塔下。她记得上次来药师寺的时候,这座塔正在重修,让她遗憾不已,而现在它已焕然一新。和平时一样,寺院里没多少游客。一般来奈良的游客都不会大老远来这儿参观。
  看完正殿的雕刻之后,节子走出殿门,才发现已经是下午了。她还有其他安排,没那么多时间,只得匆匆离开药师寺。
  从药师寺到唐招提寺的这条路,是她最喜欢的路之一。八年前造访的时候正值晚春,白色的玉兰花盛开在两旁的泥墙上。路边角落里有一栋农家的房子,明亮的阳光照在人字形的屋顶上,墙壁显得特别的白,而今天是多云,墙壁的颜色就有些发黑了。
  这条路如往常一样人烟稀少。破烂的土墙上爬满藤蔓,就连土墙上掉落的土块,都和旧货店的商品一样,总也是那副模样。农家的庭院里,一位正在给稻谷刈壳的姑娘目送着节子走过。
  抵达唐招提寺后,节子发现寺门翻新过了。
  话说回来,上一次来参观时,寺门显得破旧不堪,门柱下部几乎已腐朽,屋顶上满是歪斜的老瓦片,上面还长着青苔。不过那时寺门旁山樱盛开,映衬着还留着一丝朱色的门柱,颇有些“古色古香”的韵味。
  去正殿要走过很长一条路,两旁的树木郁郁葱葱,就连接待处的小房子都和八年前一模一样。走近一看,柜台上摆着明信片和护身符,里头还守着位老人。
  节子从远处眺望正殿。大屋顶下装饰着鱼尾形脊瓦,下方立着八根柱子。无论何时,圆柱的形状都是那么优美,那么丰盈,让人不禁联想起法隆寺的柱子来。与希腊建筑物的柱子也有异曲同工之妙。
  节子沿着正殿宽宽的房檐,绕去了后方。
  鼓楼与讲堂都经过了修缮,朱色显得焕然一新。
  唐招提寺的布局从这个角度望过去,真是妙不可言。
  那感觉,就好像在欣赏一首优美动听的乐曲。
  节子驻足原地,眺望了许久。周围没有一个游客。
  云散去了一些,带来淡淡的阳光。八根凸肚状支柱在阳光下形成一排整齐的影子,很有立体感。因为房檐很宽,阳光被中途拦腰遮断,上部靠近房檐那儿还是很暗。蓝色的连子窗与白色的墙壁留在昏暗的深处,唯有朱红色的圆柱特别明亮。眼前的景象,让节子看得出神,久久不愿挪动脚步。
  教会节子欣赏古寺之美的人,是她已故的舅舅。
  舅舅名叫野上显一郎,是节子母亲的弟弟,-生前是位外交官。二战期间,他曾前往欧洲中立国家的公使馆担任一等书记官,但是没等战争结束,便不幸因病客死异乡。
  你舅舅身体那么壮实,竟会……节子还记得母亲曾如此感伤过。当时节子二十三岁,和丈夫结婚不过两年。一想起过世的舅舅,母亲的话语就跟着回响在了耳边。
  舅舅的体格的确健壮。从初中到大学,他一直参加柔道社的活动,还获得黑带三段称号。舅舅离开日本的时候,正值二战战况最激烈之时。母亲和节子特意赶去东京站送行。灯火管制下的车站昏暗不已。坐火车取道西伯利亚,是当时前往欧洲唯一的方法。
  美国机动部队对日本发动了一波又一波猛烈进攻,欧洲战场的德国与意大利也是节节败退。众人都以为,舅舅是去中立国工作,只要能平安抵达,定能平安归来,不料舅舅最终竞被病魔夺去了生命。
  当时日本、德国与意大利已无力回天,舅舅身在中立国,背负着艰巨的外交任务,劳累过度,患上了肺结核。日本的报纸也报道了舅舅的死讯:身处中立国,在欧洲复杂的政局之下,为推进日本的战时外交鞠躬尽瘁,最终倒在了自己的岗位上。
  节子至今记忆犹新。
  就是这位体魄健壮的舅舅,教节子读懂了古寺的美。舅舅在学生时代就经常造访奈良的古寺与大和路,进了外务省之后也没有放弃这个爱好。后来他成了副领事,调往中国天津及欧洲各地。可每次调回日本总部,总会先去大和路走一走。
  舅舅并没有带节子去关西游玩过。
  “节子,舅舅以后一定要带你去看看,给你好好讲讲。”他总把这话挂在嘴边,可一直没有机会。
  每次派往海外任职时,舅舅都会从所在地寄些漂亮的明信片回来,然而他在信中只字不提外国美景,总说:“有没有去奈良走走呢?飞鸟的寺院也很不错。舅舅我要是住得近,真想请个假去看看啊。”舅舅身在国外,反而更加怀念日本的古寺了。
  后来节子会对古寺产生兴趣,就是受到了已故的舅舅的影响。
  参观完正殿,节子朝出口走去。
  她顺便去卖护身符和明信片的小屋子里逛了逛。
  她想买些纪念品回东京,送给她的表妹久美子。这也算是对久美子的父亲的追忆吧。小屋墙上不仅摆着明信片,也摆着些瓷盘当装饰。瓷盘上面写着“唐招提寺”这四个字,颇有些纪念意义,节子就买了下来。
  在老人包装纪念品的时候,节子瞥见了旁边摆着的芳名册。册子很厚,是用和纸装订而成的。芳名册正好摊开着,节子就随便看了看,发现里头的名人还真不少,比如杂志上频频出现的著名美术评论家、大学教授等等。看来普通游客虽然不常来,可懂行的人还是会来的。
  老人包了好久。节子把芳名册又往前翻了一页,上头写满了名字。不同的名字反映出不同人的笔法。
  近来擅长写毛笔字的人越来越少了。芳名册上的字虽然有的非常优美,但一塌糊涂的更多。
  不过,其中一个名字吸引了节子的视线:“田中孝一”。当然,节子并不认识他。她之所以会注意到这个名字,是因为这字迹似曾相识……“谢谢惠顾。”老人好不容易打好了纸包的绳结,把包裹递给了节子,而节子却一门心思盯着芳名册上的名字。见状,老人建议道:“夫人,您要不也留下名字吧?”节子心想,难得来一回,就借毛笔签了名。写完之后,她又把纸页翻了回去,再一次看了看“田中孝一”这四个字。关键不是那个名字,而是笔法。
  那笔法,与过世的舅舅十分相像。
  舅舅年轻时就很擅长书法。看见芳名册上的名字,节子忽然想起,那“一”字的收笔法与舅舅的手迹很像。而舅舅写的横也会像那样稍稍上扬。也就是说,田中孝一的“一”,和显一郎的“一”有着共通之处。舅舅年轻时临摹的一直是中国北宋大书法家米芾的字帖。
  ……
展开
目录
《苍白的轨迹》
《十万分之一的偶然》
《死亡螺旋》
《隐花平原》
《时间的习俗》
《交错的场景》
《D之复合》
《死之枝》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