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图解山海经
0.00     定价 ¥ 53.8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仙霞新村街道图书馆
  • ISBN:
    9787806759516
  • 作      者:
    杨凡编著
  • 出 版 社 :
    内蒙古文化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2
收藏
编辑推荐
  《图解山海经》内容涵盖上古地理、天文、历史、神话、气象、动物、植物、矿藏、医药、宗教等诸多方面,可以说是上古社会生活的一部百科全书。它的神话资料是我国传世典籍之最,而书中随处可见的山名和水名,常常能与古代的地名相印证,对我们认识和研究上古文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展开
内容介绍
  《图解山海经》是我国一部稀世珍贵而充满玄奇幻想、备载丰赡的百科全书式不朽奇典,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史学、民族、天文、历法、深化、宗教、巫术、地理、气象、动物、植物、地理学、矿物学、文学、考古、医学、药学、人类学、生物学、水利、海洋学和科技史等诸多方面的知识。现在,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了《图解山海经》的重要价值,这部书不仅是一部传奇,而且更是一部充满玄怪神话色彩的不朽综合性巨著。《图解山海经》通过图文结合的方式,让你深入了解这部作品。
展开
精彩书摘
  南方第二列山系的首座山是柜山,西边临近流黄酆氏国和流黄辛氏国,在山上向北可以望见诸毗山,向东可以望见长右山。英水从这座山发源,向西南流入赤水,水中有很多白色玉石,还有很多粟粒般大小的丹砂。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小猪,长着一双鸡爪,叫的声音如同狗叫,名称是狸力,哪个地方出现狸力哪里就一定会有繁多的水土工程。山中还有一种鸟,形状像鹞鹰却长着人手一样的爪子,啼叫的声音如同痹鸣,名称是□,它的呜叫声就是自身名称的读音,哪个地方出现□哪里就一定会有众多的文士被流放。(据称,这种鸟的原名是“丹鸟鹣”,来自尧帝的儿子“丹朱”之名。尧的儿子丹朱反对父亲,后遭放逐,丹朱几次反叛未果,逃至南海边,最后跳海自杀而死,他的子孙就在南海繁衍成了丹朱国。丹朱国人也长有鸟形的尖嘴,背上生有一对只能用来做拐杖的翅膀。成群结队的丹朱国人,经常扶着翅膀游巡于海边,伺机用他们的鸟嘴捕捉鱼来吃。)
  从柜山往东南四百五十里,是座长右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有很多水。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猕猴却长着四只耳朵,名称是长右,叫的声音如同人在呻吟。郡县只要一出现长右就会发生大水灾。(另据传说,长右有可能是大禹治水的时候,被禹制伏的自称是水神的巫支祁一族,禹将制伏的妖人用铁链穿起锁在现今的龟山之下。据说这种动物能说人话。)
  从长右山再往东三百四十里。是座尧光山。山南阳面多产玉石,山北阴面多产金。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人却长有猪那样的鬣毛,冬季蛰伏在洞穴中,名称是猾裹,叫声如同砍木头时发出的响声,哪个地方出现猾裹哪里就会有繁重的徭役。
  尧光山往东三百五十里,是座羽山(羽山就是治水先驱鲧被杀死的地方,鲧就是大禹的父亲。史载上古时洪水滔天,民不聊生。尧帝命鲧去治水,鲧采取不断加高堤防的办法,使河床越淤越高,最终堤倒水决,淹死无数黎民,鲧因此被舜帝杀死在羽山。鲧的儿子禹接替了父亲的治水任务,采用疏导的办法,一心扑在治水上,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顺利地将洪水引入大海,使百姓得以安居乐业,后来禹接替舜为帝。羽山山顶原有一口殛泉,有面盆大,常年不涸。古书上说鲧死后变成三条腿的鳖,住在这个泉中,所以殛泉每遇阴雨天气,泉水便腥不可闻)。在羽山,山下到处流水,山上经常下雨,没有花草树木,但却有很多蝮虫在这里生存。
  从羽山开始往东三百七十里,是座瞿父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
  瞿父山再往东四百里,是座句余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但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
  句余山往东五百里,是座浮玉山。在山上向北可以望见具区泽,向东可以望见诸眦水。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老虎却长着牛的尾巴,发出的叫声如同狗叫,.名称是彘(这种动物和长右有着相同的作用,就是当它出现的时候,就会出现洪水),是能吃人的。苕水从这座山的北麓发源,向北流入具区泽,它里面生长着很多□鱼。(据考证,具区泽就是现今江苏与浙江两省交界处的太湖,苕水就是现在浙江境内的苕溪,苕溪向北注入太湖,是太湖的主要水源。太湖中生长着鳖鱼,也就是现在太湖中的“刀鱼”,也叫做白鱼。关于白鱼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明朝末年,清兵打入太湖,太湖渔民张三带领一帮人与南下的清兵在太湖一带激战。一次,张三在湖上与清兵作战时,手臂中箭,手中大刀掉入湖中。他忍住剧痛,弯腰从湖中拾起一把银刀,向清兵杀去,清兵被他的神勇给镇住了,纷纷落荒而逃。张三再一瞧手中的刀,原来是一条银光闪烁的白鱼,这样银刀这个名字就叫开了。当然,这个故事和本书内容在时间上相差很远,不可作为确凿答案。)
  浮玉山再往东五百里,是座成山。此山呈现四方形而像三层土坛,山上盛产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多产青□。阂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勺水,水中有丰富的黄金。 成山再往东五百里,是座会稽山。此山呈现四方形,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盛产晶莹透亮的硖石。勺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溴水。(会稽山,原名茅山,亦称亩山,是中国历代帝王加封祭祀的著名镇山之一。它还是中国山水诗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历代文人雅土留下了众多诗文佳作,会稽山文化积淀深厚。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上古治水英雄大禹,一生行迹中的四件大事——封禅、娶亲、计功、归葬都发生在会稽山,留下了世代祭禹的圣地——大禹陵。春秋战国时期,会稽山一直是越国军事上的腹地堡垒。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不久就“上会稽,祭大禹”,对这座出一帝一霸从而兼有“天子之气”和“王霸之气”的会稽山表示敬意。汉以后这里成为佛、道胜地,山中的阳明洞天为道家第十一洞天,香炉峰为佛教胜地,至今香火旺盛。唐代这里成为浙东唐诗之路的门户。明代大儒王阳明(守仁)在此筑室隐居,研修心学,创“阳明学派”。还有,“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就是出自这里,至今仍被我们学习。)
  会稽山再往东五百里,是座夷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到处是细沙石子。溟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列涂水。
  夷山往东五百里,是座仆勾山。山上有丰富的金属矿物和玉石,山下有茂密的花草树木,但没有禽鸟野兽,也没有水。
  仆勾山再往东五百里,是座成阴山。山上没有花草树木,也没有水。
  从□阴山往东四百里,是座洵山。山南阳面盛产金属矿物,山北阴面多出产玉石。山中有一种野兽,形状像普通的羊却没有嘴巴,不吃东西也能活着而不死,名称是□。洵水从这座山发源,然后向南流入阏泽,水中有很多紫色螺。
  ……
展开
目录
卷一 南山经
南次一经
南次二经
南次三经

卷二 西山经
西次一经
西次二经
西次三经
西次四经

卷三 北山经
北次一经
北次二经
北次三经

卷四 东山经
东次一经
东次二经
东次三经
东次四经

卷五 中山经
中次一经
中次二经
中次三经
中次四经
中次五经
中次六经
中次七经
中次八经
中次九经
中次十经
中次十一经
中次十二经

卷六 海外南经
卷七 海外西经
卷八 海外北经
卷九 海外东经
卷十 海内南经
卷十一 海内西经
卷十二 海内北经
卷十三 海内东经
卷十四 大荒东经
卷十五 大荒南经
卷十六 大荒西经
卷十七 大荒北经
卷十八 海内经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