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抱着我和八姐站在院子里,拖着长腔哭泣着。她脸上没有泪水。姐姐们岡绕在母亲周围,有的哭,有的不哭。她们的脸上也没有泪水。
司马亭提着铜锣进了我家院子。这是一个风十丝瓜一样的人,很难说出他的准确年龄,因为他满足皱纹的脸上,生着一颗草莓样的鼻子,还有两只漆黑的、滴溜溜转动、孩童般的眼睛。他的腰背佝偻,似乎进入了风烛残年,但他的双手却保养得又白又胖,手掌上生着五个圆圆的肉涡。好像是为了提醒母亲的注意似的,他站在离母亲只有-步远的地方,猛烈地敲击了一下铜锣。哐啷啷啷,锣声嘶哑,带着破裂的声音。母亲把半截哭声咽下去,梗着脖子,一分钟内既没有吸气也没有吐气。惨哪!司马亭看着我家院子里的尸首,夸张地感叹着。他的嘴角和嘴唇、腮帮和耳朵上表现出悲痛欲绝、义愤填膺的感情色彩,但他的鼻子和眼睛里却流露出幸灾乐祸、暗,卜窃喜的情绪。他走到僵卧着的上官福禄旁边,木然地站了一会儿。然后他义走到身首分家的亡官寿喜旁边,弯下腰去,注视着那失去了光彩的眼睛,好像要与他交流感情。他的嘴咧着,一线口水不知不觉流出来。与上官寿喜安详的神情相对照,他脸上的表情蠢笨而野蛮。你们不听我的话,你们为什么不听我的话呀!他低声嘟哝着,像在谴责死人,又像是自言自语。走到母亲面前,他说:寿喜屋里的,我让人把他们抬走吧,这天气,你看。他仰脸看天,母亲也仰脸看天。头上的天是令人压抑的铅灰色,而在东边,血红的朝霞,被大团的黑云压迫着。我家的石狮子返潮出汗啦,这雨,马上就来了。不把他们拉出去,雨一淋,太阳一晒,你想想吧……司马亭低声嘟哝着。母亲抱着我和八姐,跪在司马亭面前,道:大掌柜的,俺孤儿寡母的,就仰仗您了,孩子们,给你们大伯下跪吧。姐姐们齐跪在司马亭面前。他当当地敲了几下锣,用的力气很猛。操他的老祖宗,他骂着,眼泪进流,说:都是沙月亮这杂种招的祸,他打伏击,戳了老虎腚眼子,日本人就杀老百姓出气。弟妹,大侄女们,都起来,别哭了,遭了灾难的,不止你一家,谁让我是张唯汉县长委任的镇长呢?县长跑了,镇长不跑。操他祖宗!他对大门外喊叫:苟三姚四,你们还磨蹭什么,难道还要我用八抬大轿把你们抬进来吗?苟三和姚四,哈着腰走进我家院子,跟着他们进来的,是镇里的一些闲汉。他们是司马亭镇长的前腿后爪子,是镇长执行公务的仪仗队和随从,镇长的威风和权力,通过他们表现出来。姚四捏着一本用毛边草纸钉成的簿子,耳朵与脑袋之间,夹着一杆漂亮的花杆铅笔。苟三吃力地把上官福禄翻过来,让他肿胀发黑的脸朝着彤云密布的天空。他拖着长腔唱道:上官福禄--脑袋被劈致死--户主--姚四手指沾沾唾沫,翻着那本户籍簿子,翻来翻去,翻去翻来,终于找到属于上官家那一页,然后,从耳朵上拿下铅笔,一条腿跪下,一条腿支起,把户籍簿子搁在膝盖上,笔尖先戳戳舌尖,然后,勾掉了上官福禄的名字。上官寿喜--苟三的声音突然失去适才的嘹亮--身首分家而死。母亲哇哇地哭起来。司马亭对姚四说:记上记上,听明白了没有?但姚四仅仅在上:官寿喜的名字上圈了个圈,并没记录他的死因。司马亭抡起锣槌,敲打着姚四的头,骂道:你娘的腿,在死人身上还敢偷上减料,你欺负我不识字吗?姚四哭丧着脸,说:老爷,别打了,我都记在心里了,一千年也忘不了。司马亭瞪着眼道:你咋那么长的命,能活一千年,是乌龟还是王八?姚四道:老爷,不过打个比方。您这是抬杠--谁跟你抬杠!司马亭义打了姚四一锣槌。上官--苟三站在上官吕氏面前,侧脸问母亲:你婆婆姓什么?母亲摇摇头。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