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讨厌学校里一板一眼的教育,但是顾城毕竟还是一个很听父母话的乖孩子,所以,他按时地去上学、记笔记,并且最重要的是,他也从来没有忘记自己的喜好,没有忘记自己的寄托,没有忘记自己内心的牵挂。
年幼时,他小小的梦想看上去似乎纤弱不堪,但却是他内心深处最原始的渴望,奠定了他一生看待世界的方式。它们像蝴蝶的翅膀,美丽得让人担忧它能不能持久,但是就算蝴蝶飞不过沧海,人们仍然不忍心责怪。因为那美丽的蝶翅扇动就已经让人心中泛起怜惜、不忍责罚。
有些人的生命没有风景,是因为他只在别人造好的、最方便的水管里流过来、流过去。1966年,顾城已经是一个10岁的大男孩了。世事变幻,一切都看在顾城的眼中,无论这双深邃的黑眼睛能否看透世事,但一切均被他深深地捕捉在他心中,用文字记载下来。
也许对于顾城而言,那颗善于观察的敏感之心即是上帝赐予的天赋,也是魔鬼给予的哀伤源泉。顾城喜欢观察这个世界的一切,有时候,他会蹲在墙角关注着小蚂蚁,一看就是一整天。没有人关注彼时彼刻年幼的小顾城都看到了什么、都想到了什么。在顾城深邃的眼睛中,他看到了生命的存在与忙碌——新生命的降生、旧生命的逝去。昨日还见房角上的蜘蛛在辛勤地编织着神奇的网,今日再去却已经成为一副破败不堪的蛛丝。顾城看在眼里,确实不明白,为什么生命是如此的脆弱?难道自己今后也会是这样?于是几乎是在一瞬间,生命的酸涩便涌上了他的心头。
他缩在墙角,想到这些,就流出了眼泪。
顾城想到,在这个广阔的大地上,某个时间的某个地方,有某个小生命在那里悄悄逝去。没有人去关心,没有人去陪伴。大地啊,一定满是创伤、伤痕累累。
顾城反复研究那些忙碌的小蚂蚁,它们终日搬运着、探索着。顾城看得出神,想象着在自己的童话世界当中,这些可爱的小蚂蚁就是探索自己童话世界的卫兵,不知疲倦,永远地在寻找着幸福。
邻家的孩子们看见顾城总是独自一人,忍不住窃窃私语。顾城不屑地瞟了他们一眼,没有人能懂得顾城眼中的大地的创伤,也没有人能够知道顾城心中的世界是多么精彩。在那里,是一个完美的存在,是一个童话般的世界。
顾城嘴角挂着微笑。在这片大地之上,小顾城望着这一切,一切都是那么地有意义。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