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明目祛风:在梳头时,梳齿与头发的频繁接触摩擦,可产生电感应,对头皮末梢神经和皮下毛细血管是一种良性刺激。通过大脑皮层,能使头部神经得到舒展和松弛,有利于中枢神经的调节,加速血液循环,消除大脑疲劳,使人思维敏捷、记忆力增强,从而延缓大脑的衰老。实践表明,坚持梳头对预防感冒、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脑中风等大有裨益。
(3)祛除头痛:关于疼痛的机制,中医认为:“不通则痛,通则不痛。”而梳头能通络活血,使头痛缓解。明代《摄生要录》认为,发是血之余,一日一次梳头,可疏通血脉、散风湿。这是因为头皮受到梳摩的刺激后,皮肤产生生物电流,可直透皮肤到达骨膜,使血管痉挛得到解除,血流通畅,疼痛缓解。临床实践证明,梳发对防治肌肉紧张性头痛、神经性头痛、偏头痛、三又神经痛、神经衰弱头痛等效果良好。
(4)稠密头发:头发早白、脱落,是困扰现代人的一大健康问题。针对这一问题,其实古人早有妙方。在《养生方》中说到梳头具有“发不落而生”和“头不白”的神奇效果。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头皮层下面有一个造发系统,每一层组织都在不断地吸取营养来支持头发的生长。梳头时的温和刺激,通过神经的反射作用,可促进头部血液循环,加快细胞的新陈代谢,增加对头皮及毛发的血氧供应,使头发变得乌黑光润。
有人说梳头多了,容易损伤毛囊。其实用10个手指肚来梳,怎么梳都损伤不了毛囊。
有人说,我不敢梳头,因为头发本来就少,还老掉。其实那些会掉的头发是在头上面浮搁着的,只有把它们除掉,别让它们也跟着一块吸收、消耗营养,剩下的头发才是茁壮的。
关于干梳头,笔者主张“曰梳五百不嫌多”,要求最好晨起后梳一回,中午休息后梳一回,晚上休息前再梳一回。每回以两分钟梳60~100次为宜。只要你持之以恒地梳头,就会感到头清目明,食欲增加,精力充沛,睡眠良好,白发变黑。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