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什么是“温室气体”呢?地球大气的构成主体是氧气和氮气,它们在大气中的含量高达99%(其中氧气约占21%,氮气则占78%左右)。尽管它们在若干维持地球生命活动的过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它们对气候变化几乎没有任何直接影响。真正能够引发地球风云变幻的只是大气剩余1%份额里的其他气体:二氧化碳、甲烷、臭氧、水蒸气及卤烃等。别看这些气体在大气中所占比重不大,但它们能够对气候变化产生巨大影响,其中最主要的是二氧化碳。事实证明,正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及其他温室气体的含量显著增加,温室效应的效果才随之增强并最终导致全球变暖。
温室效应本身无可非议,许多温室气体都是自然而然产生的,但人类的活动加大了它们在大气中的比重。专家估计,自工业革命开始以来,由于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二氧化碳的含量较之以前增长了30%左右。此外地表的变化和森林遭到乱砍滥伐等也可能导致过量二氧化碳排人大气中。树木原本是二氧化碳的天然吸纳器,当森林遭到破坏时,二氧化碳就只能进人空气当中。
德国马普学会气象学研究所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2100年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可能将比19世纪中叶工业革命前升高96.4%~185.7%。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