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世界简史:人类文明的历程.上
0.00     定价 ¥ 24.8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542758781
  • 作      者:
    (英) 威尔斯著
  • 出 版 社 :
    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1.解读历代世界大国的兴衰起落、剖析人类发展史上的成败得失、再现人类文明进程的光辉时刻、打破阻碍人类进步的条条框框<br>  2.史上最通俗、最全面、最耐读的世界简史<br>  3.全球狂销数百万册。被翻译成30多个国家的文字。全新插图本+众多人物、事件解析=一口气读完、读通世界史
展开
作者简介
  威尔斯(H.G.Welts.1866—1946),英国著名科幻作家、社会思想家,20纪初英国现实主义小说三杰之一。出生于英国肯特郡的布朗姆利小城(现位伦敦西郊)一个下层市民家庭。威尔斯少年时是一个狂热的读书迷,1884年伦敦后进入南肯辛顿理科师范学校学习,师从英国著名博物学家托马斯+赫黎,毕业后傲过短期曲教职和新闻工作,这期间他专门撰写有关科学方面的章及一些非小说类的科幻文章。1895年,威尔斯创作出版了第一部中篇科幻说《时间机器》,一举成名。此后他又陆续创作了《莫罗博士岛》、《隐身人》,《星际战争》等脍炙人口的科幻作品,在53年的创作生涯中,他先后写下了110部作品,其中有50部长篇小说。威尔斯的科幻作品是现代科幻文学的雏形和型,他本人也因此被誉为“科幻小说之父”,甚至有人称他为“科幻小说界的士比亚”,评论界还将他称作“英国的儒勒·凡尔纳”。
展开
内容介绍
  《世界科普巨匠经典译丛(第三辑)·世界简史:上人类文明的历程(上)(全新插图本)》是其巨著《世界史纲》的简明读本。作者以抽丝剥茧的方式将冗长繁杂的文学史料简化精炼,以欢快简洁的笔调,简洁明了、脉络清晰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全书从宇宙中的地球写起,一直讲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凡尔赛和约”,详略得当地介绍了生物起源、人类的由来及发展、大国的兴衰起落、世界政治经济秩序的重建等,再现了人类文明酸甜苦辣的历程。《世界科普巨匠经典译丛(第三辑)·世界简史:上人类文明的历程(上)(全新插图本)》丰富多彩的内容、豁达自由的世界观、开阔清晰的视野,使《世界科普巨匠经典译丛(第三辑)·世界简史:人类文明的历程(上)(全新插图本)》问世以来就畅销不衰,成为学习历史知识的典范读本。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nbsp;空间的世界<br>  我们现在所掌握的世界历史是极不完整的。200年以前的人们所认知的历史,还仅仅局限在3000年以内;至于3000年前的历史,则只是一些传说与推测。“公元前4004年,世界突然被创造了出来,至于是春天被创造的,还是秋天被创造的,专家们众说纷纭。”——我们现代社会大多数人都是这样被教育的,从而也就这样相信了。这种近乎离谱的观点完全继承了旧约的记载,体现了神学式的胡乱判断,就算是传教士也不再赞成这种看法了。大多数人认为,我们现在所生存的宇宙早已存在很长时间了,甚至是无限长。不可否认,这里面存在着差错,就好像房间的两头分别放了一面镜子,从而感觉房间永远没有尽头。值得庆幸的是,那种认为人类生存的宇宙只存在了六七千年的观点,早已被全盘否决了。<br>  今天,众所周知,地球是一个球体,这个略扁的橘形球体,直径约为8000英里。大概在2500年前,就已经有一些开明人士认识到地球是个球体。而在这之前,世界一直被认为是个平面。那时各种关于地球、天空、星星之间关系的见解充斥在整个社会上;而用我们现在的角度来看,这些见解显得幼稚可笑。现在几乎所有人都知道:地球每24小时以地轴(地轴比地球的平均直径略短24英里)为中心自转一周,这也就是昼夜交替的原因。地球根据略显倾斜的轨道,每一年绕太阳公转一周。地球离太阳的距离,最近时为9150万英里,最远的时候为9450万英里。<br>  围绕着地球还运行着这样一个球体——月球,它较小于地球,与地球的平均距离为23.9万英里。围绕着太阳运行的星球并非只有地球与月球,在离太阳3600万英里至6700万英里之间还运行着水星和金星。在距离地球运行轨道及呈带状的无数小行星之外,还运行着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它们离太阳的距离分别为14100万英里、48300万英里、177820万英里和279300万英里。人们对于这些数以百万英里计的距离,因为无从比较,所以也没有形象的概念,但如果我们把太阳与地球的距离缩小到一个我们可以理解的数字关系中,理解起来或许就会容易很多了。若我们用一个直径为1英寸的小球代表地球,那么太阳这个大球的直径就为9英尺,它们的距离就是323码(约1/5英里),步行需要四五分钟。而月球就是离地球2.5英尺远的一粒豌豆。在地球和太阳之间,有两颗内行星——水星和金星,它们距离太阳的距离分别是125码和233码。而在这些星球的附近,则没有其他星球;一直到距离地球175码的地方,才会遇到火星,4英里到6英里的地方分别是天王星和海王星。此后的方圆数千英里除了细微的尘埃和悬浮的蒸汽,其他什么都没有。用这样的比例计算,离地球最近的恒星也远在5万英里之外了。<br>  这些数字大概能让人们形成这样一种观点:生命这出戏剧演出的舞台空阔且寂静。在这种无边无际的空间里,我们真正认识的仅仅只是地球表面上的这些生命,它们也从未深入到3英里以下的地方,而我们与地心的距离居然有4000英里那么远;它们也从来没有超越到地球上空5英里的地方,在那些地方,有的只是寂静与空虚。<br>  最深的海洋也不过5英里,飞机的最高纪录也仅仅超越了4英里(这是作者所处时代的纪录)。曾经有人坐热气球到达过7英里的高空,但他却感到无比的痛苦。没有任何一种鸟类可以飞越5英里的高空。有人曾用飞机把小鸟和昆虫带到空中,但是高度还没到达5英里时,这些动物却早已没有了知觉。<br>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nbsp;空间的世界<br>第二章&nbsp;时间的世界<br>第三章&nbsp;生命的起源<br>第四章&nbsp;鱼类时代<br>第五章&nbsp;石炭沼泽时代<br>第六章&nbsp;爬行类时代<br>第七章&nbsp;最早的鸟类和哺乳类动物<br>第八章&nbsp;哺乳类时代<br>第九章&nbsp;猿、类人猿、原始人<br>第十章&nbsp;尼安德特尔人和罗德西亚人<br>第十一章&nbsp;最早的真正人类<br>第十二章&nbsp;原始人的思想<br>第十三章&nbsp;耕种的开始<br>第十四章&nbsp;新石器时代的原始文明<br>第十五章&nbsp;苏美尔、古埃及和文字<br>第十六章&nbsp;早期游牧民族<br>第十七章&nbsp;最早的航海者<br>第十八章&nbsp;埃及、巴比伦和亚述<br>第十九章&nbsp;原始的雅利安人<br>第二十章&nbsp;巴比伦帝国末期和大流士一世帝国<br>第二十一章&nbsp;犹太人的早期历史<br>第二十二章&nbsp;犹太的祭司与先知<br>第二十三章&nbsp;希腊人<br>第二十四章&nbsp;希波战争<br>第二十五章&nbsp;希腊的繁荣<br>第二十六章&nbsp;亚历山大大帝的帝国<br>第二十七章&nbsp;亚历山大城的博物馆与图书馆<br>第二十八章&nbsp;释迦牟尼的故事<br>第二十九章&nbsp;阿育王<br>第三十章&nbsp;孔子<br>第三十一章&nbsp;罗马的出现<br>第三十二章&nbsp;罗马与迦太基<br>第三十三章&nbsp;罗马帝国的发展<br>第三十四章&nbsp;罗马与中国<br>第三十五章&nbsp;罗马帝国早期的平民生活<br>第三十六章&nbsp;罗马帝国宗教发展的情况<br>第三十七章&nbsp;耶稣对世人的教导<br>第三十八章&nbsp;基督教教义的发展脉络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