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新史太阁记.上
0.00     定价 ¥ 39.5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549551255
  • 作      者:
    司马辽太郎著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历史小说巨匠司马辽太郎,连续九年荣获日本受欢迎作家。
  从出身贫贱的无名小卒到终结乱世的天下霸主,日本战国传奇人物丰臣秀吉。
  在弱肉强食的战国时代,丰臣秀吉以给织田信长提草鞋的仆人为奋斗的起点,开始了自己直上青云般的人生。在秀吉不可思议的奋斗生涯中,外有虎视眈眈、随时想联手吞灭织田家的大名,上有织田信长这样暴躁独裁、难以琢磨的主君,身边是众多能力突出、对于他的发迹怀有敌意的同僚。不仅如此,丰臣秀吉还在身后赢得了极高的人气和人们的喜爱,与同样成为天下霸主却被后人所厌恶的德川家康形成鲜明对比。
  为什么只有丰臣秀吉最终成为天下之主?《新史太阁记》通过讲述丰臣秀吉的传奇生涯,为您揭其中的奥秘。
  

展开
作者简介
  司马辽太郎(1923-1996),日本著名作家。本名福田定一,笔名司马辽太郎,取“远不及司马迁”之意。出生于大阪市。毕业于大阪外语学校蒙古语系。于产经新闻文化部工作期间,1960年因作品《枭之城》获得直木奖。之后,连续发表历史小说,题材新颖广受好评。1966年,作品《龙马之行》与《国盗物语》荣获菊池宽奖及其他多种奖项。1993年荣获文化勋章。其自在清晰的历史观深受读者信赖,被称作“司马史观”。1971年开始撰写连载小说《沿街而行》,途中突然逝世,享年72岁。


展开
内容介绍
  日本受大众欢迎的历史小说家司马辽太郎,讲述战国出人头地之人丰臣秀吉传奇的一生。
  自幼出身寒微、少年饱尝苦难的丰臣秀吉,得到织田信长赏识,在战国乱世大放异彩。墨股“一夜城”,金崎退却战,粮困鸟取城,水攻高松城。中国大反攻,平息光秀叛乱;决战贱岳岭,消灭胜家势力;安抚毛利,怀柔家康,最终结束战国乱世,统一日本全国,完成称霸天下大业。

展开
精彩书摘
  1
  天亮后,就是十三日。
  雨还在下,秀吉军照例按兵不动。光秀觉得这正是机会,抓紧巩固淀城及其他后方防御阵地。他像看到大鱼才急忙匆忙织网似的手忙脚乱。因此他当然不会主动出击。
  正午时分,秀吉方出现一阵吵嚷。织田信孝与丹羽长秀军从大坂方向陆续赶来。
  “终于来了。”
  秀吉立即开始行动。他坐上轿子,在大雨中赶到大冢(今高槻南方河港)河岸,出迎信孝与长秀。
  远远看到信孝与长秀,秀吉就从轿子里急忙跳下,在大雨中跑到信孝面前,单腿跪下道:
  “啊,有二位大力鼎助,足可告慰右大臣在天之灵。”
  信孝随意答道:
  “辛苦了。”
  秀吉站起,走到丹羽长秀身边,拉住长秀双手毕恭毕敬表示感谢。他小声说:
  “不胜感谢。”
  秀吉通过使者知道,为说服信孝,长秀费尽口舌。秀吉在雨中,把敌我情况大致介绍一遍。同时他还介绍了自己的攻打方针和阵地地形。这一带是淀川河流域平原中最狭窄地区。西边是突出山脉的天王山压顶而来,东岸有石清水八幡山逼近河川。
  长秀和蔼地说:
  “万事皆可酌情处理。”
  他还说,事已至此,全听你的安排,不用在意,请随意指挥调动。
  “那好。”
  雨中军议就此结束。
  秀吉丢下一声“那开始吧!”,像说开始捣年糕一般随便。他返回轿子命道:
  “走!”
  他与信孝和长秀商定,以他们新到大军为中军,布阵后方。而本为中军的秀吉直属军,则全部(除作预备队的羽柴秀长队外)转为前线部队,出发准备攻击。
  后方军队按部署重新开始移动,一队接一队,不断向前推进。秀吉在大军开始移动前就坐上轿子亲往前线。轿子奔跑在山脚下街道上。秀吉从轿子里伸出头,挥动手,向移动中的人马大喊:
  “抖擞精神!”
  雨越下越大。秀吉连声大呼“精神抖擞,建立功勋!”与秀吉喊声呼应,移动的人马大潮发出更大轰鸣声,向前疾驰。
  随着秀吉大军到达,前线原本零零星星的铁炮声,突然大变,双方几千杆铁炮一齐开火,山崩地裂。这时为后晌四时余。
  明智军攻击也非常激烈。特别是从洞岭返回,加入前线的光秀第一家老斋藤利三军,把秀吉前线部队高山右近两千将兵轻松击破,直逼第二线中川濑兵卫军。濑兵卫呵斥自己的两千五百士卒,顽强抵抗。濑兵卫指挥打仗时恶口杂言不断,世上少有。他大喊:
  “不准后退,后退者斩!”
  同时指着想后退的骑士名大骂:
  “某某兵卫,混账!”
  看到勇敢骑士也连呼其名,口中喷火般大喊:
  “某某兵卫,看到了!勇敢顽强,亲眼看到!”
  即便如此,中川军要阻止斋藤利三军猛攻还是显得势单力薄。在这关键时刻,第三队池田胜入斋军参战,秀吉直属的加藤光泰也率军沿淀川河床赶来增援。斋藤利三军终于开始出现溃败迹象。
  此时,从大路西侧天王山上发出震天枪声,枪弹暴雨般从右边泼向斋藤利三军右侧腹部。这一高地被中川濑兵卫预先派出的一队士兵占领,这一阵枪林弹雨,无疑将加速斋藤军崩溃。明智方松田政近为救援,率队企图抢夺天王山高地,却被濑兵卫军从山上居高临下攻击,同时还受到沿山麓增援而来的秀吉方堀道利队夹击,最后战死。
  在此期间,秀吉把后方中军不断派往前线。但由于烟雨朦胧,硝烟弥漫,所以敌我到底谁胜谁败,肉眼难以分辨。不过前线不断派回的信使,使他能多少知道一些前线战况。“明智军先锋为谁?”
  秀吉问。信使答道:第一队是斋藤利三,第二队是阿閇(bi)贞秀。先锋队之后,就是明智光秀亲自指挥的一万中军。
  “内藏助(斋藤利三)情况如何?内藏助是否开始溃败?”
  秀吉只问信使斋藤利三情况,他命信使关注斋藤利三是否溃败。秀吉专等这一明智光秀阵营最强部队,只要稍露溃败苗头,他便要展开下一步战斗。开战一小时后,斋藤军开始显出有些不稳。
  秀吉抓住这一机会,即时命令全军发动总攻。他首先连续向右翼增派部队,命沿淀川河床向前推进。将兵们在沙地和河滩浅水上神速前进。能神速前进,还有一个原因是因光秀主要兵力大部在后方,这一带几乎没有守军。秀吉军这支右翼部队,进入明智先锋队侧面,摆出包围先锋队的态势。
  这时斋藤害怕了,只能开始撤退。
  光秀看到前线将要溃败,才急忙投入预备队。
  “太迟!”
  秀吉后来在谈起这次战役时为光秀感到惋惜。在观察战机方面,光秀总是慢秀吉一步。此时投入预备队,时机已晚。预备队到前线马上受到秀吉军围歼,纷纷溃败,连连后退。后方的明智军被后退士兵冲击,坚持不住,乱了阵脚,最后终于不打自败,开始四方逃散。这时自战斗开始刚两小时余。明智光秀暂时退却到胜龙寺城,企图集中诸将和残兵,准备反攻。但伊势贞兴等有力将领大半都已战死。看到如此惨状,明智光秀只好放弃作战,逃回近江坂本城去了。
  ……
展开
目录
上册
商人圣
药王子
嘉兵卫
上总介
宁宁
半兵卫
谋略
利家
善祥房
南殿
北陆
播州
官兵卫

下册

禅高
高松城
变报
濑兵卫
胜家
羽柴少将
纪之介
大垣
贱岳
政略
家康
尾张战线
狂言
此司马非彼司马(代译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