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底特律 : 一座美国城市的衰落 = Detroit : an American autopsy
0.00     定价 ¥ 36.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虹口区图书馆
  • ISBN:
    9787508635712
  • 作      者:
    (美)查理·勒达夫著|Charlie LeDuff
  • 出 版 社 :
    中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勒达夫,用他只有本土儿子才拥有的犀利目光和一腔热血,撰写有关底特律的消息报道,揭示究竟什么摧毁了他钟爱的城市。在中国,依稀可以看到书中的场景,如何避免重蹈底特律的覆辙,是城市管理者必须深刻思考的问题。
展开
作者简介
  查理·勒达夫,曾经是《纽约时报》的特约撰稿人,《底特律新闻报》的记者,现在是《底特律福克斯新闻2台》的电视记者。查理·勒达夫曾经因纽约时报系列专栏文章而获得“普利策新闻奖”,因独树一帜地撰写纽约市而获得“迈耶.伯杰奖”。查理·勒达夫是《美国兄弟们》和《工作和其他的罪过》两本书的作者。查理·勒达夫与他的妻子和女儿住在底特律的城根底下。
展开
内容介绍
  查理·勒达夫,记者和普利策新闻奖得主,回到了他破碎的家乡底特律,查理在废墟里穿梭,寻找造成底特律灾难的线索,寻找决定他的家庭和他自己命运的线索。
  底特律曾经是美国最富裕的城市,现在,底特律是美国最穷的城市。底特律曾经是美国以大规模生产、蓝领工作岗位和汽车为标志的机器时代的先锋,现在,底特律是美国的失业之都、文盲之都、辍学之都。废弃的工厂、遗弃的住宅和被遗忘了的人们,让底特律令人恐惧,令人愤怒。一个像旧金山和曼哈顿规模的城市,能够放到底特律的空闲地块里。底特律的凶杀案数目比警察局的官方数字要高,以致底特律成为美国的凶杀之都,在揭示了这个事实之后,一个身心疲惫的老侦探告诉勒达夫,“在底特律,2+2=3。”
  勒达夫深入一个地方消防站,了解到了消防队员如何与肆意纵火和官僚腐败做殊死的搏斗;他调查了各路政治家,从中发现究竟谁从底特律的衰退中获利;他敲过工会头目的门,造访过无家可归者的窝棚,与有权势的生意人和生活维艰的业主攀谈,聆听依靠坚忍不拔的毅力把这座城市凝聚在一起的百姓们的哭诉。
  在美国的好时光和坏时光中,如果底特律都是先锋的话,那么,在美国陷入困境的时代,底特律是唯一一个寻求导航的城市。《底特律》是一部黑色喜剧,反映了21世纪美国生活中的荒谬成分,是一部融合了贪得无厌和百折不饶、愚不可及和无所畏惧的人间活剧。
展开
精彩书摘
  1919年,通用汽车公司(General Motors)正是在底特律推行了大规模分期付款购买制度,出售它所生产的小汽车。20世纪40年代,底特律被称之为“民主的兵工厂”,在那里生产出消灭法西斯的战争机器。
  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底特律的汽车大亨们去华盛顿说明他们军事风格的管理和体制,底特律的做事情方式曾经非常重要。罗伯特?麦克纳马拉(Robert McNamara)是“福特猎鹰”的创造者,又是越南战争的建筑师。查理?沃森(Charlie Wilson)曾经是通用汽车公司的董事长,却还是五角大楼艾森豪威尔将军的左膀右臂,查理?沃森说过的一句名言,“对美国有益的,同样对通用汽车公司有益,反之亦然。”
  如果事情真像沃森所说的那样,那么,反过来也一定是真的,
  现在,这个兴旺的城市破产了。废弃掉的厂房,被遗弃的住宅,被遗忘的人们,这座城市成了一个令人毛骨悚然的和愤怒的地方。底特律这个曾经在美国领头实现住宅私有的城市,现在成了剥夺抵押住宅赎回权(Foreclosure)之都。底特律的市中心区成了魔鬼摩天大楼的博物馆。树木、柳枝和野生动物已经重返它们的领地。土狼出没于这个昔日人声鼎沸的地方。野鸽子却成群结队地远走他乡。据说,像旧金山和曼哈顿(Manhattan)那样规模的城市,几乎都能够塞进底特律闲置起来的地块里。
  底特律曾经是美国最富的城市,现在成了美国最穷的城市。底特律是美国文盲和辍学者之都,学生必须把课本留在学校里,必须从家里带手纸上学。底特律是失业之都,一半的劳动力没有固定的工作。消防队员没有靴子,警察没有警车,老师没有笔,市议员的电话被FBI监听,太多的祖奶奶们欲哭无泪。
  但是,我们不能再遗忘底特律了,因为发生在底特律的事情正在底特律以外的地方重演。从菲尼克斯(Phoenix),洛杉矶,到迈阿密(Miami),一些街区里随处可见的空着的住宅和游手好闲的人们,足以让人感觉到那些街区的衰败。美国人正在债务中挣扎,让债务日趋缩小的那些前景持续蒸发,或者流落到了外国。经济学家们高谈阔论不可避免的转机。然而,站在密歇根,我似乎感觉到,让生活更美好的根基已经不复存在了。
  笑吧,嘲笑底特律吧。其实我们正在嘲笑我们自己。
  在美国的城镇里,整个制造业工厂都被拍卖了。人们用卡车拉走了工具和模具、铝制墙板、起重机、饮水机。我们正在目睹着剥开美国机械心脏的情景。
  现在,一个新雇的汽车工人每小时挣14美元。1914年福特汽车公司(Ford)所付的工资是5美元一天,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现在每小时14美元的工资,比1914年福特汽车公司所付的工资还少3美分。当然,福特公司并没有雇用新的汽车工人。
  来到底特律。驱车走在空空如也、支离破碎的大道上,底特律的衰败即刻映入眼帘。走了一段路后,我们会开始感到衰败的情景随处可见。很平常。很正常,就像日升日落一样。
  然后,我们可能会碰上一个倒在雪地里冻僵了的人之类的事情,会看到这座城市裸露出来的骨架。
  然后,我们发现了某种东西,它就像倒在冰天雪地里的一具僵尸,底特律的骨架把底特律展现在我们面前。
  这座城市的颈骨与亿万富翁相联系,那具尸体横躺在亿万富翁拥有那幢坍塌的建筑物里。这座城市的肋骨与无以计数的小人物相关联,那些小人物步履蹒跚地走过这些满目苍夷的街头巷尾,那些小人物蜷缩在这幢破败的建筑里,拢上一堆火,让自己有些温暖,在那里发愣。这座城市的髋骨与意志消沉的警察有染,他们不能总干从电梯井里捞死尸的营生。这座城市的股骨,与住到郊区去了的那些白人脱不了干系,他们目睹了底特律的灾难,却扭过头去,离开它,到别处去继续他们的生活,好像这场人间悲剧是别人的事情,与他们毫不相干。这座城市的足骨正在那潭结了冰的脏兮兮的水里若隐若现,它们恰恰属于一个无名氏,没有谁似乎会提供有关一个无名氏的蛛丝马迹。
  我们并非独此一家,别无分店。在美国,无亲人指认的尸体都放在市政府的停尸间里,其实并非他们无亲人,只是因为他们的亲人太穷,没有能力为死者料理后事:洛杉矶、纽约、芝加哥。无独有偶。爷爷还在还贷,而爷爷的子孙们试图另起炉灶。
  这本书不谈地缘政治,不谈宏观经济,也不谈全球金融。这不是一部有着完满结局而令人愉悦的故事。这是一部报告文学。这是一部返乡记者的回忆录,不过,这个返乡记者不能找到他熟悉的家乡。这本书描述了那些真实的人们,他们正在一个所剩无几,只剩离去的地方,为了生存而挣扎的故事。这本书记述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早上醒来,有人告诉我们,我们老朽了,我们不想相信这一点,然而,它确实是毋庸置疑的事实。这本书谈到了,在美国人经历中最具历史性和灾难性的时期里,一个充斥着暴力的城市,一群不屈不饶的人。这本书涉及到了家庭、警察、犯罪分子和工厂工人。这本书也没有遗漏腐败的政治家和正在瓦解的报纸。这本书还描述了愤怒的人们,他们打斗,他们哭泣,他们相互抢夺,而这一切不过是为了生存下去。
  这本书是关于美国的未来,是关于我们把我们自己从困境中拯救出来的殊死搏斗。
  到头来,底特律人可能是最了不起的美国人,因为没有谁会比他们更了解,我们所有人都站在电梯井边上。
  ……
展开
目录
1 浴火
2 冰天
3 重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