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国人的品德 专著
0.00     定价 ¥ 35.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仙霞新村街道图书馆
  • ISBN:
    9787515509440
  • 作      者:
    傅斯年著
  • 出 版 社 :
    金城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作者简介

  傅斯年(1896-1950),字孟真,山东聊城人。知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他是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他提出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原则影响深远。  傅斯年是胡适的学生,但胡适说他是“人间稀有的天才……人世难得合并在一个人身上的才性,而我们的孟真确能一身兼有这些很难兼有的品性与才能。”胡适当年刚进北大担任教授时,就发现有些学生比他的学问好,而他在北大讲中国哲学史之所以没有被学生赶下台,就是因为傅斯年等人在私底下做了他的“保护人”。

展开
内容介绍

  傅斯年是知名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专家、教育家、学术领导人。他是五四运动学生领袖之一、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的创办者。曾任北京大学代理校长、“国立台湾大学”校长。他提出的“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原则影响深远。
  《中国人的品德》精选了傅斯年关于中国人的品德与中国文化的深层次思考,主要包括六部分:1中国人的品德,2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和政府,3民主与自由,4 事业与人生,5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6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这些文章对于处于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和探索人生的读者具有启示。

展开
精彩书评

  民国学界道德拷问
  自早年求学北大时创办《新潮》、领导五四学生运动以来,傅斯年即享有盛名。他不是政治家,也无意追逐权位,虽然并不是没有机会入阁,但他始终相信只有站在政府之外,保持一个知识分子的独立性,才能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作用。  他寻求的不是权力,而是监督和制约权力,做社会的良知。
  他是一个典型的自由主义知识分子,是20世纪的“士”,是五四一代杰出的代表之一。傅斯年他们是那个黑暗岁月中的一道道闪电,他们书写了民族言论史上一个有声有色的章节。
  ——傅国涌

展开
精彩书摘
  心气薄弱之中国人
  当年顾宁人先生曾有句道理极确、形容极妙的话,说“南方之学者,‘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北方之学者,‘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到了现在,已经二百多年了,这评语仍然是活泼泼的。
  我也从《论语》上,找到一句话,可以说是现在一般士流里的刻骨的病,各地方人多半都如此——仔细考究起来,文化开明的地方尤其厉害——就是:“好行小慧。”
  什么是大慧,什么是真聪明,本来是句很难解决的话。照最粗浅的道理说,聪明是一种能力,用来作深邃的、精密的、正确的判断,而又含有一种能力,使这判断“见诸行事”。并不是外表的涂饰,并不是似是而非的伎俩。
  但是现在中国士流里的现象是怎样?一般的人,只讲究外表的涂饰,只讲究似是而非的伎俩。论到做事,最关切的是应酬。论到求学,最崇尚的是目录的学问,没道理的议论,油滑的文调。“圆通”、“漂亮”、“干才”……一切名词,是大家心里最羡慕的,时时刻刻想学的。他只会“弄鬼”,不知道用他的人性。他觉着天地间一切事情,都可以“弄鬼”得来。只管目前,不管永远;只要敷衍,不问正当解决办法;只要外面光,不要里面实在。到处用偏锋的笔法;到处用浅薄的手段。
  本来缺乏作正确判断的能力,又不肯自居于不聪明之列,专作质直的事情,自然要借重“小慧”了。觉得“小慧”可以应付天地间一切事情,无须真聪明,就成了“小慧主义”了。世上所谓聪明人,一百个中,差不多有九十九个是似聪明。似聪明就是“小慧”。惟其似聪明而不是聪明,更不如不聪明的无害了。
  何以中国人这样“好行小慧”呢?我自己回答道,“小慧”是心气薄弱的现象;一群人发行小慧,是这群人心气薄弱的证据。中国人心气薄弱,所以“好行小慧”;就他这“好行小慧”,更可断定他心气薄弱。现在世界上进步的事业,哪一件不是一日千里!哪一件不用真聪明、真毅力!哪一件是小慧对付得来的!——可叹这心气薄弱的中国人!
  人总要有主义的。没主义,使东风来了西倒,西风来了东倒,南风来了北倒,北风来了南倒。
  没主义的不是人,因为人总应有主义的。只有石头、土块、草、木、禽兽、半兽的野蛮人,是没灵性,因而没主义的。
  没主义的人不能做事。做一桩事,总要定个目的,有个达这目的的路径。没主义的人,已是随风倒,任水漂,如何定这目的?如何找这路径?既没有独立的身格,自然没有独立的事业了。
  没主义的人,不配发议论。议论是非,判断取舍,总要照个标准。主义就是他的标准。去掉主义,什么做他的标准?既然没有独立的心思,自然没有独立的见解了。
  我有几个问题要问大家:
  (1)中国的政治有主义吗?
  (2)中国一次一次的革命,是有主义的革命吗?
  (3)中国的政党是有主义的吗?
  (4)中国人有主义的有多少?
  (5)中国人一切的新组织、新结合,有主义的有多少?
  任凭他是什么主义,只要有主义,就比没主义好。就是他的主义是辜汤生、梁巨川、张勋……都可以,总比见风倒的好。
  中国人所以这样没主义,仍然是心气薄弱的缘故。可叹这心气薄弱的中国人!
  七年十二月十五日
  (原载1919年2月1日《新潮》第一卷第二号)
  ……
展开
目录
第一篇中国人的品德
心气薄弱之中国人
中国狗和中国人
天朝――洋奴――万邦协和
一段疯话
随感录
新生活是大家都有一份的
文人的职业
第二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社会和政府
多言的政府
社会的信条
时代与曙光与危机
政府与提倡道德
地方制度改革之感想
公务员的苛捐杂税
政治之机构化
现实政治
盛世危言
第三篇民主与自由
中国学术思想界之基本误谬
《新潮》发刊旨趣书
去兵
万恶之原
破坏
对于中国今日谈哲学者之感念
“五四”二十五年
第四篇事业与人生
自知与终身之事业
青年的两件事业
青年失业问题
所谓“国医”
再论所谓“国医”
医生看护的职业与道德的勇气
护士职业与女子生活理想
人生问题发端
随感录
美感与人生
第五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文学
文学革新申义
怎样做白话文?
中国文艺界之病根
思想和语言――个文学界说
成文的文学和不成文的文学
译书感言
第六篇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教育崩溃之原因
教育改革中几个具体事件
改革高等教育中几个问题
再谈几件教育问题
大学研究院设置之讨论
论学校读经
漫谈办学
台湾大学选课制度之商榷
台湾大学与学术研究
大学宿舍问题
“国立”台湾大学第四次校庆演说词
几个教育的理想
中国学校制度之批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