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事典》本期全面解析英荷海战、南明桂川湘大反攻、庆长琉球之役。《战争事典》是一本跨越五千年波澜壮阔战争史的绚丽画卷,更是一本从战争历史探讨人类社会文化进步与发展规律的文集。古战精粹,尚武血统,铁血豪情,尽在《战争事典》。近在咫尺的历史知识,零距离再现原汁原味的战争史。
海报:
战争事典系列丛书是战争、历史类综合读物,由历史、战史作家宋毅主编。《战争事典006》通过剖析第一次英荷海战、南明桂川湘大反攻、庆长琉球之役等,使历史爱好者、军迷更好地了解真实的历史,从而了解历史的脉络。
邓杰内斯海战后,荷兰的商船在英吉利海峡畅通无阻。没有了来自海上的威胁,荷兰经济很快就得到了复苏。英国人虽然一直被封锁,但他们也在慢慢扩充自己的海军力量,经过整个冬天的休整,布莱克手下的战舰恢复到65艘以上,为了夺回制海权,英国决定再度开战。
1653年1月初,特罗普护送一支商船船队安全进入大西洋后,返回拉罗舍尔休整。2月中旬,另外一支超过200艘商船的船队要从大西洋返回,特罗普此行的任务之一就是负责为这支船队护航。双方会合后,特罗普带着自己的81艘战舰,和商船一起返回荷兰。
特罗普原计划于2月11日出航,但是恶劣的天气使他被迫在港口多等了3天。此时,布莱克把自己的80艘战舰分成几个分队,在海面上四处搜索荷兰船只的踪影。2月18日,在波特兰海角西南方,特罗普发现了处于下风处的布莱克舰队。
此战中,英国舰队被布莱克分为三个分队,前锋分队(白)、中央分队(红)与后卫分队(蓝)。每个分队都有一位中将司令和一位少将副司令,这个设置使英国舰队第一次在指挥层级上有了明确的结构。
特罗普发现英国舰队的阵型十分散漫,由布莱克指挥的中央分队在行进中分成两半,布莱克在前,约翰·劳森在后,双方相距1英里,由威廉·佩恩指挥的后卫分队在布莱克前方,而蒙克指挥的前锋分队此刻离布莱克有4英里远,正在全力追赶后卫和中央分队。
上午9点,特罗普决定趁英军还没有集合完毕,以优势兵力吃掉布莱克的分队。在他的命令下,荷兰战舰抛下商船,三个分队的81艘战舰一齐冲向东南方的英军。此时为西北风,英军处于下风处,无法有效机动。再加上分队之间距离又远,面对来势汹汹的荷兰战舰,英军一度不知所措。佩恩发现特罗普冲来,下令后卫分队掉头支持布莱克,但舰队需要花一个小时的时间才能完成转向工作。
一名英军军官的日记里这样描写了当时的战况:“舰队在我们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突然投入战斗,敌人占据着有利风向,而我军末尾的战舰因为逆风的原因无法支持战场。战斗中,旗舰‘凯旋’号和整支舰队都承受了猛烈的攻击,幸好上帝与我们同在。”英军事后的官方报告中也提到了当时的战况:“蒙克率领前锋分队进入战场之前,布莱克的中央分队已经激战了整整一天。”
和邓杰内斯海战时一样,特罗普再次操纵“布雷得罗德”号冲向“凯旋”号,在海上展开对决。在单打独斗方面,特罗普是位绝顶高手,只有40米长,吨位较小,并且只装载了59门炮的“布雷得罗德”号又一次压倒了“凯旋”号。激战中,特罗普率舰在几米的距离上与“凯旋”号进行侧舷互射,然后“布雷得罗德”号越过“凯旋”号,以小半径转弯后折返回来,向“凯旋”号另一侧开火,随后再度越过、折返、开火。同样的时间里,“布雷得罗德”号开了三次火,而“凯旋”号只来得及开了一次火。密集的炮火给“凯旋”号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布莱克为了避免缠斗,利用自己火力上的优势,下令与“布雷得罗德”号拉开距离。特罗普紧随其上,但此时有几艘英舰挡住了“布雷得罗德”号的去路,在数倍于己的火炮面前,特罗普无法突破对方的拦截,只好放弃了歼灭“凯旋”号的打算。一名荷军士兵的日记中写道:“我所在的前锋分队越过特罗普上将的船,冲向英国舰队,并试图分割他们的阵型,但我们还没靠近,便有五六艘战舰集中火炮一齐向我们开火,我因此而身负重伤。”艾佛森中将的战后报告也写道:“英军两支分队依靠密集的炮火保证了他们的安全。”
在特罗普和布莱克缠斗的时候,艾佛森的右分队与蒙克的先锋分队交火,鲁伊特尔则率领左分队攻击英国的后卫舰队。鲁伊特尔用登舷作战的方式俘虏了“繁荣”号、“橡树”号和包恩少将的旗舰“协助”号,但紧接着,佩恩率领战舰包围了鲁伊特尔所在的“白羔羊”号,鲁伊特尔左冲右撞,最终杀出重围,但3艘俘获的英舰又被英军夺了回去。
下午4点,劳森带领中央分队的另外一部分战舰从西南方赶到了战场,佩恩的后卫分队也及时地投入了战斗,两人带领自己的舰队突破荷兰战舰的封锁,成功与布莱克会合。英舰会合后,特罗普担心自己的旗舰被包围,同时考虑到英舰可能会越过自己去攻击那些毫无武装的商船,因此他率领“布雷得罗德”号脱离了战场,带领一部分战舰去护卫商船。布莱克发现特罗普离开后,下令进行追击,在追击过程中,双方零星的战斗一直持续到黄昏,由于没有风,英国舰队最终也没有赶上荷兰舰队。
前言
海上马车夫与西欧海盗的较量——第*次英荷之战
李定国“两蹶名王”——南明桂川湘大反攻
岛津袭来——1609年庆长琉球之役始末
从开始到未来——因弗戈登兵变前后的“胡德”号
齐柏林的天空
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之关羽
战争是很好的营销课,兵法和营销有共通,读战争,悟营销,向大家诚意推荐宋毅新作:《战争事典》。——王宇,豆丁网营销副总裁
祝贺《战争事典》成功上市!期望这本军事文化文集能引领我们全面领略波澜壮阔的古战争历史画卷!——刚寒锋,《较量》杂志总编,《号角》杂志联合创始人
填补了国内古战读物的一个空白,为此当浮一大白!——党人碑杨超,央视新科动漫频道总策划总撰稿,SC北朝新科动漫论坛坛主,《中国电视动画》杂志策划
又多了一个发文章的好地方。数年前,与宋毅初次合作,就曾设想一个专门的古战类刊物。今天梦想成真,幸甚!——朱世巍,《东线》系列的作者,国内研究二战东线的战史专家
我很推崇宋毅的战争史品位。 ——骑王,起点中文网审核部主编
让自己多知道点,别以为电视剧就是历史。 ——风流涕淌
精美的排版、详实专业的内容,连我一个对古战毫无兴趣的人都被深深迷住了,无法自拔。 ——raingun,国内研究党卫军的战史专家
这不是一本书,这是一个充满了波澜壮阔、热血豪情的世界。——黑甲螃蟹,古代战争史达人,SC古战版版主,新科动漫版主
18年前,我曾有幸游历土耳其都市伊斯坦布尔一周,我徜徉于金碧辉煌的皇宫,震撼于圣索非亚大教堂的巍峨,流连于博斯普鲁斯海峡的旖旎,也在鲁梅里要塞前沉吟着君士坦丁堡陷落和古拜占庭文明终结的那段历史……今天,我在宋毅先生主编的《战争事典》首辑中读到了《征服罗马—1453年君士坦丁堡围城战》这一浸润着历史沧桑的雄浑之文,不禁为之震颤,借助作者从容雅致的文字和编者精心的统合,我的思绪仿佛又附着在曾亲手触摸过的那段段城墙和座座城堡上,也似乎亲睹了整整560年前的那场杀伐、那次文明的更替和人类命运令人嗟叹的交替轮回。《战争事典》首辑以独到的视角与力度阐释了战争史爱好者和研究者们孜孜以求的旨趣,本辑的几篇宏文无疑昭示出,无论是爱好、还是研究战争史,其境界无涯、乐趣无边也!——汪冰,《曼陀菲尔传》、《帝国骑士》作者
知识源自阅读,在于积累,《战争事典》毫无疑问从阅读性与知识面上满足了历史爱好者的需求。——顾晓绿,北朝(新科动漫)军普版主、原创文学版主
战非战,是国家大事;争则争,看《战争事典》。——张七,西西河版主,著名评论家
这本精美的杂志讲述了一个个我知之甚少,甚至是闻所未闻的人物和故事,极大地丰富了对古战争史的认知。如果说有什么遗憾的话,那就是此类杂志或图书在国内图书市场还是太少。感谢宋毅主编和各位创作者。能潜心钻研、撰写自己喜爱的那段历史,真好。——小小冰人,著名军事图书翻译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