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尼克·胡哲 : 像雕塑一样活着
0.00     定价 ¥ 29.8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仙霞新村街道图书馆
  • ISBN:
    9787510447396
  • 作      者:
    夏言著
  • 出 版 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曾经有一个小男孩瞪大眼睛打量了尼克?胡哲很久,最后终于吐出一句:“你总算还有一个头。”
他天生没有四肢,只有一个长着两根脚趾的小脚;
他遍访34个国家,演讲1500余场,出版了两本畅销书;
他的座右铭是:“没手,没脚,没烦恼”;
他是一个突破了人生边界的勇士,一个被37万人拥抱过的男人。
没有一个人比他更令人震撼,没有一个故事比它更能带给你希望
展开
作者简介
夏言,自由撰稿人,偏好舞文弄墨,曾做过营销讲师、网站主编,也是多部励志书籍的作者。出版作品有《为什么是乔布斯》等书。
展开
内容介绍
出生在澳大利亚的尼克?胡哲没有手,也没有脚。然而,靠着自己不懈的努力,他不仅学会了生活自理,还拥有两个大学学位,是两个机构的负责人,同时投资房地产和股票。骑马、游泳、打鼓、足球、冲浪……样样皆能。
到今天,他已走遍了34个国家,做了1500场演讲,出版了两本畅销书。所有看过他的视频,或听过他演讲的人。都无不发自内心地诚服于这个曾被预言“永远得不到爱”的人。他已经成为世人心目中与命运顽强斗争的象征,或者说,一尊活的雕塑。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五章 没手,没脚,没烦恼


你遇上很大的困难,你现在想要放弃
有一个比你年长十岁的人
完全经历过你的困难
到你面前说:“我明白你的感受,我曾经历过跟你一样的痛苦及困境,但我仍然活着。”
这能鼓励你吗?
这样可以救你的生命吗?
是的,可以
你有权选择是去鼓励别人,还是推倒别人
你有权选择走近你的梦想,还是以短暂的事情代替
你有权选择放弃,还是继续前行



上帝不会浪费时间


2002年,尼克乘飞机去美国的一个教堂演讲,不料在机场却出了岔子。先是班机延误,当他们终于登机,飞机在跑道上滑行时,尼克望着窗外,看见飞机引擎正在冒烟。然后,消防车就呜呜叫着开过来了,消防人员跳下车,开始向飞机喷洒泡沫,抢着灭火。而因为引擎失火,乘客被告知要紧急疏散。
正当众乘客都惊恐不安,烦躁异常时,尼克却显得很淡定,他甚至感谢上帝,因为飞机引擎冒火时,他们是在地面上,而不是在空中。
紧接着,航空公司广播班机还要再延误两个小时,很多乘客都气得狂骂不止。尼克也觉得很烦躁,但他还是告诉自己:“上帝不会浪费时间。”然后,另一个广播声音响起了,原来航空公司为他们安排了另一架飞机,可以立刻起飞。
众人立刻去新的登机门排队登上飞机。尼克找到了自己的座位,安顿好之后,尼克松了一口气,直到他发现自己旁边坐着的女士正在低声啜泣。
“有什么我可以帮你的吗?”尼克问道。
那位女士解释说自己要飞去看她15岁的女儿,因为一场例行手术出了严重差错,她女儿危在旦夕。尼克竭尽所能地安慰那位母亲,几乎一整个航程都在跟她讲话。临下飞机时,尼克说了一句话,把她逗笑了——当她说搭飞机让她很紧张时,尼克说:“那你可以握住我的手。”
抵达目的地时,那位母亲感谢尼克安慰自己。尼克告诉她:“在班机延误了这么多次,又换了不同的登机门后,我还能坐在你身边,我心里也充满感激。”
上帝并没有浪费大家的时间,他永远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上帝把尼克安排在那位母亲旁边,让尼克能够有机会减轻她的痛苦和悲伤。
尼克常常训练自己拥有在旅程不顺时调整态度的能力。当被迫在候机室等上几个小时,或者必须改变行程时,他会从正面的角度诠释那些负面事件,他会对自己内心的不满说:“我们的班机是因为天气不好的缘故才延误的,这样很好啊,等暴风雨过去了再登机不是比较安全吗?”或者“班机取消是因为机械故障,我宁愿在地上等一架没有问题的飞机,也不愿意搭上有状况的飞机。”
很多时候,我们需要给自己的生命留下一点儿空隙,就像两车之间的安全距离,一旦有了这点儿缓冲地带,我们就可以随时调整自己。生活的空间,须借清理挪减而留出;心灵的空间,则须经思考开悟而扩展。
人的一生中很多时候都需要等待,等待自己长大,等待家人平安回家,等待朋友对自己的认可,等待一个人,等待一件事,等待想要等待的,等待让一切幻想变成现实。
等待可以使一件复杂的事情变得简单,很多事情如果换一种方式去处理,也许会收到不一样的结果,其实在适当的时候学会等待,会给人更多思考的空间,让人有更多解决问题的方法。
等待是聪明人的一种聪明的做法,等待又是一种对自己内心的考验,让自己更加成熟,让自己学会淡定,让自己在等待中学会认清周围的人和物。
当你兴致勃勃地进入新开张的饭店吃饭,遇到慢吞吞的上菜速度,你只能愤然等待;当你开车经过一个繁华的街道、遇到红灯的时候,你只得无可奈何地等待;当你去购物、买票的时候,前面已经排了很多的人,你不得不安静地等待。
等待中的人会有一种莫名的烦恼,这种烦恼中含有对他人的怨恨,对生活的急躁。很多时候,我们不是没有时间等待,不是不能继续等待,只是因为等待给我们带来焦虑。
你以为没有了等待,你的步伐会走得更快一点儿。其实,行走也只能减轻我们焦虑的心情,却不能使我们更快到达目的地,有时反而使我们离目的地更远!
从前,有一个年轻人与女朋友约会。因为来得太早,他又不喜欢等待,所以长吁短叹。突然他的面前,出现了一个天使。天使送给他一样东西,只要按一下按钮儿,就可以跳过所有的等待时间。
年轻人马上按了一下按钮儿,女朋友立即出现在他面前。年轻人想:要是现在马上结婚就好了,于是他又按了一下按钮儿。出现在他面前的是隆重的婚礼现场,他和女朋友走上红地毯。他又想:要是现在我们就有了孩子,多好啊!于是,他的想法又实现了。
他心中的愿望不断地超前实现。一时之间,妻子、孩子、房子、事业都有了,可是,看看自己,已经是风烛残年。他一直追求快点儿实现自己的愿望,很多东西都没有享受就已经过去了。这时,他才明白,在生命中,即使等待,也有很大的意义。


人生在等,当等待之时,你是忍受、承受,还是享受?不同的心态,决定不同的姿态,折射不同的境界。只有善于等待的人,才善于生活,因为——幸福,不在下一站。
等待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它能让人在岁月的磨砺下,学会隐忍,变得日趋成熟。最终褪去年少的青涩与不羁,知晓生命的真谛。






轮椅上的歌者





《我爱的上帝》是尼克最喜欢的书之一,杜许卡第一次给他读这本书,是尼克6岁的时候。在那之前,尼克不认识其他没手没脚的人,所以没有可以学习的典范。而这本由琼妮?艾瑞克森?塔达所写的书深深鼓励了尼克,也帮助尼克建立了感恩态度的基础。
琼妮是个游泳和马术选手,17岁时,就在她大学第一学期开始的几个星期前,她在跳水进入湖中时折断了脖子。那次意外使她的脖子以下全部瘫痪。琼妮在书中提起过,她曾经因为瘫痪而绝望到想自杀,但最后她想通了:“这不是宇宙丢掷的铜板,也不是命运的轮盘,而是上帝对我人生计划的一部分。”
尼克很爱这本书,后来杜许卡又买了琼妮的CD唱片给他,这是尼克第一次听到“我们都有车”这样的歌词。琼妮的歌里提及在轮椅上有多好玩,还告诉大家“没有人是完美的”。小时候尼克心情不好的时候,总会一遍一遍地播放着这些歌曲,心情也就会慢慢平复下来。
许多年之后,尼克终于见到了这位轮椅上的歌者。
2003年,尼克应邀到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一所教会演讲,结束之后,一位替琼妮工作的年轻女性过来自我介绍,并邀请尼克去琼妮的慈善基金会——“琼妮与朋友们”。
当尼克第一眼见到琼妮时,激动得都快要晕过去了。琼妮倾身给他一个拥抱,因为四肢麻痹,琼妮的身体没什么力气,所以向尼克靠过来之后,她就没办法把身体拉回到轮椅里。于是,尼克直接地用自己的身体轻轻地把琼妮推了回去。
“你很强壮。”琼妮说。
这句话让尼克感觉很震惊,因为从小到大,从来不曾有人说尼克强壮。看着眼前这位从小给自己希望、力量和信心的人,尼克感觉自己恍然在梦中。
琼妮告诉尼克,一开始自己也为身体上的缺陷所苦,她曾经考虑要驾着轮椅从一座很高的桥上摔下去,就此结束生命,但又担心这样只会伤了脑子,然后让人生变得更悲惨。最后,她选择祷告:“上帝啊,如果我死不了,请让我知道如何活下去。”
意外发生后不久,朋友给了琼妮某节《圣经》经文的影印本,上面写着:“凡事感恩,因为这是神在基督耶稣里向你们所定的旨意。”琼妮那时还没有很深的信仰,对瘫痪一事仍怀着愤怒与挫败感,因此对这节经文很不以为然。
“你应该是在开玩笑吧?”琼妮说道,“我怎么可能对此心存感激?不可能。”
她的朋友告诉她不必对瘫痪感恩,但只要来个180度的转弯,对即将到来的祝福心怀感激就可以了。
那个时候,要琼妮认同这一点实在很难。她觉得自己是个受害者,说自己是“一场可怕跳水意外的受害人”。一开始,琼妮因为自己四肢麻痹而责怪每一个人,除了她自己。她要大家付出代价:她控告、苛求,甚至责怪父母把她生到这个世界来让她瘫痪。
琼妮觉得全世界都欠她,因为她无法再使用手和脚。然而渐渐地她发现,扮演受害者只会把她往下拖,而且比瘫痪拖得更深。但是,感激已经领受和即将领受的祝福,则会鼓舞自己。
于是,感恩的态度改变了琼妮的生命,然后她回头帮助许多同她一样身体残疾的人。她写了很多畅销书,并录了很多DVD,她的基金会推动了一项计划,在全球102个国家免费分送了六万多辆轮椅以及数千根拐杖和助步器给身障者。
琼妮四肢麻痹,尼克则是天生没有手和脚,然而,他们都找到了人生的目标,并且追求它。他们拥抱的不是绝望而是希望,他们选择以感恩启动正面态度,并将正面态度化为行动,改变自己和别人的生命。
美国前总统罗斯福的家曾经失窃,财物损失严重。朋友闻此消息,就写信来安慰他,劝他不必把这件事放在心上。罗斯福总统很快回信说:“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一切都很好。我想我应该感谢上帝,因为:第一,我损失的只是财物,而人却毫发未损;第二,我只损失了部分财物,而非所有财产;第三,最幸运的是,做小偷的是那个人不是我……”
对任何人来说,家中失窃绝非幸事。但是,罗斯福总统却能找到三个感恩的理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生活中,我们应该学会感恩。
感恩是一项重要的处世哲学,是生活的大智慧。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顺意。对于各种失败和不幸,我们要豁达大度,勇敢地面对,并想办法解决。面对困难,我们是懊恼抱怨、沮丧气馁、陷入绝望,还是对生活满怀感恩之心,跌倒后再爬起来呢?英国著名作家威廉?萨克雷说过,“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也会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会对你哭。”
不论是遭遇失败还是不幸,我们都应该感谢生活。只有这样,失败后,我们才能发现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不幸时,我们才能感受到安慰和温暖。这些就能帮我们找回勇气,战胜困难,并获取前进的强大推动力。我们应像罗斯福总统那样,换一个角度去看待生活中的失败和挫折,永远对生活充满感恩,才能时刻保持健康的心态,积极地生活,并能保持完美的人格和不断进取的精神。感恩不仅仅是一种精神慰藉,也不是对现实的规避,更不是阿Q的精神胜利法。感恩源于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希望,它是我们歌颂生活的一种方式。
感恩斥责你的人,因为他们让你学会了思考。
人与人之间的相处过程,有欣赏就有斥责。遭遇斥责请不要恼羞成怒,要学会自我反思,试着换位思考。这样在以后的人际交往中,你才会以此为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所以请感恩斥责你的人,是他们让你学会了思考。
感恩绊倒你的人,因为他们强化了你的意志。
竞争的社会就免不了尔虞我诈,有些人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会不择手段地在你前进的道路上放置各种障碍。当我们遭遇这些阻挠时,请不要轻言放弃,要勇敢地面对。请相信,只要你坚持,阳光就在风雨后。压力就是最好的动力,这种越挫越勇的精神无形中便强化了自己的意志力。所以,请感恩绊倒你的人。
感恩遗弃你的人,因为他们教会了你要独立。
一个人在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难免要经历自我独立。因为亲人不可能一生陪伴在你身边。正所谓,花无百日在深山,人无百年在世间。当我们的亲人因为某种原因遗弃了自己,我们不能心生埋怨和悔恨,要懂得感恩,感恩他们一生不求回报地付出,感恩他们的及早遗弃。因为他们的遗弃我们才学会了独立。
感恩欺骗你的人,因为他们增长了你的阅历。
生活中欺骗无处不在。当你被骗,请不要仇视对方,也不要自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所以,请感恩欺骗你的人,因为有了他们的欺骗,我们才在无形中增长了社会阅历。
感恩伤害你的人,因为他们磨砺了你的心志。
一个人在成长和成熟的过程中,难免会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因为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当你的真诚换不回来等同的回报,请不要怨天尤人。请坚信,每一次伤害都是对你人生的洗礼,每一次伤害都是一种崭新生活的开始。舔舐伤口,把痛楚化做前进的动力,相信终有一天你会化茧成蝶。所以,请感恩伤害你的人,是他们磨砺了你的心志。
感恩在困境中帮助过你的人,是他们让你坚定了信念;感恩在顺境中忠言提醒你的人,是他们帮你校正了航向;感恩污蔑你的人,是他们让你知道正人先正己。
把一小块明矾放入混沌的水中,我们发现,水很快就清澈了。如果人人都有一颗感恩的心,就能沉淀许多的浮躁和不安,消融许多的不满和不幸。感恩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美好。


如果对生活感恩,你的生命将充满灿烂的阳光;如果一味怨恨,终将一无所获。我们成功时,有千万个理由感恩生活,而失败时,只要一个借口就会表现出忘恩负义。
当一个人随时怀抱感恩之心,他必定襟怀坦荡,器量洪大,心地仁厚,绝无恶毒之举。他一定是走在一条归真的路上,他就愈加接近宇宙的特性。





遇到二十年前的自己





开展自己的演讲生涯之后,世界各地的邀约纷至沓来,尼克常常感到心力交瘁,甚至想过放弃。然而,就在他20岁的时候,发生了一件令他意想不到的事,振奋了他的心,让他确信自己选择了正确的道路。
在一个星期天的早上,尼克走进加利福尼亚州一家教堂准备演讲。会众陆续拥入这个大教堂,尼克坐在轮椅上,看着熙熙攘攘的人群。忽然,尼克听到人群中有人在喊他的名字:“尼克!尼克!”
尼克认不出那个声音,甚至不知道自己是不是别人口中的那个“尼克”。当尼克转身时,看见一位年老的男士对他挥手。
“尼克,这里!”他再次喊道。
当那人看见尼克回头后,他指向身旁一位较年轻的男子,那位男子手上抱着一个小孩。因为人群拥挤,起初尼克只看到那个学步中的孩子明亮的双眼、浓密的棕发,以及笑脸上露出的大牙缝儿。
然后年轻男子把孩子举高,好让尼克看得更清楚。完整地看到那孩子之后,一阵触电般的感觉击中了尼克,他完全愣住了,脑子里一片空白。
那个双眼明亮的男孩跟自己一模一样,没有手,没有脚,只有一只小小的左脚——这也跟尼克一样。
这个只有19个月大的孩子叫丹尼尔?马丁尼兹,是克里斯和派蒂的儿子。
那时尼克本来应该在准备演讲,但当他看到这个孩子时,一种尖锐的记忆与痛苦的情绪向他袭来,仿佛自己又被带回那个年纪。
尼克慢慢走向他,对他的父亲说:“我知道他的感受,我已经体验过他即将经历的。”
不安、挫折、孤独等等过往的感受淹没了尼克,让他窒息,尼克觉得自己快被讲台上的灯光烤焦了,头昏眼花。那并不是恐慌,而是眼前这个男孩触动了自己的内心。
尼克来到这里演讲是为了鼓舞别人,然而一开始见到一个跟自己如此相像的小男孩在人群中,还是让他心神大乱。
尼克定了定神,决定和所有人分享自己的所见所思,于是他请丹尼尔的父母将他带上台来。
“生命没有巧合,”尼克说,“每次呼吸、每个步伐,都是上帝的旨意。这个房间里有另一个男孩同样没手没脚,这并不是巧合。”
丹尼尔在听到尼克说话时开心地笑了起来,吸引住教堂里每个人的目光。当丹尼尔的父亲扶着他,让他直立地和尼克并排在一起时,底下所有的人都陷入沉默。这两个有着共同经历却年纪不同的人,他们彼此注视并相互微笑着。
教堂里渐渐出现了啜泣和吸鼻子的声音,许多人都低下了头。
尼克并不是一个脆弱的人,但当周围的人都涕泪纵横时,他也忍不住流下眼泪来。
演讲结束后,丹尼尔的妈妈派蒂过来抱住尼克,说自己仿佛走进未来,拥抱着已经长大的儿子。
“你一定不知道,我一直向上帝祷告,请他给我一个奇迹,让我知道他没有忘了我和我的儿子。”她说着,“你是奇迹,你就是我们的奇迹。”
那天晚上回到家,尼克一言不发,心里一直想着那个小男孩,尼克觉得自己必须做点儿什么。
尼克将此事告知了自己的父母,并希望父母能够给丹尼尔的父母一定的指引和帮助,因为自己的父母在没有任何指引的状况下经历了很多事,而这些经历也一定能帮到丹尼尔的家庭。
尼克为丹尼尔感到悲伤,然而他也明白,上帝把这个小男孩带给自己,是为了让自己减轻他的负担。当晚在梦中,上帝对尼克眨了眨眼,说:“看到没?我对你真的有所计划了!”
没有四肢的人生有多辛苦,尼克当然清楚,但尼克觉得自己的生命仍然具有可以与人分享的价值。一个人所缺乏的无法阻止他在这个世界引起一些改变。虽然尼克无法如愿改变这个世界太多,但在丹尼尔面前,尼克觉得自己就像一棵大树,相信自己能够给他的人生带来希望,并保护他一路前行。
有个人一生碌碌无为,穷困潦倒。一天夜里,他实在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就来到一处悬崖边,准备跳崖自尽。
自尽前,他号啕大哭,细数自己遭遇的种种失败和挫折。崖边岩石上生有一株低矮的树,听到这个人的种种经历,也不觉流下了眼泪。人见树流泪,就问道:“看你流泪,难道也同我有相似的不幸吗?”
树说:“我怕是这世界上最苦命的树了。你看我,生在这岩石的缝隙之间,食无土壤,渴无水源。环境恶劣,让我枝干不得伸展,形貌生得丑陋;根基浅薄,又使我风来欲坠,寒来欲僵。看我似坚强无比,其实我是生不如死呀。”
人与树同病相怜,说:“既然如此,为何还要苟活于世,不如随我一同赴死吧!”
树说:“我死倒是极其容易,但这崖边便再无其他的树了,所以不能死呀。”人不解。树接着说:“你看到我头上这个鸟巢没有?此巢为两只喜鹊所筑,一直以来,它们在这巢里栖息生活,繁衍后代。我要是不在了,那两只喜鹊怎么办呢?”
人听罢,忽有所悟,从悬崖边退了回去。
其实,每个人都不只是为自己而活。再渺小,对有的人来说也是一棵依傍的树。


人生没有意义就没有希望,没有希望就没有信心。如果你能找到贡献一己之力的方式,就能找到生命的意义,接着希望与信心自然会来到,并陪伴你走向未来。




像尼克一样游泳





一年后,尼克一家人移民美国。刚一到加利福尼亚州,尼克就和父母一起去丹尼尔家拜访。鲍里斯夫妇花了好几个小时的时间跟他的父母聊天,交流彼此的生活经验,也提到丹尼尔未来会碰到的事,以及过往他们是怎么处理的。
丹尼尔的父母说,他还没有一辆像尼克一样的特质轮椅,因为医生觉得他还不具备操作轮椅的条件。
“怎么会?”尼克问,“我也是在丹尼尔这个年纪就开始自己操作轮椅啊。”
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尼克跳下轮椅,让丹尼尔上来。他的小左脚恰好能配合那支操纵杆。他非常喜欢这个轮椅,没过多久就能操作自如了。
因为有尼克等人在那里,丹尼尔才有机会向他父母证明自己可以操作轮椅。能够为丹尼尔带路,尼克心中有说不出的激动。
此后两家人建立了深厚的感情,礼物也在不断送出。后来他们又去拜访丹尼尔一家人时,丹尼尔的父母正在为丹尼尔洗澡的事忧虑。他们担心丹尼尔会因为没手没脚浮不起来,而溺死在浴缸里。
鲍里斯告诉丹尼尔的父母,当尼克还是个婴儿时,他们在帮尼克洗澡时会非常小心;但是等尼克大一点,他们就在水中轻柔地托住尼克,让尼克自己浮起来。久而久之,尼克发现自己只要在肺里保留一些空气,就能很轻易地浮在水面上。尼克甚至学会利用小左脚帮助自己在水中前进,就像推进器一样。后来,尼克变成了一个看到游泳池就要跳进去的游泳狂,鲍里斯夫妇吓傻了。
不久后,丹尼尔学会了说话,他最先说出的几句话之一就是:“像尼克一样游泳!”这让尼克一家兴奋异常。丹尼尔从自己的经验中受益,赋予了尼克的生命更深刻的意义。尼克觉得,就算自己的故事没有打动其他任何人,但有了丹尼尔这一句“像尼克一样游泳”,也足以让他人生所经历的一切苦难变得值得。
当你奉献出自己,会得到最大的回报。这表示要去改善别人的生活、参与某件无私的事、创造正向的改变。就算是一个如尼克般残缺的人,也可以产生影响力。当你帮别人走向成功的时候,其实也是帮了你自己。
一艘货轮在烟波浩淼的大西洋上行驶。一个在船尾搞勤杂的黑人小孩不慎掉进了波涛滚滚的大西洋。孩子大喊救命,无奈风大浪急,船上的人谁也没有听见,他眼睁睁地看着货轮拖着浪花越走越远……
求生的本能使孩子在冰冷的海水里拼命地游,他用尽全身的力气挥动着瘦小的双臂,努力使头伸出水面,睁大眼睛盯着货轮远去的方向。
船越走越远,船身越来越小,到后来,什么都看不见了,只剩下一望无际的汪洋。孩子的力气也快用完了,实在游不动了,他觉得自己要沉下去了。放弃吧,他对自己说。这时候,他想起老船长那慈祥的脸和友善的眼神。不,船长知道我掉进海里后,一定会来救我的!想到这里,孩子鼓足勇气用生命的最后力气又朝前游去……
船长终于发现那黑人孩子失踪了,当他断定孩子是掉进海里后,下令返航,回去找。这时,有人规劝:“这么长时间了,就是没有被淹死,也让鲨鱼吃了……”船长犹豫了一下,还是决定回去找。又有人说:“为一个黑人孩子,值得吗?”船长大喝一声:“住嘴!”
终于,在那孩子就要沉下去的最后一刻,船长赶到了,救起了孩子。
当孩子苏醒过来之后,跪在地上感谢船长的救命之恩时,船长扶起孩子问:
“孩子,你怎么能坚持这么长时间?”
孩子回答:“我知道您会来救我的,一定会的!”
“你怎么知道我一定会来救你?”
“因为我知道您是那样的人!”
听到这里,白发苍苍的船长“扑通”一声跪在黑人孩子面前,泪流满面:“孩子。不是我救了你,而是你救了我啊!我为我在那一刻的犹豫而感到耻辱……”
一个人能被他人相信也是一种幸福。他人在绝望时想起你,相信你会给予拯救更是一种幸福。


曾经有人采访奥斯特洛夫斯基,“难道你一次也没有想到自己失去了幸福,没有想到永远不能看东西、不能走路,而感到失望吗?”奥斯特洛夫斯基却说“幸福是多方面的,我很幸福。创作产生了无比惊人的快乐,而我感觉出自己的手也在为我们大家共同创造的美丽楼房——社会主义——砌着砖块,这样,我个人的悲痛便消除了。” 
由此看来,幸福大厦的基石,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满足,还有更重要的精神——对别人的无私奉献的满足。






我的美就在于我的“不同”





尼克在澳大利亚遇到一位盲人小女孩,他们一起参加一项叫做“乐跑”的活动,为贫穷的孩子募集医疗设备。这个女孩大约五岁,活动结束后,她妈妈介绍尼克跟她认识,并向她解释尼克生来没有手和脚。
盲人小女孩对尼克很感兴趣,她要求触碰尼克的身体,好了解没有四肢是什么样子。尼克当然不介意。那女孩很兴奋,从尼克的肩膀摸起,一直摸到尼克的小左脚。小女孩的反应很有趣。当她碰到尼克空荡荡的肩窝和奇怪的小左脚时,显得很平静;然后,当她把手放到尼克脸上时,她尖叫起来!
“怎么了,我长太帅吓到你了吗?”尼克笑着问道。
“不是!你怎么都是毛?你是狼吗?”
小女孩从来没摸过络腮胡子,所以摸到尼克的胡子时,她吓坏了。对于什么叫魅力,小女孩有自己独特的想法——尼克的胡子显然不够有魅力。
精神病学家兼作家伊丽莎白?库伯勒?罗斯说过:“人好像彩绘玻璃窗,当外头有阳光时,玻璃窗看来闪闪发光;然而一旦黑夜来临,只有从里面发光,它真正的美才能显露出来。”
有个叫克莉丝蒂的女孩在看完尼克的DVD之后,写信给尼克:“你让我明白,如果不爱自己,别人爱你又有何意义!我大约一年前见过你,这是第二次,我觉得应该让你知道你对我的影响。你教会我要为自己站起来、要爱自己本来的样子、要照我想要的方式生活……现在,我对自己的感受已经改变了,男友也注意到我的大转变,他非常感谢你。以前他一直很怕我有一天会做傻事,杀了我自己。但现在我已经改变了,人生快乐很多了!”
尼克认为自己的美就在于“不同”,因为自己就是跟人家不一样。在人群中,尼克站起来可能不够高,但肯定很醒目。
无论大人小孩,第一次看到尼克都会有一些很奇怪的反应。小孩子会认为尼克是从另外一个星球来的,或者是某种怪兽;青少年的思想比较天马行空,认为尼克一定是出过车祸或者被人砍断了手脚;大人也会有种种奇怪的结论,常常怀疑尼克是人形模特儿或玩偶。
有一次尼克去加拿大拜访亲友,他们邀请尼克去进行万圣节的“不给糖就捣蛋”活动,并找来一个很大的恐怖老人面具,套在尼克的整个身体上,然后抱着他挨家挨户去拜访。一开始并没引起什么反应,后来他们发现原来大部分人都以为尼克不是“真的人”。有一位女士把一个棒棒糖塞进尼克的袋子里,尼克忽然跟她说:“谢谢!不给糖就捣蛋!”结果把那女士吓得不轻,往后跳开。
“里面有个小孩吗?”她大叫,“我还以为你们带的是个洋娃娃!”
“嗯,我是很可爱啦。”尼克心想。
要治愈自怜和受害者情结,唯一有效的方法就是爱自己、接纳自己。毒品、酒精和糜烂的性生活只能给人暂时的解放,最后带来的是更大的痛苦。当尼克将自己视为上帝的孩子,并且是他计划中的一部分时,他的生活彻底改变了。也许很多人都不信基督,但我们总能够相信,每个人来到地球上走一趟,总是有自己的目的和价值的。
尼克深信自己是有魅力的,特别是自己的眼睛,灵动而漂亮,初中时一个女生说他的眼睛好看,这让他高兴了好几天。渐渐长大后尼克才明白,美真的是由旁观者决定的,而且外在美可以通过后天的思想信念而改变。
尼克常常在演讲中说:“不要执著于自己的不完美、失败或错误,而是要把焦点放在你所领受的祝福,以及你可以作出的贡献,无论贡献的是才华、知识、智慧、创意、勤奋,还是一个滋养人心的灵魂。你不必为了达到别人的期望而活:你可以定义自己的完美。”
人无完人,缺憾是完美的孪生姐妹。没有缺憾,便无所谓完美。缺憾能给予完美以审美的补偿,能给予完美以意义的充实和诠释。
一位挑水夫有两个水桶,分别吊在扁担的两头,其中一个水桶有裂缝,另一个则完好无缺。在每趟长途的挑运之后,完好无缺的水桶总是能将满满一桶水从溪边送到主人家中,但是有裂缝的水桶到达主人家时,却只剩下半桶水。
两年来,挑水夫就这样每天挑一桶半的水到主人家。当然,好水桶对自己能够送满整桶水感到很自豪。破水桶呢,对于自己的缺陷则非常羞愧,它为只能负起一半的责任,感到非常难过。
饱尝了两年失败的苦楚,破水桶终于忍不住,在小溪旁对挑水夫说:“我很惭愧,必须向你道歉。”“为什么呢?”挑水夫问道,“你为什么觉得惭愧?”“过去两年,因为从我这边一路漏水,我只能送半桶水到你主人家,我的缺陷,使你做了全部的工作,却只收到一半的成果。”破水桶说。挑水夫为破水桶感到难过,他充满爱心地说:“我们回主人家的路上,我要你留意路旁盛开的花朵。”
果真,他们走在山坡上,破水桶眼前一亮,看到缤纷的花朵,开满路的一旁,沐浴在温暖的阳光之下,这景象使它开心了很多!但是,走到小路的尽头,它又难受了,因为一半的水又在路上漏掉了!破水桶再次向挑水夫道歉。挑水夫温和地说:“你有没有注意到小路两旁,只有你的那一边有花,好水桶的那一边却没有花呢?我明白你有缺陷,因此我善加利用,在你那边的路旁撒了花种,每当我从溪边挑水过来,你就一路替我浇了花!两年来,这些美丽的花朵装饰了主人的餐桌。如果你不是这个样子,主人的桌上也没有这么好看的花朵了!”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我们一定要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问题。这样,也许能从缺点处看出优点来,从劣势处寻出优势来。
破水桶是用来盛水的,漏水是它的致命弱点。但是路边的野花因破水桶的残破而缤纷绽放,主人的餐桌因水桶的残破而美丽芬芳。在生活中,好与坏,优点和缺点是可以转化的,当我们发现了自己的缺点时与其自责,不如改变思维的角度和方式,也许我们会有新的感受和发现。


凋零的花朵是令人遗憾的,然而它却可以融入泥土滋润万物;断翅的鸟儿是令人遗憾的,然而它却可以唱出动人的音符;失聪的贝多芬是令人遗憾的,然而《第七交响乐》却令人震撼;断臂的维纳斯是令人遗憾的,然而她的美却可以让全世界惊叹。这就像人的一生,不会平平坦坦,总会有些不如意,但这并不影响生命的光彩。没有缺憾的人生是不完美的人生,这句看似矛盾的话却道出了千古真理。








“如果我有……就会很快乐”是个大骗局





心理学家卡拉?巴克博士在她的《赫芬顿邮报》的文章上写道:“尼克让我们知道,即使面临几乎世上所有人都觉得无力的处境,还是可能利用这样的处境唤醒心灵、激励他人。尼克是个英雄,在大多数人都看不到出路时,他却找到了机会。”
尼克从小就知道,如果一直为自己没有的东西生气,或是为自己做不到的事情沮丧,只会让大家对他敬而远之。但当尼克开始找机会为别人服务时,大家都被他的光环吸引。每次去演讲、参加活动或者拜访新地方,尼克都会遇到许多人、认识新的机构,并搜集到将来有一天会为他打开新机会的资讯。
尼克认为,“如果我有……就会很快乐”是个大骗局。如果你只在物质上寻找快乐,那么东西再多也不够。豪宅、跑车、一望无际的农场……这些都没法让一个人获得真正意义上的满足。
生命的重点不是拥有,而是存在,你可以用钱能买到的所有东西把自己团团围住,但你依然会是最可悲的人。不要把注意力全部放在物质上,要看看生命的所有层面,向内观看。
穷人都爱做变成有钱人的梦。有间破茅草屋里的穷汉子,就正在做这样的梦。
他自言自语地说:“有钱不用,不就跟没钱一样吗?我要是发了大财,我就痛痛快快地用,用不掉通通送给穷人。”
突然,一个人从茅草屋破缝里像烟一样地挤进来。
这个人叫道:“说得好呀!我帮你做个富翁。”他递给穷人一个钱包,“拿着,送给你的!别看钱包里只有一块金币,但你拿出来后,钱包里又会出现一块,总也拿不完。拼命地拿吧,你会成为最有钱的人。”
穷人傻了,接过钱包,不知该怎么办。
“拿金币呀,傻瓜!”那人叫道,“记住,你必须先把钱包丢进河里,然后才能用这些钱!”说完,他消失了,像一阵烟一样。
穷人哆哆嗦嗦地开始从钱包里取金币,真的,拿出一块来,钱包里就又有一块,总也拿不完。他高兴地喊:“万岁!我有钱啦!”
他自己计划起来:要买食物、衣服、带花园的别墅、车子、马……这要用很多钱。
每天,他省吃俭用,忙着从钱包里掏金币。掏出来的金币不敢用,因为他还没有把钱包丢进河里呢。一想到要丢掉钱包,他心里就难过得要命,他想:“这可是用不完的金库啊,怎么能丢掉呢?”
每次他来到河边,都会望着河水发愁。然后,又回家掏金币了。
他逐渐衰老,越来越虚弱,他没钱买食物,因为他舍不得把钱包扔进河里。最后,他捏着钱包死了,尸体旁堆放着900万块金币!
很多的哲理小品在告诫我们,有钱不一定是好事,有钱不一定快乐;也有仁者智者在启发我们,没有钱不一定不幸福,不快乐。快乐只是一种心情,跟金钱无关。
过去有个大富翁,家有良田万顷,身边妻妾成群,可日子过得并不开心。挨着他家高墙的外面,住着一户穷铁匠,夫妻俩整天有说有笑,日子过得很开心。
一天,富翁小老婆听见隔壁夫妻俩唱歌,便对富翁说:“我们虽然有万贯家产,还不如穷铁匠开心呢?”富翁想了想笑着说:“我能叫他们明天唱不出声来!”于是拿了两根金条,从墙头上扔过去。铁匠夫妻俩第二天打扫院子时发现不明不白的两根金条,心里又高兴又紧张。为了这两根来历不明的金条,他们连铁匠炉子上的活计也丢下不干了。男的说:“咱们用金条置些好田地。”女的说:“不行!金条让人发现,会怀疑是我们偷来的。”男的说:“你先把金条藏在炕洞里。”女的摇摇头说:“藏在炕洞里会叫贼偷去。”他俩商量来,讨论去,谁也想不出好办法。
从此,夫妻俩吃饭不香,觉也睡不安稳,当然再也听不到他俩的欢笑和歌声了。富翁对他的小老婆说:“你看,他们不再说笑,不再唱歌了吧!办法就这么简单。”
时下,人们成天名缰利锁缠身,何有快乐?成天陷入你争我夺的境地,快乐从何而言?成天心事重重,阴霾不开,快乐又在哪里?成天小肚鸡肠,心胸如豆,无法开豁,快乐又何处去寻?
因此,“放下就是快乐”是一味开心果,是一味解烦丹,是一道欢喜禅。只要你心无挂念,什么都看得开、放得下,何愁没有快乐的春莺在啼鸣,何愁没有快乐的泉溪在歌唱,何愁没有快乐的鲜花在绽放。
人来到世间本来就是来体验的,每个人的财富地位或许有高低之分,但对快乐和幸福的体会并没有高低之别。只是有钱人的快乐比较复杂,穷人的快乐比较单纯,就只是这点儿差别。同时拥有几个男人或女人,并不会比单纯的一个人还幸福。
当你快乐时,悲伤便在一旁窥视;而当你痛苦时,那随之而来的就是欢乐。到了最后,你会发觉,每一样都配得好好的,每一种痛苦与快乐,每一样你所得到的和失去的,好的与坏的,到了最后,你仔细去算算看,加加减减之后,那个数字将会是一样的。
或许有人早一点儿得到,有些人晚一点儿得到;有人先失去,有人后失去,但那个总数将会一样。你曾经有多少快乐,当你失去时就会有多少悲伤。到了死亡时每件事都会变成一样。
死亡会让一切都变得公平,在死亡当中,没有富人或穷人之分,不会说有钱人死得比较舒服,穷人死得比较痛苦。死亡会显露全部,它一直都是十。有人得到十分,到他离开的时候,他就必须失去十分,那将是“十分的痛苦”,这是绝对公平的。
有人得到三,有人得到七;得到三的,只要三分幸福,就可以得到七分快乐;得到七的,拥有七分幸福,却只能得到三分快乐;有人先得到,有人后得到,有人什么都没得到。
先得到的可能先失去,后得到的后失去,没得到的就不会失去。那个总数是一样的。所以,人生真的不必太计较,不必刻意去算计,只要去体验就好。


有人认为有钱人比较快乐,这是错的。一个穷人用几百块就能得到的快乐,等他有钱后,可能要花几万块,甚至几十万块才能得到同等的快乐。当你口味越重,那些东西的口感就越差;当你钱越多,那些钱的价值就越小;当你肚子很饿的时候,给你一个馒头那是美味,但当你吃了五个馒头,你就会食不知味。




展开
目录
序 言 / 001

第一章 希望的使者

你的孩子有海豹肢症 / 002
破茧而出的美丽 / 006
能拯救你的人,只能是你自己 / 010
喜欢上我的“小鸡腿” / 014
没有翅膀的独角兽 / 017
用脚趾钓鱼,险被鱼拉下水 / 021
打败那个有手有脚的巨人 / 024

第二章 如果没有奇迹,就去创造一个

那个时候,我被绝望横扫 / 030
差点儿把自己淹死在浴缸里 / 033
第一个用脚趾打字的人 / 036
尝试去做每一件事 / 039
想开了就是天堂,想不开就是地狱 / 044
打包自己,移民美国 / 047
随时、随性、随缘、随喜 / 050
借用一下你的手 / 054

第三章 跌倒七次,爬起来八次

缺憾,让人生有无限的可能 / 058
我决定成为一名演说家 / 062
被拒绝52次 / 066
我很善于跟别人眼神接触 / 069
去失败吧 / 071
赞美上帝 / 075
找到自己最优秀的地方,哪怕只有一个 / 078
跌倒了又怎样,爬起来继续走 / 083

第四章 我苦,有人比我更苦

不要被南非的狮子吓倒 / 088
上帝给谁的都不会太多 / 092
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 / 096
垃圾城里的欢乐 / 100
态度决定高度 / 104
上天只会安排最好的结局,如果不好,说明还没到最后 / 107
总有一天,总有机会 / 110
和恐怖分子擦肩而过 / 115
印度尼西亚中国餐厅的奇遇 / 118

第五章 没手,没脚,没烦恼

上帝不会浪费时间 / 122
轮椅上的歌者 / 125
遇到二十年前的自己 / 130
像尼克一样游泳 / 133
我的美就在于我的“不同” / 136
“如果我有……就会很快乐”是个大骗局 / 140
行李柜里的手提小孩 / 144

第六章 我不需要手和脚,因为上帝背着我

被罗马尼亚的蚊子生吞了 / 150
南美飞机惊魂 / 154
来,给我个拥抱吧 / 157
乐观面对生活,死神都会怕你 / 161
可笑法则——绝对的可笑胜过绝对的无聊 / 165
不要老想着“如果……怎么办?” / 168
此路不通,前方转弯 / 172

第七章 我那幸福得不像话的人生体验

参演《蝴蝶马戏团》 / 176
眼盲摄影师的非凡视界 / 178
高空跳水——非一般的冒险 / 183
那个和我一起冲浪的独臂女孩 / 187
登上《冲浪客》杂志封面 / 190
深海探秘,差点儿变成“生鱼片”  / 193
用肩膀指挥乐队 / 198

第八章 “生命战士”中国行

情系四川,抚平灾区之殇 / 202
站在中国农业大学的讲台上 / 205
做客鲁豫有约,传递希望 / 207
走进西安,分享“半身奇迹” / 210

附 录

《会有更多》歌词 / 214
尼克?胡哲演讲稿 / 220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