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之颂》内容特色如下:
1.励志向上:
作者杏林子是正能量的化身,全身90%以上关节僵化,却能为社会、为广大读者带来福音,通过心灵的感悟,发出对生命热爱的赞颂。本书就是以热情讴歌生命,鼓舞在逆境中失去信心的人们重拾信心,突破自我。
2.内容丰富:
虽然行动不便,但杏林子刻苦学习、阅读丰富,从社会热点、典籍名著、自然环境到社会生活,书中无所不包,每一篇小文,都创满着张力,是当代浮躁社会那些迷茫的年轻人们正需要的指路灯,不但起到励志的作用,还能增大知识量。
3.思行链接:
作者主张心灵的感悟还要与实际的行动相结合,心中怀抱对生命的爱意也要表现在日常生活上来,要经常反思自己,鼓励自己,保持健康和生命的活力。实际上这本心灵之书,也是鼓励读者言行合一,通过感悟和行动来自己找寻信心和把握希望。
4.作者影响:
杏林子是台湾有名的励志人物,拥有大量的读者。其作品不但被收入台湾、香港中小学课本和侨校课本,在《读者文摘》中文版中也屡有出现。这对于面向中国大陆的读者受众,在推广方面亦有重大的促进作用。
5.畅销记录:
《生之颂》繁体版在台湾有着良好的畅销记录,此为首次中文简体字版出版,值得期待。
畅销突破10万本,杏林子的经典散文诗作品,中文简体字版首次出版。
与史铁生、海伦·凯勒、力克·胡哲一样,杏林子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生之颂》是杏林子献给父亲的七十岁生日礼物。她从病痛中来,却带给这个世界的喜乐、知足与盼望。书中分四章,共有五十篇精美散文,每一篇都附有对生命美好的真诚赞美诗,是她寄意璀璨生命的赞歌。
杏林子文笔优美隽永,又朴实可亲,书中诗词,读来朗朗上口,寓意深刻,且具有非常浓厚的博爱情节:
有一日,当我离去,且让我化作泥中的芬芳,
等候明春,作为第一朵出土的雏菊。
我知道,即使我一无所有,只要有爱,就能拥抱全世界。
且让我们以心香一瓣,垂天默祷,让我们能爱,也能被爱。
这一系列爱的福音发乎心,动乎情,蕴于意,感动无数读者,与她携手领略生命的真与善,爱和美,歌颂人间的至爱。
云的故事
去年夏天,我的情绪一度陷入最低潮,加上坐骨关节剧痛,整整有三个月时间几乎什么事都不想做。
一天傍晚,我独坐窗前,看到夕阳在山边染成一片艳红,青翠的山岗蒙上一层似雾非雾的薄暮,一声清脆的鸟啼自林中拔声而起。忽然,我心中一动:天这样高,地这样阔,我那一点小小的苦恼算得了什么呢?在我们一生中,总免不了因为一些打击而消沉、一些失败而灰心,或是人事干扰、事业不顺、感情挫伤、身体病痛等,在在都令人心力交瘁,万念俱灰!
这时,我们不妨把眼光从身边挪开,把我们的心投入大自然吧!
看看大海的辽阔,潮汐涨落;看看蓝天白云,平畴绿野,还有那小桥流水,鸟唱虫鸣。这个世界处处都表现了生命交替滋长的痕迹,充满了和谐之美!
虽然,洪水会淹没小溪,暴雨会摧残花木,乌云会掩盖天空,怒潮会冲毁沙滩。然而,当这一切过去,小溪仍然宛转,花木仍然扶疏,天空仍然蔚蓝,沙滩仍然平滑光洁。那些破坏斲丧都已了无踪影,没有谁真正受到了伤害。
南太平洋的一个小岛,曾经毁于火山爆发。当时,火山的熔岩像炽热的铁浆一样滚滚而下,覆满全岛。岛上不仅鸟兽绝迹,甚至寸草不生。大家都说,这个岛已经“死”了。
可是,在一年之后,生物学家无意中在岛上发现了一朵小野花。也不知是海潮漂来的种子,还是飞鸟经过遗下的,总之,它就在坚硬的石灰岩层上扎了根,艰难地开了一朵小花,给这个焦敝的小岛带来一线生机。随后,仅仅几年的工夫,这座小岛重又花香遍地,绿草如茵,再次成为海鸟与小动物的乐园。
人也是一样,有时你以为自己走入绝境,然而,等时过境迁,你会发现许多事往往不如当初想象的那么严重,只要我们不把自己圈禁在回忆的泥沼中,让懊恼、悔恨、愤怒不断折磨自己,我们总会脱出困境的。
张秀亚女士曾在《北窗下》一书中写道:“当你烦恼时,多看看云吧!云会告诉你,一切都会过去的。”是的,一切都会过去的。时间的巨轮总会辗过最崎岖的日子。
哦,主。
如果你把那张蓝纸给我,
我便以风做笔,云做墨,
挥洒自如。
有时写一笔于右任的草书,
有时画一幅张大千的泼墨;
有时我干脆偷一点太阳的汁,
合一些玫瑰的朱,
丁香的紫。
西天的傍晚,
大胆把它泼下,
濡染一片瑰丽。
哦,主。
如果你把山野间的风声、雨声,
残荷滴露声都给我,
我便用芦为笛,竹为箫,
大地为琴。
或吹一曲《高山流水》,
或弹一阕《雁落平沙》,
或奏一首梁在平的《春江风月夜》a。
若是还有鸟声啾啾,
虫声唧唧,
小溪鼓瑟般的叮当,
我便合成一首天籁,
呈现给你。
我的主啊!
若是你愿意,
就让我也化作油彩中的一滴,
音符中的一个,
将我生命的尊荣和华美,
在你眼前,
一展无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