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能量的化身,全身90%以上关节僵化,却能为社会、为广大读者带来福音。
她的每一篇小文,都创满着力量,是当代浮躁社会那些迷茫的年轻人们正需要的指路灯。
《生之歌》《生之颂》繁体版有着良好的畅销记录,此为首次中文简体字版出版。
畅销突破50万本,杏林子的经典作品
中文简体字版首次出版
与史铁生、海伦·凯勒、力克·胡哲一样,杏林子以一个身残志坚的柔弱女子的视角,告诫人们应珍惜生命,珍惜造物主赐予的一切。
《生之歌》是杏林子献给母亲的六十岁生日礼物。她希望借此书化小爱为大爱,鼓舞无数在黑暗中挣扎的心灵。书中百篇精致散文,如现代人的荒漠甘泉,长久安慰、激励了无数读者,并成为海内外各级学校指定课外教材,指引了人生的真善美,是许多人成长的良伴。
生命是一首歌,咏出诸天的奥秘。
一粒貌不惊人的种子,往往隐藏着一个花季的灿烂。
一条丑陋的毛虫,可能会蜕变为一只五色斑斓的彩蝶。
一个少不更事的婴儿,却足以包容一颗追寻真理、渴望美善的心。
《生之歌》每篇作品附有杏林子对生命的颂辞,每一篇文章都是一首至美的诗歌。
《生之歌》看一颗抵御病痛缠身的心,如何来歌颂对人间的至爱?除了感谢赋予生命的父母,并感谢这世界,让一切有苦难的人皆有所醒悟;让所有迷路的人可得到心灵的慰藉和安息。
缺陷的两面
那天,你由同学陪着来看我,向我诉说小儿麻痹症带给你的困扰与痛苦。
从小,行动上的限制使你无法和其他孩子一同嬉戏,长大后又由于体型上的不同,招来不少异样的眼光。从你那张年轻敏感的脸上,我可以看到你内心有着极大的挫败感,你耿耿于自己的缺陷,郁郁寡欢。
不错,人类惯以一个人的衣冠、容貌、财富、地位来衡量他的价值,但上帝却是以圣洁、慈爱、信实、公义作为评分的标准。我们所要追寻的是上帝天平上的分量以及他永恒旨意中的地位。因此,别人如何看你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对自己有什么样的认识。
其实,天下没有十全十美的人,谁没有缺陷呢?外体的缺陷不足以惧,可怕的是心灵上的残缺。
何况,如果因为缺陷而使你更珍惜生命,了解生命,发挥生命;如果有形的缺陷,足以帮助你追求一个更完美和理想的人生。那么,缺陷就不是诅咒,而是一种祝福了。
对一个成功的人来说,缺陷是一项得胜的荣耀;对那些躲在缺陷后面自怨自艾的人,缺陷永远是一个不幸的标志。
幸与不幸,全在你自己掌握。
母亲的馅饼
一位朋友从香港来台。母亲知道他是北方人,特地烙韭菜馅饼请他吃。
我们原以为他一定吃得很香、很高兴,谁知他捧着馅饼却泪流满面,无法下咽。他想起了他的母亲,想起了他母亲亲手做的馅饼。而今,他和母亲分开整整二十五年了,他到哪里再尝一口母亲的馅饼呢?
游子思亲的眼泪使我衷心恻然,也使我怵然一惊。我是随时可以吃到母亲亲手做的馅饼,然而,我几曾咀嚼出那馅饼的滋味?是否也要等到含泪怀念时才体会得出?
母亲,天下多么孤单的角色。孩子小时,懵懂无知,只会哭,只会吵;孩子大了,眼界广了,有了他自己的天地,自己的朋友,母亲的世界再也容不下他了。母亲的关怀往往变成唠叨,母亲的管教成了干涉。
母亲只有默默地把她的爱和进面里,把她的期盼包进馅里。哦,母亲,这是怎样的一种“馅饼”呢?
为什么天下总有流不尽的“子欲养而亲不待”的眼泪?为什么世上总有唱不完的“树欲静而风不止”的哀歌呢?
趁着母亲还在身边的时候,趁着我们还能享受到母亲的“馅饼”的时候,让我们多多珍惜,多多把握吧!让我们含着泪对她说:“哦!妈妈,您的‘馅饼’真好吃,谢谢您!”
小蜘蛛
我的书桌上有一座弯月形的台灯。这两天,搬来一位新邻居,一只小蜘蛛在上面结网安家。
小蜘蛛实在小,只比大头针的顶端大那么一点点。小头小脚是透明的琥珀色,小肚子却如凝脂黄玉,小模样可爱极了。
一面小小的网,只有婴儿的手掌般大,脉络分明,玲珑精致。只可惜蜘蛛网过于纤弱,稍不小心就破了。一阵风,一个喷嚏就把它的网给吹跑了;还有,欧巴桑不注意抹布一扫,不当心书角一碰也破了;甚至一只大点的飞蛾都能把网给拉走……
反正也不知究竟破了多少回,但小家伙一点也不介意呢!织了又破,破了又织,整天就看见它在我的灯架上上上下下地忙碌着,惹得一家人都关心怜惜起它来。朋友上门,也赶快请来欣赏,“看,我们的小蜘蛛在织网呢!”
昨晚灯下,我和父亲两人聚精会神,兴趣盎然地看着小家伙织网,一开始,它像是个艺高胆大的高空飞人,用丝把自己从灯架的上端一次次荡下来,固定好四周的经度线;接着,又变成长跑健将,绕着架好的经度线一圈圈向内跑,几次看它缓下脚步,以为它跑不动了,不由暗暗替它发急,但它仍然坚持下去,直到整面网都织好。看它筋疲力尽一动也不能动的样子,真比跑了马拉松还累呢!
望着这面小小的蛛网,我在想,我们是否也学到一些什么呢?
放风筝的季节
秋高气爽,金风飒飒,正是放风筝的好季节。
哪一个孩子不放风筝呢?小时候,我们总是自己做风筝(不像现在可以买到现成的),最简单的风筝是那种菱形的,只需两根细竹篾,交叉成一个小小的十字,糊上纸,贴上长长的尾巴,找一个妈妈用剩的线轴,缠上一大捆收集而来的各色细绳麻线,就可以快快乐乐地玩一个下午了。
空旷的野地上,早已聚集了一大群放风筝的孩子,众家孩子各自互别苗头,看看谁家的风筝精致漂亮。有时候角度不平衡,刚一起飞就一个倒栽葱下来;有时候线不够结实,被别人的线一绞就断了,眼看着辛苦做成的风筝扬天而去,心中好不懊恼。
放风筝也得一点窍门,必须逆着风,托着它小跑几步,将手向上轻轻一抖,风筝就被风顶了起来,若是风势作美便可直上云霄,大有“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之势,看那一副翱翔云外的雄姿,自己的心仿佛也跟了上去。
放风筝在早先本寓有放晦气之意,将一些不如意、倒霉的事,借着风筝让它随风而去。这倒不纯然是迷信——试想,在原野上奔跑追逐,云阔天高,自然胸襟开阔,心中的郁结无形中就化解了。
放风筝不仅能陶情怡性,更能启发人争取向上之斗志。这种有益身心的游戏,也蕴含着人生的哲理。
勇敢地站起来
许多年前,我的健康情况一度好转,便到两处伤残机构做义务辅导员,两年的工作期间,辅导了将近一百个残障儿童,其中绝大部分是小儿麻痹患者。
我们教导孩子的第一项功课,就是如何照顾自己,学习自立。对于一个身体有缺陷的孩子,父母往往过于怜惜,百般呵护,反而养成了孩子怯懦依赖的心理。
一开始我们教他们穿铁鞋。先穿长袜,然后穿鞋,系鞋带,绑好铁条上的皮带。由于孩子们的腿失去作用,每一个动作对他们都困难万分。看他们吃力地抬着软弱的腿,一穿再穿,仍然无法把脚套进鞋子,有的急得大哭,有的气得发脾气,我们只有按捺着性子哄着、劝着、鼓励着,常常要教好几个礼拜他们才能学会。
接着是训练他们走路,走斜坡、走台阶;走平路,也走不平的路。孩子们常常跌倒,我们却很少搀扶他们,我们就是要训练他们自己跌倒自己爬起来的能力和观念。
有时候,看见他们摔痛了,仰着小脸,含泪地企求我们时,心中真是不忍,恨不得立刻拉他一把。但是不能,我们只有狠心说:“孩子,阿姨现在可以拉你起来,但有一天你在没有人的地方跌倒了,谁又拉你呢?”
世途坎坷,谁没有跌倒的时候?一个人跌倒了并不可耻,可耻的是他赖在地上不肯起来。孩子,让我们一起勇敢地站起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