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俾斯麦传 专著
0.00     定价 ¥ 39.8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仙霞新村街道图书馆
  • ISBN:
    9787556100200
  • 作      者:
    (德)艾密尔·鲁特维克著
  • 出 版 社 :
    湖南人民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4
收藏
编辑推荐
  

激励人心的奋斗传奇、惊心动魄的政坛谋略、波澜壮阔的统一历程 
  10年统一德意志,政治强人一手缔造世界强国 
  基辛格、摩根索、约瑟夫·奈、李鸿章等中外牛人推崇备至

展开
作者简介

  艾密尔·鲁特维克(1881—1948),德国作家, 20世纪最著名的传记文学作家,一生著述颇丰。其主要著作还有《拿破仑传》《威廉·霍亨索伦》《林肯》《兴登堡》《罗斯福:命运和权力的研究》《三幅画像:希特勒、墨索里尼、斯大林》等。
  他的作品注重描写人物曲折的心路历程,善于描写人物的多面性和复杂性。所写传记熔真实与想象、历史与现实于一炉,既能让读者近距离观察其笔下人物,又能让读者从传主身上获取面对纷繁复杂世界的应对良策。

 

  译者简介:
  文慧,1996年毕业于吉林省教育学院汉语言文学系,注重研究历史,关注社会发展以及人的心理发展与社会、历史的关系。曾执笔并组织翻译心理学著作《我并不疯狂,只是我不是你》。

展开
内容介绍

  俾斯麦凭借其“铁血政策”,先后发动了普鲁士和丹麦战争、普奥战争、普法战争,凭借其超强的政治手腕和外交才能,一手缔造了强大的德意志帝国。《俾斯麦传》对俾斯麦如何从一个破落的贵族公子成为帝国宰相,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充分展现了一个集政治家、外交家、奋斗家于一身的“铁血宰相”形象。

展开
精彩书摘

  14. 大权在握
  俾斯麦说:“当我用辞职吓唬时,老头子掉着眼泪说:‘如今连你都不搭理我了,我该如何是好?’”这些话是俾斯麦对素不相识的舒尔茨说的,他便是如此真实地描述自己跟君主之间的关系。当然,他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他要让所有的美国人都知道,君主不能离开他。为了达到他自己的目的,他不惜以牺牲君主的威严为代价。他对萨克森大使说道:“虽然我的主人知道责任为重,但他没有多深的学识,他的父亲觉得,只要他的长子受到了好的教育,那么就很令人满意了。基于此原因,一旦威廉国王碰到了重要的事情,便往往毫无主见可言。”俾斯麦曾经在一封私信中提到自己瞧不起所有部长,除了罗恩。君主跟俾斯麦发生矛盾冲突的时间,比友好共处的时间还要多,俾斯麦和太子之间的关系也是非常冷淡的。
  尽管俾斯麦和君主相处了很长一段时间,但君主难以跟俾斯麦相知,俾斯麦将成功强加于君主身上,因而将那个唯一能够限制其权力的人驯服了,尽管一开始他是君主驾驭的一匹马,然而如今他却变成了骑马的人。当提到“七周之战”的时候,他的理由十分之多,“那时,我尽心尽力,用靴子夹逼迫那匹赛跑的老马冒着危险跳起来”。在君主不听话时,俾斯麦通常会表演他那喜忧参半的戏剧,让君主同意他的辞职。1869年年初的那一次,他以要求君主将乌泽多姆的职位免去相要挟。他怀疑乌泽多姆能当他的后任——因为乌泽多姆是一名自由右工党(又名“规矩会”,是一个秘密组织),而且君主跟他有着密切的来往。
  “我仅有的一个遗憾便是:我没有足够的力量,没有足够健康的身体,不能办好陛下想让我做的一切事情……我要用所有的精力才做好我所负责的事情,就算我将我的精力全部用尽,还需要陛下能谅解我,让我的各种负担都得以减轻。为此我希望可以自己选助手,这就需要陛下对我怀有充分的信任,不过还需要让我自己来做。我的灰心是环境所赐,也就是说,为了公事而选择人才是非常慎重的事情,我为国家做事而奋斗,使得很多身居高位、有权有势的人憎恨我、讨厌我……陛下要体谅我这种弱点,因为我是为了陛下才这样的……我认为我不会活多久,我担心我的身体会如同老王一样。我本不应在和陛下谈论公事的时候谈及我那被疾病缠绕着的身体。”
  这番话简直就是一篇优秀作品!从他谈及的这件事当中,我们了解到,在送出这封信之前,他多次罢工,躲避着,不肯出来。之后,他将这封信呈递上去,在信里,他罗列了君主的所有过失。他提到,客观上是由于威廉偏听偏信,对他(俾斯麦)进行干预,使大家都不喜欢他。为此,他呕心沥血,担心不久便会患上疯病而死去,就像老王那样,只有一件事可以解放他,那便是让他自由地行动起来!
  这位贤明的君主害怕起来:“我怎么可能答应你的要求呢?与你共处是我最大的快乐,你怎么能因为一件事情跟我有分歧,然后就随便要辞职呢……你的名字在普鲁士的历史中被列在最高的位置,比任何一位政治家都要高。你是想离我而去吗?这绝对不可能办到!歇息与祷告会解决你所有的问题。你最诚信的朋友,威廉。”在这封信中,“朋友”二字下方被画上了三道线。终于,乌泽多姆被抛到江心了。君主免了其秘密会友的职,是非常为难他的。乌泽多姆丢了职位,君主用自己的私房钱对他进行了赔补。君主本来是很不愉快的,因此在第二封解释信中,他说:“我非常相信,就是你也不会希望我不去听那些人在关键时刻对我说的秘密。”君主说,自己与他一样劳累,问他自己是不是也应该放弃君主的职位,俾斯麦在一旁这么写道:“不应该!在3000万人当中,任何一个人都不愿意看到陛下您这么做,这是不需要证明的。如果一名大臣对陛下您说了证据确凿的话语,那么陛下就必须相信了!”君主首次用非常恭敬的字句签上“永远感谢你的威廉国王”。
  后来,俾斯麦跟太子相处得还不错。这次的胜仗使他俩之间的冲突有了缓和。腓特烈的自由派亲信敦克尔草拟了一篇宪法文稿,俾斯麦却没有采用它。民族自由党正竞争着大臣的席位,不过维多利亚王妃的脾气比她的丈夫的还要大,还要骄矜,她利用饭桌上闲谈之机对俾斯麦进行攻击——就如同是用“开玩笑式的温和腔调一般”。
  “俾斯麦伯爵,我看到,你的雄心壮志似乎是要当君主,如果不能当君主, 至少你也要当共和国大总统!”俾斯麦却十分郑重地回答道:“我不能当好一个共和党人,根据我的家风,我要当一名君主才可以在世界上立足,不过我感激上帝,我不同于一位君主,无须被迫用银盘子吃饭。兴许我的个人信念将不被完全继承。尽管我并不认为君主党将灭种,但许多君主会灭种的。如果没有新的君主,下一代就可以变为共和。”这里有三层意思,每层都像一根长矛般刺出去,最后一刺相当致命——因为他对太子妃说,她的丈夫根本没有君主所应具备的众多品质。
  如此天才的展现是一名天才外交家的特点——至此,日见其增多,只不过之后,人人都记载了俾斯麦说过的话。1848年,舒尔茨本是一名革命党,后来逃往美国,做过多种事业,20年过去后,他返回柏林,成了一名美国军长,他有很多偏见,他以私人身份不得不说自己反对俾斯麦。尽管他是个不甘卑躬屈膝的人,不过当遇到俾斯麦后,却不得不被他所折服。“他说话时滔滔不绝,精力很充沛,俏皮话很有趣,他让人大笑(有时他让人捧腹大笑,有时却犀利地讽刺人),他从幽默过渡至深邃的感觉,他希望自己有讲故事的本领。他那高昂的腔调外露了他的霸道性格。”俾斯麦邀请舒尔茨次日一起吃晚饭,别的客人都是让人厌恶的,直至别的客人都走后,俾斯麦将他留住,如今俾斯麦很温和地问了他包括美国情形在内的很多话。
  这位外交家具备很多外交家所特有的本事,装病便是其中之一。在某次阅操中,他说了这么一段能使离他不远的几十个人都听到的话:“我认为,生病是件让人伤心的事情,我不能吃,不能喝,不能笑,不能抽烟,不能做事,我的神经裂开了……我的额头后边失去了脑子,留下的只是一团糨糊。”他曾在君主党的某次聚会中对忠君的医生进行了一番耍弄。他告诉一个宪法教授,如果霍亨索伦曾经利用他们的势力反抗那些不听从命令的贵族,那么俾斯麦便会属于易北河左岸的部分贵族,跟他们一同攻打右岸的贵族,从而让他们屈服——不过这跟事实恰恰相反。
  有一次,一位斯图加特政客前来看望他,他便假装自己是一名民主党,谈论强迫征兵的益处,他说道:“我也是被我母亲宠坏的孩子,我不得不扛起枪来,有时候,我被迫在干草上睡觉,不过对我来说,这一切并不是没有好处的。当一个种田人说他的地位也曾经跟乡绅们差不多时,就连他自个儿也不相信这是真实的。在军队中竟然有如此多的人才,军官也得亲手办事。”当着这个来自符腾堡的人的面,他要将一层民主党色彩加在强迫征兵制上。实际上他并非一个被母亲宠坏的小孩,对于服兵役,他十分厌恶,而且他并没有睡在干草上过,唯一的经历是他在外出狩猎时,因玩闹而睡过。
  那时,罗恩曾经说:“他相信自己可以借着外交家的能言善辩和机智胜人一筹,这样他人便会服从于他。对于保守党,他谈保守主义,对于自由党,他谈自由主义,他利用这个方法让同事们甘愿自欺欺人,这些让我感到难过。他想不管是此刻还是未来,他都要使他人知道他无所不能,因为他认为,一旦自己退缩,他开始建起来的房子便会立刻倒塌,被世人所嘲笑。关于这点,他认识得挺好。试问,要想达到这样的目的,难道就一定得用这种办法吗?”罗恩是俾斯麦的好朋友,也是个拥有坚强意志的人,这句问话将罗恩内心深处的担忧表达了出来,罗恩看到自己用符咒请来的神,心里很惶恐。
  一方面,俾斯麦从自身的角度出发,对他说的每句话会产生何种效果(既包括当众,也包括私下里)进行精打细算,另一方面,他却不怎么留意名声,他一生都是这样。他对虚名没什么兴趣,因为他一直都很看淡名声。他计算自己说话的效果,是因为对他采用的相应的政策来讲,效果十分重要。他不好虚名,因此他觉得名声是件最让人厌恶的事,“不管到哪个车站,总会有很多人睁大眼睛盯着我,似乎我是个日本人。”他在维也纳公园时,大家都跑过来瞧他,“似乎我是一只新来的将在动物园内展览的河马”。他视头衔和徽章为可笑的东西。他删去了他的公文里的数种常用修饰词,丝毫没有遮掩他的作风。某次,他与其他两位大臣一起被召见,到达后,他问副官:“那俩骗子还没到啊?”在宫廷舞会上,他认为跳舞非常有趣,不过君主禁止王妃、公主和他共舞,还说:“大家都责备我干吗要派个轻浮人当宰相。”某次,他的红鹰大绶带掉在地上,他便让一名宫廷官员帮他挂上,当别人帮他挂上时,他摆出一副不耐烦的样子,指着一名王公说:“徽章大绶带应该是给这人挂的,我想他们一出生,皮肤就有引力,吸紧了徽章大绶带,让它不会掉下来。”
  《喧声报》将他描绘成一个猎人。他非常愤怒地对赫因罗厄说:“他们对我的政策进行攻击,我也就是一笑置之而已。打猎却非玩笑,打猎是十分严肃的!”他喜欢嘲笑官样的文笔,不管在哪儿(在议院,或在家,他都这样,更何况他很少在别处待着),他都摆出一种天生贵族的镇静。只有在面对亲人、秘书时,他才将其特别的地方显露出来,目的是让他们有将他这么多的特别之处告诉后人的机会。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闲人

1. 武士的后代

2. 逆子 

3. 狂放少年 

4. 涉世之初 

5. 不甘寂寞的小乡绅

6. 柏拉图恋情 

7. 初识未来妻子 

8. 订婚与信教

9. 投身政界 

10. 当选议员 

11. 解救国王 

12. 再次当选

13. 婚姻生活 

14. 外交官之路 

 

第二章 斗人

1. 大使生活 

2. 政治魔方 

3. 欧洲政坛新星 

4. 内心的渴望 

5. 摄政王威廉

6. 赴任彼得堡 

7. 仕途转折点 

8. 出使巴黎 

 

第三章 功臣

1. “铁血宰相”

2. 君臣之间 

3. 持不同政见者 

4. 奥地利受挫

5. 犹太人拉萨尔 

6. 什列斯维希-霍尔施坦问题 

7. 会见拿破仑三世

8. 遇刺 

9. 普奥战争 

10. 普奥议和 

11. 君臣新一轮斗争

12. 新德意志宪法 

13. 遏制法兰西 

14. 大权在握

15. 瓦森别墅 

16. 挑起普法战火 

17. 大赢家

18. 腓特烈太子 

19. 参谋总长毛奇 

20. 成立德意志帝国 

 

第四章 执政

1. 帝国议会

2. 颁布“五月法令” 

3. 挥舞惩戒之杖 

4. 众矢之的

5. 阿尼姆案件 

6. 战友罗恩 

7. 奥古斯塔皇后 

8. 独裁者

9. 是超人还是骗子 

10. 夫里特利士鲁新居 

11. 爱犬之死

12. 儿子的婚事 

13. 三国联盟 

14. 柏林会议 

15. 与奥地利联盟

16. 左右逢源 

17. 好斗的老头子 

 

第五章 逐臣

1. 老皇帝逝世

2. 威廉二世 

3. 议会选举失败 

4. 君主震怒 

5. 被逐

6. 孤独晚景 

7. 怨恨与报复 

8. 撰写回忆录 

9. 斗士的风采

10.  政治预言

11. 最后的归宿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