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氏“仑语”100句
◎ 对20来岁的年轻人来说,重要的事情是:用理想来鼓舞自己,用时间来检验自己,用些许的成功来安慰自己。大家可能不知道,我也是80后。我有两个80后的头衔:一个是硕士毕业在80后——1984年;另一个是生于1880年后,所以我永远都是80后的新一代。
◎ 过去十年中,没有一个企业靠土地的储备竞争排在前面成了大爷,反倒有很多最后被套死了。这跟结婚一样,老婆多了不见得是个幸福的事。所以,土地多了也不一定赚钱。
◎ 地产商有三个发展阶段:地主加工头,厂长加资本家,导演加制片。后者是最高境界,如同张艺谋,乃不出钱只收费的开发商。
◎ 同样是跑步,村子里的狗蛋和奥运赛场上的刘翔有着本质的区别:狗蛋没有规则,撒开脚丫子随意跑;刘翔是在奥运场地按照田径竞技规则比赛。非上市公司就像狗蛋,缺乏统一的竞赛规则,也就无从比较成绩;上市公司就是刘翔,每一块肌肉的训练都要求是科学的,必须在公开的、遵循规则的前提下创造成绩。
◎ 理想就是把墙上美人变成炕上媳妇。理想如同墙上的美人,不付诸于努力永远只能驻足观赏,只有把墙上的美人变成炕上的媳妇,生了孩子,才算是筑梦踏实。
◎ 大钱是生产资料,小钱是生活资料,想吃肉就吃肉,就是幸福;人类的很多痛苦都跟时间不自由有关,睡觉睡到自然醒,时间自我支配,就是幸福;角色和身份常让人不舒服,假如你不介意自己的角色和周围人对你的评价,而是有自己的是非标准,那么你就幸福了。
◎ 在不丹不需要谷歌,每一个人都是谷歌,因为每一个人都知道要去的方向。方向感就是价值观,一个好企业就是要让所有的员工有统一的价值观,这样员工会有归属感,行为会有统一的标准,因此企业管理的成本也会降低。
◎ 不论是坐在中央机关的办公室里居庙堂之高,还是戴着安全帽在建筑工地上处江湖之远,都是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男人一旦相信了这个,就和女人相信了爱情一样,拦都拦不住。
◎ 站在终点回望通向终点的道路,会有很多的感悟,如果能将死亡视为我们人生旅途中的同伴或导师,他会提醒我们,不要把现在该做的事情拖延到明天,帮助我们每天做得更好,而且充实。
◎ 人类历史由傻子创造。十个聪明人最先看到,于是就有十个聪明人挤进去竞争,原先看似容易的事,刹那间就变成最难的了。而被聪明人讥讽为“傻”的事,正因为聪明人和他的追随者都不愿加入进来竞争,反而变得容易起来。
◎ 挣钱、看钱、花钱这三件事在人一生中都会碰到,但所采取的方法却截然不同:有人创业挣钱,有人打工挣钱;有人靠储蓄看住钱,有人靠股票升值钱;有人花钱旅行,有人花钱购物,还有人花钱发展自己的爱好。人们对这三件事的不同选择必然对应非常不同的结果。
◎ 对男人来说,承认失败、主动收缩的决心是很难下的。而很多时候,男人张狂、征服的本性和想要成为一世英雄的虚荣心把事业的方向给误导了。所以对男人来说,承认失败是对自己的勇敢。
◎ 以主妇管理家庭的热情来管理企业,不能忘了并非只有花钱购物是主妇的特权,拍苍蝇与扫灰尘更是经常性的责任。
◎ 大家自觉做品牌有两种做法:一种天生就是斑马,另一种把白马画成斑马。万通需要变成一匹真正的斑马,即内在与外在的自然统一。所以,我们必须不断聚集和发挥内在的核心竞争力,有耐心,积极奋斗,这才是根本,而不是一味地包装,依靠夸大的媒体宣传。
◎ 金钱能买到物质上的财富和行动上的相对自由,却无法买到人心,有钱又有道德的人会得到尊重,有钱、有道德还有能力的人会得到追随。
◎ 奇正之术交相为用,一个人老是出奇,奇多了就成了邪,要以正合,以奇胜。
◎ 企业发展就如同山路爬坡,有多少上坡就有多少下坡,一时勇不等于一世勇,往往最后的赢家不是最开始跑得最快的企业,而恰恰是最能控制体力、控制速度的企业,因为匀速发展能让企业更稳健地发展。
◎ 男人事业发展四部曲:能人、英雄、伟人、圣人。越高级,越危险。
◎ 人的事业是个马拉松,在每一个弯道处,前后的次序都会有所变化,但最终跑到底的是最有毅力的人,而不是某一段跑得最快的人,最后的胜利正是跑得最有毅力而又不跑错方向的人。
◎ 现在的年轻人太相信聪明,相信取巧和走捷径,不太相信毅力;喜欢把大道理留给别人,把小道理留给自己。如果你能反过来,把大道理留给自己,把小道理留给别人,你试试看,你一定会了不起……大道理是经过几千年论证的,你以为你是个例外,这种可能性是微乎其微的。
◎ 只要按规程办事,无论谁驾驶汽车都可以正常行驶。万通不能是一个“马车”型企业——离了“车夫”,谁也驾驶不了。所以,我们要做成“汽车”型企业。
◎ 所谓起点公平就像运动会跑步,枪一响,大家都在一条起跑线,但有快有慢,要不刘翔也不能当冠军。强调起点公平暗含着终点上是有差距的、不公平的。邓小平讲让一部分先富起来,这句话讲的时候,起点是公平的,但今天看,所谓收入差距大,是在看跑的终点,一部分是先富起来,但是差距有些大。
◎ 人们对已获得的享受往往并不追究其背后的来由,不懂得感恩,对拥有的一切,也往往理亏心安,不知反省。一切看似自然而然的事,其实并不自然。心安的事到头来理一定不得。
◎ 从企业来说,作为一个领导人,眼中得要有神、有敬畏。人有敬畏,就有内省,就有自我约束,就会进步。就怕没敬畏,把自己当成神。
◎ 择高处立,就平处坐,向宽处行。做事情,眼光要高,战略角度要高,坚持理想,超越金钱,跳出自我,叫择高处立;做事情,心气儿不能太高,要照顾到周围,要跟大家很好地相处,互相沟通交流,这是就平处坐;有了这两方面基础,做事情就能左右逢源,方法、眼界、人脉越来越宽,就能达到向宽处行。
……
从95%走向5%的人生
创业是经常发生的事件,但创业成功却是小概率事件。冯仑认为,创业是一个人生选择的问题,你如果愿意为小概率事件的发生尝试冒险,那么你就选择了一种特别的人生。
现今社会上,一部分人在商业领域内所取得的成功给了人们极大的鼓舞。很多年轻人因此有了创业的想法,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实现自己的梦想。这是属于一批理想主义者的奋斗。当然,其中一部分人也正在为这件事情积极地做准备。不过冯仑认为,关于这个选择,人们还是要慎重为宜,要考虑清楚自己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子的。
事实上,冯仑想要告诉人们的是:想创业,又想安安稳稳地过日子,那是不可能的。他发现,现在年轻的一代,理想越来越丰富,但相对来说坚持性却越来越差。也就是说,大部分人比较缺乏毅力,很难在一件事情上坚持下来。还有一点就是,很多人对自己的想法并不十分坚定,做决定对他们来说是件很痛苦的事。
我之前遇到一个想创业的人,告诉我他现在在打工,一个月多少钱,如果创业的话,打工的收入就没有了,还有实际的问题就是房贷很紧张,要创业还差一点钱,也不一定能成功,但是很想做。问我怎么办?我说,回去做个梦,第二天问问自己想不想变成真的。如果想变成真的,那就什么都不要想了,赶紧去做吧!梦很有意思,通常过三分钟就说不清楚了,五分钟就忘了。如果你睡醒后,想五分钟以后还能说出来,这就一定是内心特别想做的事情,那你就做;如果五分钟之后忘了就老老实实过日子。
对于还在犹豫的人们来说,这个办法虽然蠢了点,但十分有效。冯仑意有所指,当然不是真的让人去做梦,而是在告诫人们思虑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现在还是未来。就像上面提到的这个人,他如果选择创业,就必须放弃眼前的经济保障。创业这个决定不会很难,但也绝不容易。
人大体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成功者,一种是平庸者。除了成就不同,他们之间最大的区别体现在数量上。前者只占5%,而后者则高达95%。事实上,这一比例差异并不是人为的,而主要是社会分配的一种结果。也就是说,这几乎是一条不可扭转的社会规律。可见,人们要从95%里面挤进这有限的5%里将面临怎样的压力。
众所周知,人们不是有所付出就能得到相应的回报,有时还需要他们放弃一些东西。而创业对于人们来说,就相当于放弃现在要未来,这是想要成为5%的人必须付出的代价。而这个过程中,人们将面临同过去不一样的人生和许多未知的挑战。冯仑以为,这个不一样就是以不确定的方式在不确定的环境下寻找确定的结论,这个结论就是成功。
冯仑当初下海经商的时候也遇到了这个问题。他想要做生意,就必须放弃以前在学校读书时和在机关工作时的生活方式,也可以理解为过去一成不变的人生。但这件事情他确实想做,所以他选择放弃。他的这个决定让父亲十分着急,也让很多人不能理解。试想一下他将面临的生活:生病了没有办法报销医药费,不能分到房子,党组织关系难以处理……所以,冯仑在当时做出的这个决定,完全可以说是脱离了人生正常的轨道。他的初衷也并不是为了赚钱,那个年代大概没有比在机关工作能有更稳定的经济收入了。事实上,他所追求的是一种全新的活法。
所以,冯仑也说:“创业就是折腾。”他十分清楚,选择创业就是选择一种折腾的生活方式。除了折腾自己,创业者们可能还要连累到家人和朋友。因为一旦选择了创业,生活和工作的界限就开始变得模糊。人们每天奔走劳碌,要“当孙子、赔笑脸、跑折腿,不断把自己放到卑微”……总之,这样的生活很辛苦,还要牺牲很多东西。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