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患者怎样稳定血压》:
·十六、高血压病要坚持四个定期检查
高血压病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往往被要求做一些常规检查,目的是为了明确引起血压异常升高的病因,鉴别原发性与继发性高血压;明确高血压病情的严重程度;明确是否存在并发症(如高脂血症、糖尿病、痛风等),以及心、脑、肾并发症(如冠心病、脑卒中、肾功能不全等)。为此,高血压病患者应做下列常规检查。
1.定期测血压据统计,40岁以上者高血压病发病率比40岁以下者高3倍。有以下情况的人每年至少测4次血压:有高血压病家族史者;每天食盐量超过10克以上者;超过标准体重20%者;有吸烟史,每天吸20支以上,超过1年者;经常饮高度白酒,每天100毫升以上者;经常接触噪声、镉等有害因素者;连续口服避孕药物1年以上者。
2.定期查服底眼底检查是高血压病最常用的检诊方法之一,主要目的是了解小动脉病损情况,以便对高血压病患者分级。例如,视网膜小动脉普遍或局部狭窄,表示小动脉中度受损;视网膜出血或渗血,或发生视盘水肿,表示血管损伤程度严重。总之,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能反映高血压病的严重程度及客观反映周身小血管病变的损伤程度,眼底检查对临床诊断、治疗及估计预后帮助很大。
3.定期查心脏高血压对心脏的损害主要为心肌肥厚和冠状动脉改变。高血压病的预后与所并发的心脏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高血压心脏病的主要治疗目标是逆转心肌肥大及冠状动脉的病变。资料显示,75%的心力衰竭是由高血压心脏病所致,因此高血压病患者应常检查心脏的情况。
心脏彩色超声检查是目前较能全面反映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有效方法,是医院最常用的检查之一。此外,心电图、X线胸片,以及心脏CT、心脏核素扫描等检测的目的也是确定高血压病患者的心脏功能状况,并判断是否有心脏肥大,是否存在心肌损伤或合并冠心病等。最为方便的检查就是心电图,因为高血压对心脏的影响可在心电图上表现出来。血压高表示心脏的后负荷增加,长期反复的后负荷增加,可导致心肌肥大、心肌劳损。高血压常见的心电图改变有:
(1)心电轴改变:约65%的患者有电轴左偏,原因是肥厚的心肌纤维化损伤了左束支的前分支及心脏转位的缘故。
(2)QRS间期改变:可以出现延长。正常者为0.06~0.08秒,高血压者可达0.10~0.11秒。
(3)左心室肥大及左心室高电压:此是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心电图改变。
(4)心肌损伤的改变:出现某些导联ST段的下降和T波倒置等,考虑有心肌受损。如既有左室高电压,又有心肌损伤,则诊断为左心室肥厚、劳损,多与高血压有关。
(5)左心房负担加重:心电图显示P波增宽、切迹等表现,说明高血压已累及了左心房。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