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中国印度之智慧 , 中国的智慧 专著 = The wisdom of China and india , The wisdom of China
0.00     定价 ¥ 39.8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虹口区图书馆
  • ISBN:
    9787540477134
  • 作      者:
    林语堂著
  • 出 版 社 :
    湖南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作者简介

林语堂(1895—1976),一代国学大师,曾多次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的中国作家。著有《生活的艺术》《吾国与吾民》《京华烟云》等,并将孔孟老庄哲学和陶渊明、李白、苏东坡、曹雪芹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一位以英文书写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

展开
内容介绍

《中国印度之智慧》撷取了印度、中国文化中颇为精髓和深刻的内容,全书共分两册。《印度的智慧》通过对印度文学、哲学、宗教信仰的展示,让人们一窥印度思想的丰富性和本质精神。《中国的智慧》收录了中国哲学、文学和宗教等方面的代表作,生动全面地介绍了中国的传统文化。林语堂的文学天分和中英文造诣使本书视角独到、视野宽广,两个古老民族的文化积淀和文学述说汇集于此,激荡着读者的心灵。

展开
精彩书摘

芸,我想,是中国文学中最可爱的女人。她并非最美丽,因为这书的作者,她的丈夫,并没有这样推崇,但是谁能否认她是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她只是在我们朋友家中有时遇见有风韵的丽人,因与其夫伉俪情笃,令人尽绝倾慕之念。我们只觉得世上有这样的女人是一件可喜的事,只愿认她是朋友之妻,可以出入其家,可以不邀自来和她夫妇吃中饭;或者当她与她丈夫促膝畅谈书画文学乳腐卤瓜之时,你打瞌睡,她可以来放一条毛毯把你的脚腿盖上?也许古今各代都有这种女人,不过在芸身上,我们似乎看见这样贤达的美德特别齐全,一生中不可多得。你想谁不愿意和她夫妇,背着翁姑,偷往太湖,看她观玩洋洋万顷的湖水,而叹天地之宽,或者同她到万年桥去赏月?而且假使她生在英国,谁不愿意陪她去参观伦敦博物院,看她狂喜坠泪玩摩中世纪的彩金抄本?因此,我说她是中国文学及中国历史上(因为确有其人)一个最可爱的女人,并非故甚其辞。

她的一生,“事如春梦了无痕”,如东坡所云。要不是这书得偶然保存,我们今日还不知有这样一个女人生在世上,饱尝过闺房之乐与坎坷之愁。我现在把她的故事翻译出来,不过因为这故事应该叫世界知道;一方面以流传她的芳名,又一方面,因为我在这对两小无猜的夫妇的简朴的生活中,看他们追求美丽,看他们穷困潦倒,遭不如意事的折磨,受狡佞小人的欺负,同时一意求享浮生半日闲的清福,却又怕遭神明的忌恨。在这故事中,我仿佛看到中国处世哲学的精华,在两位恰巧成为夫妇的人的生平上表现出来。两位平常的雅人,在世上并没有特殊的建树,只是欣爱宇宙间的良辰美景,山林泉石,同几位知心友过他们恬淡自适的生活——蹭蹬不遂,而仍不改其乐。他们太驯良了,所以不会成功,因为他们两位胸怀旷达、淡泊名利、与世无争。而他们的遭父母放逐,也不能算他们的错,反而值得我们同情。这悲剧之原因,不过因为芸知书识字,因为她太爱美,以至于不懂得爱美有什么罪过。因她是识字的媳妇,所以她得替她的婆婆写信给在外想要娶妾的公公。而且她见了一位歌伎简直发痴,暗中替她的丈夫撮合娶为簉室,后来为强者所夺,因而生起大病。在这地方,我们看见她的爱美的天性与这现实的冲突——一种根本的,虽然是出于天真的冲突。这冲突在她于神诞之夜装扮男装,赴会观“花照”,也可看出。一个女人打扮男装或是倾心于一个歌伎是不道德吗?如果是,她全不晓得。她只思慕要看见、要知道人生世上的美丽景物,那些中国古代守礼的妇人向来所看不到的景物。也是由于这艺术上本无罪而道德上犯礼的衷怀,使她想要游遍天下名山——那些年轻守礼妇女不便访游,而她愿意留待“鬓斑”之时去访游的名山。但是这些山她没看到,因为她已经看见一位风流蕴藉的歌伎,而这已十分犯礼,足使她的公公认为她是情痴少妇,把她驱出家庭,而她从此半生须颠倒于穷困之中,没有清闲也没有钱可以享游山之乐了。

是否沈复,她的丈夫,把她描写过实?我觉得不然,读者读本书后必与我同意。他不曾存意粉饰芸或他自己的缺点。我们看见这书的作者自身也表示那种爱美、爱真的精神和那中国文化最特色的知足常乐、恬淡自适的天性。我不免暗想,这位平常的寒士是怎样一个人,能引起他太太这样纯洁的爱,而且能不负此爱,把它写成古今中外文学中最温柔细腻闺房之乐的记载。三白,三白,魂无恙否?他的祖坟在苏州郊外福寿山;倘使我们有幸,或者尚可找到。果能如愿,我想备点香花鲜果,供奉跪拜祷祝于这两位清魂之前,也没什么罪过。在他们坟前,我要低吟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 Ravel)的《帕凡舞曲》(Pavane),哀思凄楚,缠绵悱恻,而归于和美静娴;或是长啸马斯奈(Massenet)的《旋律》(Melodie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悠扬而不流于激越。因为在他们之前,我们的心气也谦和了,不是对伟大者,是对卑弱者起谦恭的敬畏。因为我相信淳朴恬适自甘的生活,是宇宙最美丽的东西。在我翻阅重读这本小册之时,每每不期然想到这安乐的问题。在未得安乐的人,求之而不可得,在已得安乐之人,又不知其来之所自。读了沈复的书每使我感到这安乐的奥妙,远超乎尘俗之压迫与人身之苦痛——这乐,我想,很像一个无罪下狱的人心地之泰然,也就是托尔斯泰在《复活》所微妙表现出的一种,是心灵已战胜肉身了。因为这个缘故,我想这对伉俪的生活是最悲惨而同时是最活泼快乐的生活——那种善处忧患的活泼快乐。这本书的原名是《浮生六记》(英译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其中只存四记(典出李白“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之句)。其体裁特别,以一自传的故事,兼谈生活艺术,闲情逸趣,山水景色,文评艺评等。现存的四记本系杨引传在冷摊上所发现,于1877年首先刊行。依书中自述,作者生于1763 年,而第四记之写作必在1808 年之后。杨的妹婿王韬(弢园),颇具文名,曾于幼时看见这书,所以这书在1810 至1830 年间当流行于姑苏。由管贻萼的诗士是怎样一个人,能引起他太太这样纯洁的爱,而且能不负此爱,把它写成古今中外文学中最温柔细腻闺房之乐的记载。三白,三白,魂无恙否?他的祖坟在苏州郊外福寿山;倘使我们有幸,或者尚可找到。果能如愿,我想备点香花鲜果,供奉跪拜祷祝于这两位清魂之前,也没什么罪过。在他们坟前,我要低吟莫里斯•拉威尔(Maurice Ravel)的《帕凡舞曲》(Pavane),哀思凄楚,缠绵悱恻,而归于和美静娴;或是长啸马斯奈(Massenet)的《旋律》(Melodie )如怨如慕,如泣如诉,悠扬而不流于激越。因为在他们之前,我们的心气也谦和了,不是对伟大者,是对卑弱者起谦恭的敬畏。因为我相信淳朴恬适自甘的生活,是宇宙最美丽的东西。在我翻阅重读这本小册之时,每每不期然想到这安乐的问题。在未得安乐的人,求之而不可得,在已得安乐之人,又不知其来之所自。读了沈复的书每使我感到这安乐的奥妙,远超乎尘俗之压迫与人身之苦痛——这安乐,我想,很像一个无罪下狱的人心地之泰然,也就是托尔斯泰在《复活》所微妙表现出的一种,是心灵已战胜肉身了。因为这个缘故,我想这对伉俪的生活是最悲惨而同时是最活泼快乐的生活——那种善处忧患的活泼快乐。

这本书的原名是《浮生六记》(英译Six Chapters of a Floating Life ),其中只存四记(典出李白“浮生若梦,为欢几何”之句)。其体裁特别,以一自传的故事,兼谈生活艺术,闲情逸趣,山水景色,文评艺评等。现存的四记本系杨引传在冷摊上所发现,于1877年首先刊行。依书中自述,作者生于1763 年,而第四记之写作必在1808 年之后。杨的妹婿王韬(弢园),颇具文名,曾于幼时看见这书,所以这书在1810 至1830 年间当流行于姑苏。由管贻萼的诗

及现存回目,我们知道第五章是记他在台湾的经历,而第六章是记作者对养生之道的感想。我在猜想,在苏州家藏或旧书铺一定还有一本全本,倘然有这福分,或可给我们发现。及现存回目,我们知道第五章是记他在台湾的经历,而第六章是记作者对养生之道的感想。我在猜想,在苏州家藏或旧书铺一定还有一本全本,倘然有这福分,或可给我们发现。


展开
目录

序 言


第一部分  中国的玄学

老子《道德经》 

序 言 

第一编 道的法则 

第二编 道的诠释 

玄学家和幽默大师庄子 

序 言 

逍遥游 

齐物论 

养生主 

人间世 

德充符 

大宗师 

骈 拇 

马 蹄 

胠 箧 

在 宥 

秋 水


第二部分  中国民主文献

《尚书》 

序 言 

尧 典 

大禹谟 

皋陶谟 

五子之歌 

汤 诰 

太 甲 

咸有一德 

说 命 

泰 誓 

金 縢 

召 诰 

秦 誓 

民主哲学家孟子

序 言 

《孟子》 

宗教大师墨子

序 言 

法 仪 

尚同下 

兼爱中 

兼爱下 

非攻上 

非攻中 

非攻下 

天志上 

天志中 

天志下 

非儒下 

耕 柱 

孔子格言《论语》 

序 言 

一、孔子本人及他人对孔子的描述 

二、孔子的情感世界与艺术世界 

三、谈话风格 

四、约翰逊风格 

五、谋略与智慧 

六、人文主义和仁 

七、君子与小人 

八、中庸作为理想的人格及孔子鄙夷的几种人 

九、为 政 

十、关于教育、礼仪和诗 

子思《中庸》

序 言 

一、中 和 

二、中 庸 

三、道无处不在 

四、人文主义标准 

五、模 式 

六、伦理与政治 

七、诚 身 

八、至诚者 

九、孔子颂词 

十、后 记 


第三部分  中国诗歌

中国诗歌 

序 言 

古代伟大抒情诗 

屈 原 

李 白 

孟姜女的传说 

尼姑思凡 


第四部分  中国人生活随笔

中国故事 

序 言 

二母争子 

缣之讼 

中国的灰姑娘 

倩娘的故事 

卖鬼者 

醉酒快哉 

无头好看 

两孝子千里寻父 

汉宫秘史 

《浮生六记》  

序 言 

闺房记乐 

闲情记趣 

坎坷记愁 

浪游记快 


第五部分  中国睿智与智慧

古代哲学家寓言 

序 言 

唾弃械者 

无为谓 

蕉鹿之讼 

忘 者 

季梁之医 

诚实的商丘开 

杞人忧天 

愚公移山 

两小儿辩日 

攫金者 

似窃者 

削足适履 

齐桓公亡冠 

舌存齿亡 

枭将东徙 

狐假虎威 

鹬蚌相争 

眇者不识日 

中国诗人家书 

序 言 

《板桥家书》 

鲁迅醒世语 

序 言 

鲁迅醒世语 

百句谚语 

序 言 

百句谚语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