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资治通鉴 专著
0.00     定价 ¥ 26.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虹口区图书馆
  • ISBN:
    9787500864820
  • 作      者:
    (北宋)司马光著
  • 出 版 社 :
    中国工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内容介绍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资治通鉴》特点:
  一、选目精当。入选这套文库的都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品,历经时间的积淀和考验。如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旨在培养优良家风、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之称的《颜氏家训》,等等。
  二、注重实用。这套文库收录的经典图书,参照了教育部颁发的作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核心内容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推荐阅读书目,并强化了全民阅读需求。
  三、这套文库所有收录图书,均依据版本进行了仔细校勘和认真编订,确保原文准确。同时,在校勘过程中,还对原编著者的笔误、录入错误予以订正。
  四、节选适宜。这套文库定位于普及读本,对于《史记》《战国策》《资治通鉴》《阅微草堂笔记》等卷帙浩繁的古籍,我们特邀专家团队作了精当节选,辑录了*精彩、具代表性、*为历代读者传诵的篇章,努力通过有限的篇幅传达不朽经典的精髓。
  五、注释精准。在这套文库的编辑过程中,我们注意精选古文中读者容易产生阅读障碍的文字进行了认真注释,并全部由学者进行审定,保证了学术严谨性和文字准确性,从而力求为读者排除阅读障碍,降低阅读难度。
  六、译文畅达。这套文库还邀请了长期从事汉语教学、具有丰富一线经验的专家,按照“信、达、雅”的标准,对译文进行了认真梳理,确保意思准确,行文畅达,文字优美,力求使读者在享受阅读的同时,感受到汉语之美。
  七、阅读方便。传统文化典籍中有大量古代的人名、地名等专有名词,在这套文库的译注过程中,我们还特意穿插了许多对文化典故、文化常识的解读,如古代制度、职官、服饰、器具、习俗等,力求帮助广大读者在欣赏传统文化经典的同时,增加古典常识,提升文化修养。
  八、插图精美。我们专门为这套文库选配了精美插图,以增加阅读之雅趣,提高本文库品位。这套文库插图笔法精细、图像生动、印制精美,较好地再现了书中描绘的各种历史文化信息。
展开
精彩书评
  ★当下国学热潮是时代发展的结果,中国人的生活越来越富足,物质生活达到了一定水平,人们对精神文化的渴求越来越强烈。一个民族除了要接受外来的先进东西,还要对本民族过去的东西有一种扬弃,糟粕要剔除,但是精华的部分更需要发扬。
  ——百家讲坛主讲人、著名历史学者 纪连海
  
  ★古人云“经史者,国学之根柢也”,故而,年轻人要多读经、史,也就是中国古代经典的哲学与史学。年轻人读书不是要博闻强记、掌握多少知识,而是要树立心中的根基、志趣,所以,要通过阅读国学经典,去历史深处找寻属于自己的师法与传承。这套“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为大家阅读经典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范本。
  ——百家讲坛主讲人、著名文化学者 郦波
展开
精彩书摘
  《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普及文库:资治通鉴》:
  卫鞅想实行变法,秦国的贵族都不高兴。卫鞅对秦孝公说:“老百姓,不能与他们商量开创的计划,却可以与他们分享成功的快乐。谈论崇高道德的人,与普通人无共同语言,建功立业的人也不与普通人商议。所以圣人如果能够强国,就不必效法旧的传统。”甘龙反驳说:“不是这样。按照现有的制度来治理,才能使官员熟悉制度,让百姓安居乐业。”卫鞅说:“普通人只知道习惯于旧有的习俗,学者往往只沉湎于自己的所知,让这两种人做官守法可以,但不能和他们商讨在旧制度之外创业的事。有智慧的人制定法规,蠢笨的人只会受制于人;贤德的人因时而变动礼法,品行不好的人只会拘泥于现成的礼法。”秦孝公说:“说得好!”便任命卫鞅担任左庶长,最终确定变法的法令。法令规定,老百姓以五家为伍,十家为什,互相纠发监察,牵连入罪。告发揭露奸佞罪行的与斩获敌人首级的享受同等的奖赏,不揭露告发坏人坏事的与叛国投敌的同罪。荣立战功的人,一律享受上等爵位的奖赏。因为私利而争斗的人,各因情节的轻重而处以不同的刑罚。专心从事农业生产,耕田织布而收获粮食多、织的布匹多的人,就免除他的徭役。从事工商业的以及因懒惰而贫困的人,把他们的妻子儿女都收为奴隶。宗室没有军功的不再列入宗室的属籍。明确地位尊卑、爵位高低、俸禄多少的等级,并因为各自等级的不同而分配田宅、臣妾和衣服。立有大功的人荣宗显祖,没有功劳的人即使很富有也不能铺张。
  法令已制定完备但尚未公布,卫鞅担心民众不相信,于是在国都的市场南门立下一根三丈长的木杆,招求民众有能把它移置北门的,就赏给这个人十金。民众感到奇怪,无人敢去搬。卫鞅又说:“能移到北门去的赏五十金!”有一个人把木杆搬到了北门,卫鞅就给予他五十金。卫鞅于是颁布变法法令。
  变法法令颁行一年后,秦国民众前往都城谈论新法让他们不便的数以千计。在这时候太子也触犯了法令。卫鞅说:“新法不能推行,是从上层的人开始违犯的。太子是国君的继承者,不可以施以刑罚。将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处以刑罚,将太子的另一个老师公孙贾处以黥刑。”第二天,秦国民众听说后都遵从了法令。新法施行十年,秦国路不拾遗,山上没有了盗贼,民众勇于为国而战,畏惧进行私斗,乡下城镇都非常安定。秦国民众当初说新法不便的,有些又来说新法便利。卫鞅说:“这些都是扰乱法令的人!”把他们全部放逐到边疆。此后,民众无人敢议论法令的是非。
  臣司马光说:信誉是君主至高无上的法宝。国家靠民众来保卫,民众靠信誉来保护;无信誉无法役使百姓,没有民众便无法守卫国家。所以古代称王天下者不欺骗天下人,建立霸业者不欺侮四方邻国,善于治国者不欺骗他的民众,善于治家者不欺诈他的亲人。只有不善于治国、治家的人才反其道而行之,欺侮他的邻国,欺骗他的百姓,甚至欺诈他的兄弟,欺凌他的父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亡。靠欺骗所占的便宜救不了致命之伤,所得到的不能弥补其所失去的,难道不痛心吗!当年齐桓公不违背与曹沫所订立的盟约,晋文公不贪图攻打原地的好处,魏文侯不背弃与虞人的约会,秦孝公不中止对移动木杆之人的重赏。这四位君主的治国之道不是纯粹完美,而商鞅尤其称得上刻薄了,又处于争战攻伐的乱世,天下尔虞我诈、角于勇力,尚且不敢忘记树立信誉以收服民心,又何况是今日政治修明、社会安定时期的当政者呢!
  ……
展开
目录
出版说明
周纪
秦纪
汉纪
魏纪
晋纪
宋纪
齐纪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