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怎么吃不上火 专著
0.00     定价 ¥ 28.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仙霞新村街道图书馆
  • ISBN:
    9787553756486
  • 作      者:
    冯志成编著
  • 出 版 社 :
    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6
收藏
编辑推荐
  1.分类准确:根据中医理论,将上火逐一分类,让读者清晰地认识自身得问题并解决问题。
  2.简单实用:上火带来的种种小毛病无需大量吃药,更不用三天两头往医院跑,只要找对原因和方法,在家就可以去火、降火了,可谓方便简单。
  3.理论经典:理论思想来自于祖国的中医典籍。
  4.名家撰稿:我们请到了一线医学专家为我们编撰稿件,内容可信,对读者负责。
展开
作者简介

  冯志成,男,主任医师,教授,第三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诊断学分会常员。海南医学院中医学院副院长,省级特色专业中医学专业负责人。参与编写“高等教育‘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4部。擅长内科杂病、男科、妇科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展开
内容介绍
  上火不是大病,可是有的人却频频上火,不是嘴里长泡了,就是牙疼了,这些小毛病时不时地侵扰让人难以应付。本书针对上火这个常见的健康问题,分门别类进行分析,帮助读者认清问题所在,从根本上消除那些上火的小毛病。
  本书向读者阐述了“火”的来源问题,针对不同体质谈不同的降火方式,心火、肺火、胃火、肝火、肾火等都在本书讨论的范围内,另外,四季容易上火的不同原因和症状亦有阐述。让读者了解上火的原因和解决办法,并为自己所用是本书的宗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身体着“火”了,健康警报响起
  “火”在正常状态下就是我们身体里的元气、阳气,是保证人体正常运转的生机。同时,“火”又是人体健康的一把双刃剑,没有“火”不行,“火”大了也不行。“火”大了会引发心烦失眠、口干咽燥、大便干结等不适症状,每个人几乎都曾有过这种体验。
  “上火”是中医学的专用名词。中医认为,人体上火的原因就是阴阳失调,人体中的血液、津液等物质属阴,人体的功能属阳。正常人体的阴阳是平衡的,但平衡如果被打破了,身体就会上火,而不良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是导致上火的常见原因。
  身体有“火”,百病来袭
  “火”禀受于父母,作为生命的原动力,它对人体生命发展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火”以推动气化来实现,火之所以能够推动气化,在于火是人体之气的内在动力。生理之火,是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元素;病理之火则会耗散人的正气,是损害人体健康的一种病邪。正火虚衰,是指生理之火虚损,脏腑机能减退或衰弱的病理状态。它会直接侵犯人体,使脏腑功能紊乱,“过火”也会伤及机体免疫力,使人很容易患上各种疾病。
  火太大,身体防御能力受损
  我们从中医学理论中可以得知,阳气能够提供给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阳气发散时温暖和煦,散布于体表,则为人体提供了一个天然的“屏障”,利于阻挡外邪的侵袭。而人体内的阴液相较来说,则利于濡养脏腑和筋肉,与之共同构成屏障,帮助人体抵御内邪的伤害。所以,“火”对于阳气的生成和体表的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们在确保人体的阳气,弥而不散,正常维持人体机能的同时,也要保证不能火力过旺,超出正常范围,阴液的调理功能无法达到平衡人体机能的目的,导致阳盛阴衰,阴液不足而火旺灼烧,脏腑则容易受到病邪的侵入,容易产生疾病。
  譬如,患有中耳炎的病人,在患病初期通常伴有感冒症状,如咽喉疼痛、眼睛红肿等,这些都是“上火”的表现,如果不能对症下药,加以治疗,任由“火”蔓延,则鼻咽部的免疫力就会整体下降,致病菌容易通过咽鼓管来侵犯中耳,加重疾病,引起急性化脓性中耳炎。这就是“上火”后免疫力受到损伤,引发疾病的原理。由此看来,“过火”带来的不仅仅是一些看似平常的上火症状,还会直接地损害健康,使人体的免疫防线变得脆弱。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如果我们不重视“过火”给人体带来的危害,就造成很严重的后果。
  火太旺,当心诱发尿血
  上火,就是指人体阴阳失衡,内火旺盛。传统的中医学理论认为,无论何种疾病引起的尿血,都是因为热扰血分所致。所谓的“火”是形容身体内某些热性的症状。而上火也就是人体阴阳失衡后出现的内热症。一般认为“火”可以分为“实火”和“虚火”两大类。实火表现为反复口腔溃疡、牙龈肿痛、口干、小便短赤、心烦易怒等;虚火表现为低热、盗汗、心烦、口干等。下面主要讲一下实火和虚火引起的主要病变。
  1实火
  实火所导致的尿血,有两种情况:
  (1)膀胱是储存尿液并使之排出体外的主要器官。倘若膀胱受湿热之邪,或体内有湿热下移膀胱,就可导致膀胱湿热症。湿热下移,“火力”过于旺盛,便可产生尿血。临床表现为:尿血,尿频,尿急,尿道灼痛,腰痛,少腹胀满,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滑数。
  (2)湿热之邪蕴结于肝、胆及其经脉也会产生尿血,湿热下注。较为严重之时,肝胆之火向下“蔓延”,便会影响肾和膀胱,从而导致尿血。临床表现为:尿血,小便短赤,兼见发热口苦,渴不欲饮,纳减腹胀,恶心欲呕,胁肋疼痛;或目黄、身黄,舌边红、苔黄腻,脉弦数。
  2虚火
  虚火表现在体弱,年老之人中更为常见。虚火也有以下两种情况:
  (1)对于老年人来说,由于年老多病,或者房劳等原因,会过量消耗肾脏中的阴液,使阴阳协调不甚平衡,肾阴匮乏,虚火往下烧灼,时间一长,慢慢便会有尿血产生。通常尿血的颜色不会很深,但是老年人,身体孱弱,免疫力低下,此病历时一长便会成为顽疾,很难治愈。临床表现为:尿血,反复不止,兼眩晕,耳鸣,腰膝酸软,两颧红赤,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虚烦不寐,舌鲜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
  (2)脾虚通常会影响消化功能,食物的收纳和消化会变少,身体自然就虚了,如果同时伴有肾亏的症状,就会导致虚火内生,严重时脾脏虚火下注,和肾火一起,便会烧灼血液,产生尿血。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之中比较多见,所以到了冬季出于养生的考虑,老年人一般不要太早起来去锻炼,外出一般等到太阳升起来以后,平时还要注意保暖。临床表现为小便频数带血,血色淡红,反复不愈,面色萎黄,耳鸣,头晕,神疲倦怠,胃口不佳,大便稀薄,腰膝酸软,舌质淡,苔白润,脉细弱。
  在日常的生活中,尿血的人一定要注意饮食,切忌吃一些辛辣刺激的食物(如胡椒、辣椒、咖喱等)和肥甘油腻、荤腥温热性食,另外“发物”如海鱼虾蟹也是不能吃的,它们都属于热性刺激食物,会使出血症状更为严重。
  糖尿病可能是“火”招来的
  糖尿病是中老年人中比较常见的疾病之一,病情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演变成糖尿病肾病。糖尿病在中医中被称为“消渴症”。在中医学中,消渴症多因肾阴不足、虚劳血热所致。而人体无端出现这些症状多和上火相关。这是因为:人在上火的时候,火热之邪会侵犯脏腑,导致体内津液因消耗过快而不足,出现形瘦肉脱、毛发枯槁、尿频喜饮等一系列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人体内尤其中焦,如果长期火邪旺盛,燥热损伤肝阴,致使肝阳上亢,伤及肺、胃之阴,就会使人出现口渴多饮、消谷善饥等一系列糖尿病症状;当体内火邪向下蔓延,导致人体下焦火热绵延时,就会严重影响肾和膀胱的正常生理功能,火邪一旦伤及肾阴,使得肾阴阳失调——肾阴亏虚而肾阳过亢,就会出现小便频数、味甜等糖尿病症状。例如:上火容易引起牙龈炎,而慢性牙龈炎可能是引起糖尿病的一个危险因素,像所有感染一样,牙龈炎能引起血糖升高并使糖尿病难以控制。
  想要避免火旺而诱发糖尿病,平时要注意清肝益肾、饮食均衡、劳逸结合,做到规律生活,尽量不要熬夜;适当锻炼,例如晨起或傍晚时散步、慢跑、做体操等;适当吃一些清肝益肾的食物,如乌梅、枸杞子、银耳等。
  体内有火,会促使血压升高
  上火有时会导致人的情绪过度紧张,使人体产生应激反应,血压也会随之升高。中医认为七情皆可致病。上火不但会引发高血压,任何疾病都会因上火引起,所以尽量避免上火,凡事看开些,乐观些,身体最重要。反观一些传统的中医著作,虽然没有明确的关于高血压病病理的记载,但像“头风”、“头痛”、“眩晕”、“肝阳上亢”等病候,其实都或多或少地与高血压有关。其中,“肝阳上亢”与现代医学的高血压病最为吻合。
  “肝阳上亢”临床表现为:眩晕欲仆,步履不稳,头摇肢颤,语言蹇涩,甚至突然昏仆,半身不遂。肝阳上亢兼症有头胀头痛、急躁易怒、肢麻项强。与现代医学的高血压病的症状非常类似。中医学认为“肝阳上亢”的致病原因是:恼怒所伤,气郁化火,火热耗伤肝肾之阴,或因房劳所伤、年老肾阴亏虚,水不涵木,肝木失荣;同时,因为肝经经过胸胁部位,肝火还会沿着经络蔓延,所以往往还伴有胸闷、胸胁痛、腰痛、身体麻木等肢体病症。
  为了避免由于“上火”所导致的血压升高,在日常生活中务必做好清降肝火的工作。饮食总体要低盐、低糖、多醋。少食动物油之类及辛辣等刺激性食物,最好戒烟戒酒。
  除了要避免吃油腻、高盐的食物之外,还要有意识地吃一些能清火降压的食物,如白菜、芹菜、胡萝卜、南瓜、茄子、黄瓜等,多吃一些含糖量较低的水果,如梨、葡萄、苹果等。建议晚饭半小时后散散步,快走降血糖,慢走减脂肪。
  另外,“茶疗”近几年来也非常流行,通过喝一些有降火作用的茶,可以帮助缓解和稳定血压,如决明子茶、菊花茶、槐花茶等。饮用茶不仅方便,而且天然纯净,不仅不会加重身体的负担,还能在“去火”的同时,帮助轻松降压。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身体着“火”了,健康警报响起

身体有“火”,百病来袭

火太大,身体防御能力受损

火太旺,当心诱发尿血

糖尿病可能是“火”招来的

体内有火,会促使血压升高

第二章  该死的邪火,你到底来自何方

亲爱的,你怎么惹上了邪火

别太馋了,肉吃多了会上火

经常怒发冲冠,很容易上火

你不爱喝水,火会爱上你

吸烟酗酒,身体往往会上火

太累了,“火”也会找上你

滥用药物,火会趁机侵入

第三章  欲“降火”,先要辨清体质

气虚体质

血虚体质

阳虚体质

阴虚体质

湿热体质

痰湿体质

血瘀体质

气郁体质

特禀体质

第四章  心火太大,烦躁不安又难眠

黑豆,活血解毒不再盗汗

猪心,以心补心强心肌

莲子,养心安神助睡眠

白茅根,清热止血的卫士

百合,清火安神除心烦

赤小豆,清除心火好帮手

金银花,清热解毒咽喉不痛

第五章  “火烧”脾胃,你吃对了吗

绿豆,对付脾火的良药

山药,滋补脾胃不上火

山楂,健胃去火不生病

红薯,治疗“火热”的佳品

黄瓜,清热去火好精神

胡萝卜,保健“小人参”

乌鸡,清热滋阴又止泻

第六章  肺火旺盛,宣肺通表好方法

鸭梨,帮你清肺热

莲藕,开胃清热肺火不来

银耳,滋阴润肺的“菌中之冠”

百合,润肺又止咳

枇杷,生津止渴降肺火

柿子,清除肺热不咯血

竹笋,肺热咳喘不用怕

鸭蛋,滋阴清肺好补品

茼蒿,清除痰热不含糊

第七章  去除“肝火”,理顺你的情绪

苦瓜,消炎退热有奇效

菊花,去火还除黑眼圈

芹菜,清热解烦疾病少

猪肝,去火补肝离不了

牡蛎,除去肝热身体好

丝瓜,凉血解毒医生也说好

第八章  肾火太盛,试试滋补小妙招

枸杞,助眠深夜不口干

鸭肉,肉质鲜嫩能虚劳

栗子,补肾强筋延缓衰老

猪腰,补肾、强腰去肾火

海参,补肾固本易康复

葡萄,小便顺畅很舒服

黑芝麻,让你不再脱发

第九章  四季“防火”,春夏秋冬各不同

春暖花开,提防“火”来袭

夏花妖娆,做好“防火”工作

秋季飒爽,“防火”依然很重要

冬季凛冽,警惕不死心的“火”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