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山上啊,山上! 专著 : 鄂伦春猎民口述史 = Mountains,oh mountains! |e an oral history of the Orochen hunters
0.00     定价 ¥ 168.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虹口区图书馆
  • ISBN:
    9787510463198
  • 作      者:
    于硕, 赵式庆主编
  • 出 版 社 :
    新世界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7
收藏
作者简介
  于硕,超文化人类学教授,巴黎第十大学博士,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法国布雷斯特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香港理工大学任教,中欧社会论坛创始人之一及总监,香港理工大学中欧对话中心主任。主要著作有Chine et Occident: une Relation à Réinventer(2000)、《欧罗巴并不遥远》(2004)、《中欧相逢:超文化生成性》(2014)、《游牧笔端——法国画家方索的色境水墨》(2016),主要译著有《中国文化与基督教的冲撞》(Jacques Gernet, 1989),《伦理》(Edgar Morin, 2016)。
  Shuo Yu-Bossière
  PhD in Ethnology of Nanterre University Paris X and professor of transcultural anthropology. She has taught at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Northeast Normal University, Brest University of France, and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She is one of the founders and first general coordinator of the China-Europa Forum and director of the China-Europa Center at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Her main publications:Chine et Occident: une Relation à Réinventer (2000), L’Europe c’est pas du Chinois (2004), Pinceau Nomade – Encre et Chromotopie de Fran?ois Boissière (2016), China-Europe Encounters and  Transcultrual Generativity(2014).Translations: China and Christian Impact (J. Gernet, 1989), L'Ethique (E. Morin, 2016).

  赵式庆,自幼就读英伦,大学主修哲学,2000年获杜伦(Durham)大学学士文凭,后在北京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继续研究美学、人类学。现任中华国术总会总裁、鄂伦春基金会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地脉协会创始人及主席、香港文化节创始人、中国民族博物馆客座研究员、香港理工大学客座讲师。一直致力于濒危文化遗产保护,主要著述:《国魂︰中华国术的过去和未来,一九零零年到现在》(2009)、《香港武林》(2014)、《客家功夫三百年:数码时代中的文化传承》(2016)。
  Hing Chao
  Graduated with a BA degree in Philosophy at Durham University in 2000. Deeply committed to preserving the cultural heritage of China, he is a pioneer in the research and revitalization of many of its endangered aspects, from Chinese martial arts and sports to ethnic minority music, material culture and knowledge systems. He is founder and chairman of Orochen Foundation, founding chairma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Earthpulse Society, founder of Hong Kong Culture Festival, visiting researcher at China National Museum of Ethnology, and visiting lecturer at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His publications include Spirit of a Nation: Development of Chinese Martial Arts, 1900 to Present (2009), Hong Kong Martial Arts Community (2014), and 300 Years of Hakka Kung Fu: Digital Vision of Its Legacy and Future(2016).
展开
内容介绍
  《山上啊,山上!——鄂伦春猎民口述史》是香港理工大学服务学习课程的学生在人类学教授于硕、学者赵式庆带领下2014年、2015年两度深入内蒙古鄂伦春腹地采访当地鄂伦春猎民汇集而成的作品。作为中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ZUI少的一个,记录他们的故事成为拯救鄂伦春语言和民族的行动。这些小人物的亲身经历通常被史家忽视,却充满了智慧和对自然宇宙丰富的知识,体现了人在自然万物中的整体生态关系。书中包含了探险的新奇,“自然人”的舒畅和顽强,北方民族的狩猎文化,使读者感同身受地投入到鄂伦春文化的保护之中。
展开
精彩书评
  鄂伦春人的处境如同一滴水珠,折射出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大历史变迁对边缘地区民族命运的冲击,包括边疆移动、人口迁徙、民族识别、“条”“块”管理、改革开放、遗产保护、第一代和第二代民族政策”……鄂伦春人的命运和生存博弈也是全球人类处境的一个缩影。
  或许我们无法挽回一种语言或者一种文化,但是运用民族志技能去记录底层边疆族群的口述历史,已经迈出了人类知识建构独特的一步。
  ——于硕,超文化人类学教授

  这项鄂伦春文化遗产保护服务学习计划,于2014年和2015年在内蒙古的鄂伦春民族聚居地展开。学生们经过艰苦顽强的努力,出色地完成了口述史访谈、记录的誊写及影像数据的分类,最终成果已经返回给服务社区。
  ——赵式庆,香港鄂伦春基金会董事长

  这部口述史不是后代人的“想象”,而是史诗符号的“真实”传递,是族群生命的主位言说。大学生们不是从“华夏”往外看,而是站在鄂伦春人的中心“此在”(Dasein)往外看。于是,娓娓道来的是某种互为边缘性。
  ——纳日碧力戈,复旦大学民族研究中心主任

  这本大学生田野日记节选生动地再现了学生们各自的心路历程。从远距离想象到进入社区的近距离接触,学生们边做边学;与鄂伦春人的每一次交谈都是两个世界的相遇,他们的生存状态、承受苦难的勇气和不屈的精神冲击着大学生的心灵。
  ——于硕,,超文化人类学教授

  感人的是:“学生们以拳拳之心搀扶着鄂伦春老猎民回到历史主人的席位,让他们从主位视野(emicview)叙述自己的过去和今天。”香港理工大学服务学习课程为大学人文教育提供了一种新模式,让各专业的大学生都能直接进入真实的生活世界,记录被忽略的历史。学生们的倾听本身就是对濒危民族的精神慰藉和鼓励,他们像消防队员一样,投身抢救濒危的少数族群的文化。
  ——张小军,清华大学人类学与民族学研究中心主任

展开
目录
序一:“敬畏自然,遵从自然”的鄂伦春白兰
Preface One: Orochen Hunters: Revering and Respecting Nature
by Bai Lan
序二:每个故事都从山上说起于硕
Preface Two: Every Story Starts from the Mountains
by Yu Shuo
序三:鄂伦春民族文化保护的世界性意义赵式庆
Preface Three: The Global Significance of Safeguarding Orochen Cultural Heritage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