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玩姻缘》:
第一章辛勤创业
国风工艺品厂是个近千人的大厂。因其产品不断创新,故在国内外皆有一定知名度。李捷夫原是该厂的业务科长,被抽调去“四清”工作队已有两年。“文革”开始不久,所有“四清”工作队的队员都从农村撤回市里。经市农委组织短期集中学习后,都各自回到原单位。李捷夫放弃统一规定的一周休假,便提前回厂上班了。
此时,原正、副厂长均作为走资派被关进“牛棚”,还不时进行批斗。时隔不久,军宣队便进该厂进行“支左”。主要是宣传毛主席革命路线,并支持广大群众抓革命促生产。
1968年,根据市革委会文件,各基层单位都要建立军、干、群三结合的革命委员会。军方和群众的代表人选都是现成的,唯干部代表相对难产。因为,原有的厂级干部尚未解放,不能参加“三结合”。由于李捷夫从“四清”工作队回厂后一直全身心地抓业务。在此情况下经过多次协商,后经上级审批,决定由李捷夫作革命干部代表参加三结合革委会。根据上级批复的文件,由军宣队负责人担任革委会主任,李捷夫为副主任,其他七名委员也都做了大致分工:有负责技术革新的,有分管职代会的,有负责妇女工作的,也有负责宣传和文体活动的,委员们各负其责。厂里的生产和业务自然由李捷夫全面负责。他原本就是业务干部,不仅通晓生产流程,且经营思路还很开阔,他通过外贸工艺品公司,把厂里的产品不断销往海外。那年月,尽管国内的工艺品市场处于萧条状态,但该厂的海外订单却一直接连不断。
李捷夫是个事业心很强的人。他每天早来晚走,有上班钟点,却没有下班时间,终日奔波劳碌,简直成了厂里的大忙人。
时光易逝,岁月如梭。由于李捷夫的不懈努力,厂里的生产和经营状况已日益稳定上升,职工的福利也在逐年提高。不知不觉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尾了。
新时期有了新任务。
有一天,刚上班不久,李捷夫接到局办公室打来电话,让他上午9点钟去局小会议室,说局党委有事找他。他放下电话看看表,时间还来得及,便赶紧骑着车准时来到局里。局党委书记兼局长钱国祥和副局长孙忠厚已在会议室等候他了。
钱书记首先说:“今天把你找来,主要是传达局党委关于调动你工作的决定。根据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发展需要,局党委决定在我们系统准备成立艺术品进出口外贸公司(以下简称艺术品外贸公司),考虑到这些年你对工艺美术厂的生产和业务都比较熟悉,海外销售渠道也比较畅通,所以,局党委决定由你牵头组建这个公司。并先把你调到局里来,进行前期筹备工作。因你的级别是副处级,故先任命你为公司副经理,一旦工作做出成效,再转成正职。你有什么想法要求,尽管提出来。”
因李捷夫事前没有一点思想准备,猛然一听局党委的决定,顿时不禁为之一惊。他怎么也没想到,工艺美术厂正在方兴未艾蓬勃发展之际,怎么就把我调走了呢?可又一想,既然局领导如此信任自己,只好欣然应允,并表示:“我首先服从组织安排。不过有两个问题,不知局领导有何考虑:一是,我走后谁来接替我的工作?二是,筹建这样一个公司,总得需要一定资金,还得要有几个懂行的工作人员吧!其他问题我现在还没想好。”
钱书记马上回答:“接替你工作的人选已经定下来了。连同你的工作调动,党委会有文件发到各单位,你等候通知吧!”
紧接着孙副局长告诉他:“我们已经想到了你筹建公司的资金问题,可先从局财务处暂借30万元,等公司赚了钱,再归还他们。关于工作人员嘛,只能从局的处室里先抽调个年轻干部。公司筹备期间,跑跑颠颠的事,可让他多干些。因公司的专业性比较强,其他人选可由你自己选用。”
钱书记问他:“你看这样安排行吗?”
李捷夫点下头:“好吧,先这样吧!”他本意不想走,可局领导把话都交代清楚了,不行也得行。
钱书记还早有安排,告诉他:“公司在筹备期间,你可先在局里办公,已让行政处在后院腾出两间平房,作为你临时落脚的地方,等以后公司筹建起来,再搬到新址去。”
如此谈定后,李捷夫回到厂首先向军宣队负责人即革委会主任通报工作调动之事。随即召开中层干部会,传达局党委关于他调动工作的决定。与会者纷纷表示对他有恋恋不舍之情。
没过多久,厂里果然收到了关于李捷夫调走筹建艺术品外贸公司和任命王立志为该厂厂长兼厂党委书记的文件。时隔两天,王立志便持局里对他的任命文件来厂报到。工作交接后,李捷夫赶紧去局里走马上任新岗位。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