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23年里,我都是行政一把手,经手过很多企业,包括我们跟新加坡合作的天津美伦医药公司,从美伦医药公司又来到了新丰制药公司,从新丰制药公司又来到了天津隆顺榕制药厂,又到天津中新药业任职做总经理,从中新药业又来到了现在的京万红药业。
我给自己分了几个阶段。在美伦医药公司一共是六年的时间。在这个企业历练,我由一个机关干部转型成一个真正对企业运作有感悟、有想法的企业领导者。我到新丰制药的时间很短,只有一年的时间,但是变化很大。从新丰制药到隆顺榕,在隆顺榕又是六年。我在隆顺榕做了几件事,这几件事情目前在行业里还是留下了很多痕迹和影响的。而后去了中新药业做总经理。那时候它是国有上市公司,在上海A股上市,然后在新加坡H股上市。整个资产规模很大,下属几十个企业。由于我是民主党派人士,中新药业又是大型的国有上市集团,所以我算做代表性人物。但是这个时间不长,也就一年,然后我就来到了现在的这个企业,就是京万红药业。我是2007年来到这个企业,2007年10月24曰这天,这个日子我记忆深刻。我在这里工作了近九个年头,一直到今天,或许这个企业将是我最后的一站。
我历经的这些企业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比较困难,我去的时候都比较困难。美伦医药是我们整个天津药企的第一家合资企业。那时的合资规模很小,我们跟新加坡合资,整个注册资本仅仅140万元。到我接手的时候,整个企业账面亏损110万元,意味着这个企业基本上就算没有了。那时候,这个企业包括我在内,一共是18个人,号称18个伤病员。我们经过一番打拼,也算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虽没什么经验,但是靠着拼劲儿,基本上每天24小时除了睡觉就是工作。
我们凭着拼命三郎的精神干企业,一百天内建起了三证齐全的药品企业。我比较注重新品研发和市场推广,组织开发出了“速感宁”等五种中成药新品,并快速把“速感宁”推向市场,仅这个品种在天津的年销售额即突破千万元。在这期间,我的家庭出现了变故,因为我只想着工作,已经没有了家的概念。这个企业,在我1999年离开的时候,已经是一个没有一分钱贷款的企业。我们白手起家,在我走的时候,一个18人的企业,年销售收入已经将近3000万元,利润已经是100多万元,员工收入翻了两番。这在当时来讲,是很不简单的事情,因为它的规模很小。企业那时的中药感冒药“速感宁”,已然成为当时天津中药感冒药中的第一品牌。我们这么一个小的企业,却有感冒药里的第一品牌,着实不易,因为感冒药是大市场,本身竞品就很多。当年跟着我一起摸爬滚打的这十几个员工,现在不少都已经成为天津医药企业的佼佼者,他们坦言,自己的成长和发展与那段历练是分不开的。在那个时期他们学到了诚信、拼搏与创造。
我离开美伦的原因是,我们新来的集团领导到任后,第一件事就是觉得这个企业太小了,想给我压一个更大的担子,也就是让我负责一个更难的企业。这个企业就是新丰制药。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