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本书开始:高效能说话,高情商做人!
◎本书作者川上彻也是日本知名的广告人,在说话方面有着独到的技巧。本书是他多年话术的结晶。
◎本书作者曾应东芝、NTT、日本书籍出版协会等众多知名公司与团体的邀请发表演讲和展开培训。
◎打动对方、扭转局势,只需要富有冲击力的一句话!以丰富的事例展现一句话的强大力量,总结出具体的方法,使读者也能轻易学会如何这样说话。
◎与同类图书相比,本书条理与逻辑更为清晰。本书将直截了当的表达方法——“一言力”总结为七大能力:概括力、断言力、提问力、短答力、命名力、比喻力和口号力,即便没有任何说话术经验,照着做就能在实际生活中直接应用。
汇报上司、命令下属、面对客户、销售新商品、学习与工作时的面试、主持和演讲……
在日常生活的任何场景中,“一言力”,也就是“万物本质以一言蔽之”的能力,它都能发挥效用,成为你*强大的武器。
作者基于自己多年以来的实际经验,教你如何轻松学会“一言力”。只要学会概括力、断言力、提问力、短答力、命名力、比喻力、口号力这七大能力,任何人都能随机应变地说出一句直切要害的话!
结论是什么?你的结论呢?
“一言力”必备能力中,排在首要位置的就是“概括力”。
所谓“概括力”,即从大量信息中提取重要的部分,并用简洁的语言对其进行概括总结的能力。
如果不能进行概括,就无法做到“一言以蔽之”。
“概括力”为何会排在“一言力”之首也就不言自明了吧。
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和美国前总统里根都能把所有的提案总结成一页。
据说,软件银行集团的孙正义董事长经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结论是什么?你的结论呢?”
当下属在做报告的时候,如果不能在 10 秒内谈及重点问题,抓住他的注意力,他就不会再听下去,一句“够了”便让你走人。
苹果公司的史蒂夫?乔布斯也曾对提出好几份策划案的下属怒吼道:“给我精简成一个策划案再拿过来!”“给我写得简单点!”
孙正义和史蒂夫?乔布斯并不是特例。能力出众的经营者或是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领导人通常都是十分忙碌的,很多人不会有那个耐心去听你的长篇大论,他们要的只是结论。
事务繁忙的领导者根本没时间去倾听或阅读这些细节内容。
此外,听报告的人(做决定的人)大都已经非常了解整个事件了,听着下属喋喋不休地说着那些自己已经十分清楚的内容,会心生烦躁也是理所当然的。
如果你想抓住这些人的注意力,就必须以结论为重点进行概括总结。
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假如你就是听报告的那个人,面对那些不知所云的长篇大论,耳边仿佛有几千只苍蝇在嗡嗡叫。这种痛苦你可以忍受吗?
这场谈话,*终结果如何?
假设客户突然要求你前去面谈。
身为上司的你却早有安排,实在脱不开身。于是你决定派一名负责该项目的部下代替你去。
等下属回来的时候,你问道:“谈得怎么样?”
于是,下属这样回答道:
“铃木部长出来接待的我,然后就上次电视广告的策划方案问了很多的问题。一开始问的是什么时候能够提交策划案。他说:‘你们真的在推进策划案的制订工作吗?能够保证按时提交吗?’我回答道:‘我们会尽*大的努力。’第二个问题是关于这次广告要用哪位艺人。董事长的夫人好像不是很喜欢我们推荐的那位艺人,说是希望我们能够再推荐几位其他的艺人。关于这个问题,我准备跟明星经纪公司那边继续沟通一下,要求那边给我们多推荐几位艺人作为备选。第三个问题是……”
听见这样的回答,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呢?
这种完全按照时间顺序的转述,如流水账一般没有重点,迟迟听不到结论的报告应该是世界上*惹人心烦的东西了。
听到这里,想必你很想拍桌子吼一句:“行了,你就说*终讨论出什么了吧!”
“ 关于上次的策划案,铃木部长要求我们再提供一个新的方案。原因有以下三点。一是……”
如果能有这样一位先简单概括面谈的结果,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性地进行详细解说的下属,你一定也会更欣赏这一位吧。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在于,后者是先进行概括总结,一上来就让你知道结果是什么。这样一来,后面的内容就更容易展开了。
一次性分发全部资料的恶习
能够迅速领会上司和客户发言的重点并给出回应。能够简短地表达想对上司和部下说的话。
能够迅速通读会议上发下来的资料,准确把握重点。
能够对会上需要分发的资料进行概括整理。
能够给每份资料和策划案起一个贴切的标题。
这些都是对如今的商界人士来说*基本的能力。
而想要做到这些,都离不开“概括力”。
“概括力”是商务人士*基本的能力。
有了这种能力,谈话就不会偏离主题,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会变得更加顺利,进而提高工作效率。
但是,日本的商务人士却大都并不擅长这种*基本的概括总结。
我在各家企业的研修班进行演讲的时候,经常会以问听讲的员工们这样一句话作为开场。我说:“谁能用一句话告诉我这家公司的特色?”每当此时,总会有人无法用“一句话”进行概括总结,而是开始滔滔不绝地去陈述说明。
除此以外,下面这种情况大家是不是也觉得非常熟悉呢?各位作为新员工参加公司举办的教育讲座,听完之后却还是一头雾水,不得要领。正发愁的时候,又听讲台上的老师说道:总之呢,我把这些资料给你们发下去,你们自己先看看。”接着手里就被塞进来一沓厚厚的资料。
虽然从资料分发者的角度来看,可能是觉得没有必要进行概括总结,而且这样还能防止有所遗漏。但是这么一大堆资料往往很多都是毫无意义的。听讲座的人根本搞不清楚哪些资料才是*重要的。虽然不至于一点都不看,但很少有人会全部看完。
作为我来说,还是希望资料分发者至少能提前将每份资料的大意和重点都明确标注出来,然后再分发下去。
前言
“一言之主”的震慑力
对别人的长篇大论心生厌烦了吗?
“一言力”让你的处境截然相反
因为“一言力”而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广告人的工作不仅是写广告
“一言力”应对各种情况都必不可少
将“一言力”纳入学校教育
第一章 概括力——请概括大意,要求 13 字以内
结论是什么?你的结论呢?
这场谈话,*终结果如何?
一次性分发全部资料的恶习
谁都没教过我们“概括力”
把新闻压缩到 13 个字以内
通过压缩产生力量
把桃太郎的故事改成雅虎头条
在工作中引入“新闻提要”
何谓抽象概括?
在 15 秒内概括谈话内容
锻炼概括力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总结
第二章 断言力——断言,会给你带来力量
耶稣基督也使用过断言力
你想跟随那位上司吗?
因为有风险,建议才有意义
避免暧昧不清的语气
留有退路的断言
商务文书的第一行是关键
先精炼再断言
先预测再断言
语带恐吓的断言
违反常识的断言
记住,断言是一种服务
总结
第三章 提问力——为什么“提问”可以直击心灵?
靠完美一问大获全胜
世界*穷总统的问题
一开场就用提问抓住读者的耳朵
为什么很多书名都是疑问句?
抽象概括面向上流人士的书籍
策划书的第一行也要大胆发问
设置一个震撼心灵的问题
语气亲密的问题
锁定目标再提建议
是什么样的问题普及了染发?
为什么“提问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总结
第四章 短答力——迅速给出一个干净利落的回答
*依赖即兴发挥的一句话
奥运会上那位选手的名言
输了的时候,教练要怎么评价?
如果你获得了芥川奖
那位艺人的回答力
从视角和表达方式两个角度去思考
做到“视角有趣”的五大要点
做到“表达有趣”的七大要素
还是学不会该怎么办
总结
第五章 命名力——命名会带来新生
换个名字就能提升销售额
日本棒球界*抢手的商品是什么?
“iPS”细胞的 i 为什么是小写?
“无支持政党”的冲击
改变名称,改变概念
你想吃哪种午餐?
公司名要能体现公司业务
给项目加上一个名字!
命名基础的“3S”是什么?
乱战中胜出的商品名
创造一个新词来给抽象概念命名
创造抽象概念词语的五大技巧和注意事项
“眼口耳脑心”检查法
总结
第六章 比喻力——即兴说一个叫人拍手称赞的恰当比喻
掌握比喻力,你就赢得了选举
松下幸之助的“比喻力”
村上春树的“比喻力”
明喻:一眼就能看出是比喻
带有速度感的隐喻(暗喻)
向“比喻吐槽”学习对话中的比喻技巧
瞬间使用比喻修辞的方法
“寸铁杀人”
本书中出现的中国成语故事
总结
第七章 口号力——喊出一句让众人高度关注的口号
你会在自己的旗帜上写下什么口号?
一个口号改变了历史
一句话让梦想变成现实
用口号表达理念
因为过激的口号而形势逆转
反复使用俗语作为自己的口号
打出一个短期口号
怎样提出一个深入人心的口号
因为语言的力量重返冠军宝座
总结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