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 别让没野心毁了你/名人励志系列》:
一身侠义,注定成就大事
2014年9月19日,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一只代码为BABA的股票,首次发行价格就达68美元,一共发行3.2亿股,融资额最多高达250亿美元,刷新全球最大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融资纪录。这一奇迹的创造者,不是别人,正是其貌不扬的中国人马云,而马云也因此身价倍涨,一跃超过王健林,成为当年的中国首富。
这位到了知天命之年的五十岁的中年人依然精力充沛,潇洒昂扬地站在美交所的舞台上,向世人展示着一个神话的诞生。
时间倒退到三四十年前,那个时候的马云不过是一个热衷金庸武侠小说的少年,没有人能够预料到他能成为中国首富,连马云自己也不曾幻想过。当年风华正茂的马云,一身侠义,注定将成就一番大事。
1964年9月10日,马云出生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杭州,家庭很普通,马云长得也很普通——小脑袋,小身子,大眼睛,高高的颧骨。美国的《福布斯》杂志曾这样描述马云:“深凹的面颊,扭曲的头发,淘气地露出齿笑,一个5英尺高、100磅重的顽童模样。”这个描述真是再贴切不过了,“顽童”二字更是点出了马云的性格特征。从小马云就不是一个安分的孩子。小学、初中、高中,马云上的都不是一流学校,他的学习成绩也很一般。他酷爱金庸的武侠小说,也是个十足的积极分子,热衷于参加各种校内校外活动,脑袋里总是有许多奇思妙想。可能在老师和家长的眼里,年少时的马云是个不安分的捣蛋鬼,但是这也充分体现了马云的朝气和活力。
马云的侠义之情从小时候就有了。马云出生的20世纪60年代,那还是一个对家庭出身抱有很大成见的时代,不幸的是,马云的爷爷曾是国民党的保长,所以马云就被划为了“黑五类子女”。从小马云就是在父亲的严加管教和同学们的蔑视中成长起来的。那个时候马云最好的朋友就是金庸的武侠小说了,他对于书中的大侠,如郭靖、令狐冲、杨过等很是崇拜,小说中为兄弟两肋插刀、见义勇为的行为都深深地鼓舞着年少的马云,侠义之心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埋下了种子。少年时代的马云不善言辞,和许多同龄的男孩子一样,被大人和老师看作是叛逆、爱打架、逞英雄、调皮捣蛋的家伙。的确,少年时的马云经常打架,马云对自己儿时性格的描述就是“我小时候很瘦小,但是很会打架”。
可能我们印象中的爱打架的孩子都是五大三粗、虎背熊腰的,怎么也想不到瘦瘦小小的马云会经常打架,又会怀疑他能打得过谁呢?但是瘦弱的身躯可没有影响马云的英勇善战,他从来不惧怕比自己强壮的对手,也从来不在打架中流一滴眼泪。他认为输就是输,赢就是赢,不能在打架中哭爹骂娘,更不能向家人告状。有一次,马云因为一些事情和一个长得人高马大的年轻人起了争执,打起架来,别人都以为身材瘦小的马云会主动求饶,不敢还手,知难而退,但是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马云非但没有后退,反而主动进攻,毫无惧意,越打越勇。虽然最后由于身体上的巨大差距,马云还是输给了对方,但是马云的气势绝对镇住了对方,让对方也对马云刮目相看。这股“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精神体现在多年后阿里巴巴和eBay的大战中,来势汹汹的马云,在气势上绝对是给了eBay重重一击。
少年时代的马云,其实也并不是只会打架,何况争斗也不是自己主动挑起的,他也并不是爱好打架、喜欢挑事儿,而都是出于帮助朋友的愿望。除了打架,上初中的时候,马云的英文水平是他最值得骄傲的事情。虽然当时马云的数学成绩差得一塌糊涂,甚至考过1分,但是他的英语成绩却总是名列前茅,尤其是他的口语,和外国人交流基本无障碍。
……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