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政协委员履职风采 , 吴为山 专著
0.00     定价 ¥ 46.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仙霞新村街道图书馆
  • ISBN:
    9787503486821
  • 作      者:
    吴为山著
  • 出 版 社 :
    中国文史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8
收藏
作者简介
  吴为山,1962年1月生,籍贯江苏省东台市。教授。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所长、中国雕塑院院长、南京大学美术研究院院长。现任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城市雕塑家协会主席。2011年获首届中华艺文奖,2015年获“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称号,2016年获俄罗斯艺术科学院金质奖章。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一、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委员。
展开
内容介绍
  “政协委员履职风采”丛书是由国家财政支持的我社重点图书项目,旨在宣传政协委员,并将其宝贵精神财富保存下来,传承下去,集中反映了政协委员在人民政协这个平台上建言献策、尽责履职的情况及成果。《吴为山/政协委员履职风采》汇总了吴为山委员就任第十一、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在人民政协这个平台上建言献策、尽责履职的成果。内容涵盖了提案、会议发言、调研报告、媒体采访等方面。
展开
精彩书摘
  《吴为山/政协委员履职风采》:
  一、寻梦:为理想求索
  我出生于苏北里下河地区时堰镇的一个书香世家。这个文化古镇,历史上出过一些名人,如清代水利学家冯道立,第一个提出教师节的教育博士邰爽秋等。从刚记事时起,我就在街上看到那些算命打卦的先生、为人治病整牙的郎中和专画遗像的画师……小镇青砖黑瓦,商铺一家挨一家,药房、笔庄、钟表行、布行、米行……一条石板街,热热闹闹。悠长绵延的串场河,流经古镇,将黄海之滨的盐运向扬州,估计当年“扬州八怪”活跃时的盐商便是从这条河源源不断获得生财之道。河上波光粼粼、白帆点点,捕鱼的,烧藕的、捉螃蟹的……
  多年来,家乡的淡淡的、悠悠的印记常常在我的梦里。父亲1929年生于溱潼镇望族高家,小时候常听他说,我的曾祖父高也东为清末秀才,伯祖父是当代著名学者、诗人、书法家高二适先生,父亲因出生后便过继给其姨母家,故姓吴。养父吴敬梓知书达理,善良诚恳,满腹经纶,我童年时也常听他讲故事。
  父亲吴耀先自省立如皋师范毕业后即参加革命,任解放区高小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入大学深造,数十年来,坚守讲台,教书育人,并酷爱书画,擅诗词笛箫。外祖父乃开明绅士,我记得家中所用瓷器皆有当年景德镇工匠为外祖父制作的字样。我们弟兄姐妹七人,二姐在上世纪80年代病逝,我排行老五。大约在五六岁时,我开始喜欢家中藏的古书中的插图和陶、瓷器皿上的画作,那些清雅的山水和古香古色的仕女图刻在我深深的记忆里。1969年随父母下放农村,在那里度过了我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在广阔天地间,受父亲的熏陶,11岁的我就摸索着写生,画小镇上熟识的老人。那时,知识界受到巨大冲击,传统文化更是不受重视。在那样的社会氛围下,我的父亲依然要求我每天早上先背诵一首古诗才可以去上学。1977年,随着招生制度的恢复,予“下乡知青”“回乡知青”和正在读书的中学生以无限的希望。“知识就是力量”“科学技术是生产力”,大多数插队农村知青夜以继日补习功课,加入了高考的行列。为中华崛起而读书成了时代的普遍追求。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召开,号召所有年轻人都向科学进军,我也响应号召,放弃了一直喜欢的绘画,而选择学习理科,并立志学医。我参加了1978年、1979年的高考,都以一分之差落榜,大学梦成了泡影,我彷徨、消沉。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意识到艺术道路也许才是真正适合自己的选择。因为招生志愿表有“美术”特长的记录,我被录入无锡工艺美校学泥塑,在那里接受艺术教育,使我在人生起跑时,明确了生命的航向,从而走上了艺术的道路。
  为此父亲作诗,以击鼓催发,亲自送我过长江到了惠山脚下求学,从此我攀登艺术之峰有了始点:
  求医失路笑难关,
  从艺有期莫等闲。
  坐井观天终是小,
  大江放眼快扬帆。
  无锡是一座充满魅力的城市,顾恺之、倪云林、王绂……太湖、惠山、江南民居……自然与人文的重奏使我对未来前景寄予希望。近代工商业的发达,让这座城市富庶而美丽,闻名海内外的无锡惠山泥人也给我的专业学习带来信心。
  学校在惠山脚下,说是一所学校,其实原是一个祠堂,后由于修建,成为惠山泥人厂的仓库,经改造后作为校舍,一间大教室隔成两个空间,50个学生分成两个班。教室专业课与文化课同在一起。画室陈列了许多石膏像和石膏几何体教具。我第一次看到这么多的塑像:维纳斯、米开朗基罗胸像、伏尔泰、亚历山大块面像……画室外的小庭院堆了些惠山土,是制作泥人的原材料,那油性的泥土润泽而富有柔性。西洋石膏像的洁白和惠山本地泥土的乌黑形成强烈反差,它注定了我的命运与之紧密关联。从参加理科高考转向学习艺术,从大学梦到进入民间泥人学校,这对我而言需要在心理和学习方法、生活习惯诸方面调整。好的是,第一节课由吴开诚老师讲素描,其精炼、扼要的讲授与娴熟的绘画演示令我一下子感受到艺术世界的灿灿阳光,感受着那些塑像在人类文明的造化,我逐步在这小小的“祠堂”中安心下来。学校几位专业老师和行政领导对我们关怀有加:素描与图案、彩绘、工艺美术史、语文、文艺理论、国画、书法和水粉画等课程均有敬业的老师教授,学校学习氛围很浓。吴开诚老师经常于星期天来学校画素描和色彩写生,多以班上同学为模特儿。他善于用铅笔勾线辅以明暗,线画过后,稍用手擦,对象神形便出来了。他的舅父是中国早期留法画家蒋仁,吴老师受其影响,素描有法国味道。这味道大致来自古典的严谨、单纯,颇有安格尔的遗韵。这种方式和画法在当时并不多见,因“苏派”明暗、块面的“科学方法”占据各院校素描教学。吴老师强调表现对象要有真实感受,不要有“习气”,要训练自己敏锐的观察力和培养艺术的感情。我们不少同学学习吴老师“擦”的方法,但他语重心长地教导我们:擦不是目的,不要简单学习表面上的手法,擦要擦出结构和形体。
  ……
展开
目录
自述:在路上
一、寻梦:为理想求索
二、铸魂:为时代造像
三、立言:创写意雕塑
四、鉴史:为冤魂立碑
五、对话:问道于世界
六、担当:家同之情怀

建言献策尽责履职
政协第十一届全国委员会
【提案】
关于推迟人文学者退休年龄的提案
关于对城市雕塑实施评级分级保护措施的提案
建议对沿海发达地区开展城市雕塑建设“公共艺术百分比”制度专题调研
关于“四川什邡穿心店地震遗址区”应加以保护利用的提案
关于加强全国城市雕塑建设科学管理刻不容缓的提案
提高国际园林花卉博览会品质的提案
关于乡镇文化站建设的提案
关于在全国中小学义务教育课程中加强书法教学的提案
关于加强对海外艺术品收藏的提案
关于系统翻译推介中国文化经典著作及代表性作品的提案
【会议发言】
结合专业特点履行委员职责
调适心理状态,追求艺术创新
文化交流需要大国思维
重视国学教育,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
政协第十二届全国委员会
【提案】
大力发展高职教育培养应用型人才
关于加大力度推进当代中国艺术国际交流的提案
关于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升格为国家级馆的建议
关于推进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工作的提案
小康农村呼唤小康文化
关于加强公共文化管理人才培养以适应“文化小康”的提案
城市雕塑要弘扬中国精神
整合藏品资源,活化经典弘扬精神
【会议发言】
城市雕塑该立法了
“精品扶贫”助力“精准扶贫”“文化小康”服务“全面小康”
普及经典,让优质文化资源在中西部“活化”
公共文化设施应着力创新拓展公共教育服务

随感·报道
委员随感
追梦2014年
民盟盟员与中国近现代美术
办人民满意的美术馆
以心为塑,以魂立碑
让“文化小康”服务全面小康
写意精神与雕塑
坚定文化自信,雕塑伟大时代
创造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我的文化观
中国人文精神与城市雕塑
中国精神的时代表现
创作与传播贵在中国精神
让世界触摸中华文化的脉搏
媒体报道
现代写意雕塑的创立者石永红
吴为山:叩问天意与裹卷人气余秋雨
文化走出去最重要的是实现“对话”苏舟
典藏活化,向世界呈现中华文化之美周渊
中国的经典作品讲出了全人类对美的共识舒珺
变艺术“仓库”为扶贫“宝库”赵莹莹
文化扶贫要“补洼地、种精品、送真情”王斯敏
为社会留下更多的文化记忆李珊珊
推进当代艺术国际交流,实现文化强国李东风
城市雕塑要给后人留足空间陈恒
以现实主义洪流追思“国难”陈原
史诗力作写意精神王文章
写意之魂谌强
塑出中国人的精气神郭超
艺之大者,胸怀人文潘呈杰关天舜
美术馆要向人民献宝郭超
用雕塑表现全人类的灵魂蔡梦吟
山的温度张建星
用艺术语言编织的“一带一路”谷疏博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