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我们这些人的幸与不幸
0.00     定价 ¥ 40.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531745723
  • 作      者:
    鄢烈山著
  • 出 版 社 :
    北方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编辑推荐

该书是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鄢烈山先生的首部回忆录。读者可以从书中看到这位颇具影响力的知识分子的人生历程和精神世界, 也能触动读者对那代人的成长的思索。

展开
作者简介

鄢烈山,资深媒体人、专栏作家。1952年出生于湖北农家,1982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现为UC优视名家专栏与腾讯《大家》频道特约记者。已出版杂文、评论和传记著作25种,杂文自选集《一个人的经典》获第三届鲁迅文学奖。

展开
内容介绍

该书是鲁迅文学奖得主、著名作家鄢烈山先生的首部回忆录,全书收录他的三十余篇散文, 包括故园乡情、求学之旅、从业生涯、人情世态、心路历程。 从童年至花甲,从故乡到都市,作者以朴实动人的语言,从容理性的笔调,叙述了他半个多世纪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同时折射出社会的发展以及时代的风貌。

展开
精彩书摘

排湖岸边是家乡


2011 年3 月29 日,中国佛教协会在佛祖释迦牟尼降生地尼泊

尔蓝毗尼花园,举行建在那里的中华寺的新任方丈升座仪式,我有

缘随喜观礼。一出蓝毗尼的小机场,我就有一种回到故乡的感觉。

蓝毗尼位于尼泊尔南部平原,属该国紧邻印度的鲁潘德希县,

一派亚热带风光。路边的芒果树繁花如金粟吐穗,村头田角的三角

梅争艳怒放,这与广州和深圳的风景时令相同。而一望无际的田野,

“小麦覆陇黄”的景象,却让我仿佛回到了久违的湖北江汉平原老

家,虽然老家麦收的节令比这里要晚二三十天。路上的牛车,村庄

里的茅屋、红砖小楼、鸡犬,田野上的草多水少的灌溉渠,水洼里

的蒿草,空中飞翔的鸟雀,样样使我忆念起故乡故物故人故事,使

我意识到自己的怀乡情感原来是那么强烈!

记忆中的故乡风物,定格在我1978 年秋到北京念大学的那一年。

我的家乡在江汉平原上洪湖之畔的“沔阳州”(现在易名叫仙桃市,据说是因为“沔”字难认,不利于提高知名度,便用20 世纪50 年代的新县城即城关镇的名字做了县名,后相沿做了市名),曾是多么美丽的地方!电影《洪湖赤卫队》里的洪湖,20 世纪50 年代初还是属于“我们沔阳”的,因此电影中那个“彭家墩”的招牌冠的县名就称“沔阳”。该片中的湖区风光和渔家生活,在我小时候是很常见的。我的堂姐夫陈姓“三哥”的家,离我家只有几里路,他们村家家有渔船;他只大我五岁,参军出来前就会撒网捕鱼。


展开
目录

001 前 言

故园乡情

003 排湖岸边是家乡

010 我们队的同龄女孩

016 时疫于我

019 靠谁来拯救“沦陷的故乡”

025 我们的童谣

028 乡思,更相爱

求学之旅

033 小学时代的美好回忆

039 书 隐

042 最先的一课

045 失而复得的大学

048 阴郁日子里的阳光

053 理想的拔节

从业生涯

061 赤日下的歧路

066 十年梦寻

069 我的“白兔记”

人情世态

077 我的珍本莎剧

080 另一种农民

094 我的四个老妈妈

118 姐姐们

123 涌泉之感

135 后 怕

138 武汉杂文家陈泽群

142 三见严秀老师

心路历程

153 憧憬是照亮心空的太阳

164 我们这些人的幸与不幸

172 我所理解的“理想主义”

175 “温故”昨天,书写“在场”

178 我们的思索与告白

184 知道你的家史吗

附 录

191 “天生知青”鄢烈山

200 予岂好辩哉

204 一个公民的杂文写作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