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熊猫中国:中国大熊猫纪实
0.00     定价 ¥ 78.0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宝山区图书馆
  • ISBN:
    9787559435934
  • 作      者:
    赵良冶著
  • 出 版 社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编辑推荐

Ø 纪实、故事、科普:一本书了解关于大熊猫的一切

溯古追今,跨越800万年生物进化史,探索大熊猫生存秘笈。

钩沉历史,披露熊猫不为人知的一切,寻根“熊猫热”文化因缘。

纵横地理,行走大熊猫自然生态圈,饱览青山绿水、人间天堂。

Ø 中国熊猫,熊猫中国:见证大熊猫与中国的深厚因缘

关于大熊猫的一切,都发生在中国的土地上——数代熊猫人不懈探索,攻克大熊猫繁育难题;大熊猫向世界传达中国态度,引发世界“熊猫热”;启动野化放归计划,一只只大熊猫从镁光灯下重返自由天地……

Ø 名家推荐 + 手绘地图 + 科普彩图

全球大熊猫文化推广大使、知名作家阿来郑重推荐;

百幅珍贵影像,记录中国大熊猫保护与研究的艰辛历程;

精美科普彩图,还原国宝大熊猫的憨态可掬和生活日常;

亲近熊猫指南,国风手绘——中国大熊猫栖息地分布图。


展开
作者简介

赵良冶,笔名羌笛,四川雅安人。中国作协会员、原雅安市文联主席,长期在宣传文化部门工作,发表纪实文学、散文逾百万字,作品获四川文学奖、冰心散文奖等奖项。研究大熊猫文化三十多年,创作“熊猫三部曲”——《国宝传奇:大熊猫百年风云揭秘》《震不垮的熊猫家园》,以及全新长篇纪实《熊猫中国:中国大熊猫纪实》。


展开
内容介绍

首部中国大熊猫完整生存纪实,记录大熊猫与人类交往全过程。

大熊猫,可爱的远古瑰宝,跨越800万年生物进化史,存活至今。它与人类相交150年,也曾历经艰险,几临濒危,终究与我们携手渡过难关。

《熊猫中国:中国大熊猫纪实》讲述了一个珍稀物种的进化史,世界“大熊猫热”的文化发展史,以及中国大熊猫从发现到保护、从研究探索到野化放归的全过程。书中记录了中外大熊猫研究学者、饲养员以及普通老百姓,与大熊猫之间的种种交集,不同的经历和故事,诉说着大熊猫与人类的深厚因缘。

作者赵良冶,作家、熊猫文化研究人,长居四川大熊猫栖息地边缘地区,一生追随大熊猫足迹,经三十多年追访考察,跟踪中国大熊猫研究保护工作,数十次深入一线,采访数以百计的专家学者和民众,积累大量一手资料,娓娓道来熊猫与人的那些故事——


展开
精彩书评

这些故事,道出了人类在保护大熊猫过程中许多鲜为人知的奉献与牺牲。

大熊猫的故事娓娓道出,把我们带进了夹金山下那片神秘的人间天堂,带入了一个人所未知的大熊猫世界。
——阿来 全球大熊猫文化推广大使、知名作家

 

保护熊猫,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胡锦矗  著名大熊猫研究专家、大熊猫生态生物学研究奠基人

 

今天保护大熊猫,我们必须固守的最后一块阵地,就是保全那些充满野性的自由生活的种群。
——潘文石  著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大熊猫及野生动物保护中心主任

 

中国显然在加大投入力度,为熊猫创造无忧的未来。熊猫必须作为生态保护的恒久象征,自然进化的闪耀奇迹,继续繁衍生息。
——乔治·夏勒(George Schaller)  世界著名野生动物研究学家

 

中国的保育努力证实了我们可以扭转濒危物种的命运。
——简·斯玛特(Jane Smart)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生物多样性保护专家组负责人

展开
精彩书摘
  《熊猫中国:中国大熊猫纪实》:
  第一章 远古遗产
  一、动物界“活化石”
  祖籍西蜀雅安,周边重重大山,青藏高原近在咫尺。自己这辈子的人生轨迹,始终没跳出这片狭窄天地,属于典型的山里人。
  山外世界精彩纷呈,山里日子平淡无奇。毫无遗憾,因为有大熊猫为伴。方圆百来公里范围,几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外加中国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成都大熊猫繁育研究基地,国宝数量惊人。
  有此渊源,痴迷大熊猫,几十个寒来暑往,耗费半生精力,行走于国宝的世界,领略黑白二色魅力,其乐无穷。
  几年前,我从成都出发,再次沿南方丝绸之路南下。本意拾遗补缺,踏访过往未曾深入探究的古道遗迹,毕竟几千年历史文化,够得反复品味。
  习惯使然,无论走到哪座城市,第一站非博物馆莫属。殊不知,步入保山市博物馆二楼展厅,惊喜突如其来——一具硕大的熊猫骨骼化石,迎面挡住去路。
  由于各种原因,考古现场发现的熊猫化石零散,主要是牙齿、颅骨等,类似这么完整的骨架难得一见。直觉告诉我,应该是距今八千年前后、生活在全新世早期的熊猫,才具有同当今大熊猫相仿的个头。
  一旁的文字资料,表明我判断无误。
  这具腾冲市江东山小水井落水洞发现的化石,由于年代较近,石化程度不够,准确的称呼该是“亚化石”。化石还是亚化石暂且不论,称之为“现生熊猫”,已然板上钉钉。
  回想起有一次行走古道,意外之喜,巧了,也是同熊猫化石不期而遇。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南丝路研究逐渐升温,文物部门组织考察,我有幸又一次参加。
  公路糟糕车况差,沿途颠簸满面尘土,黄昏时分,抵达禄丰县城。
  众多巴蜀同行远道而来,其中不乏专家级人物。贵客临门,禄丰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忙前忙后,不亦乐乎。
  第二天一大早,直奔主题,参观博物馆去也。
  一如云贵高原的所有县城,街道狭窄房屋老旧,一路行来,看不到像样的楼房。唯有新落成的禄丰博物馆,三层高楼砖混结构,可谓鹤立鸡群,分外抢眼。
  博物馆主要陈列禄丰出土的恐龙化石,包括恐龙厅、古生物厅、古猿厅、青铜器厅等,展品多档次高,布展考究。小小一座县城,冷不丁胃出这等规模的博物馆,很是计人刮目相看。
  馆长前边引导,亲自解说,宝贝的来历一件件道来。
  展柜角落,摆放着十来颗臼齿化石,不显山不露水。所长解释说足始熊猫化石,来自八百万年前的中新世,采用同位素检测,误差忽略不计。遗憾在于,几十年过去,每次发掘出土的除了臼齿还是臼齿。同行者的关注点,显然在古滇国青铜器矛、钺、剑一类,熊猫纯属题外话,晃一眼听一下就作罢。
  听见中新世,我心跳加快,追踪国宝近十个年头,知晓个中奥妙。
  地球的演变史漫长久远,人的生命不过流星一瞬,谁都无法目睹。聪明绝顶的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洞悉地层自然形成的先后顺序,以及所保存的古生物化石是高等还是低等以后,经过缜密思考和科学论证,归纳梳理出“宙、代、纪、世、期”等地质年代单位,用以表述不同的阶段。
  地质年代有了对应名称,地球和生命演化脉络清晰便于表述;加上采用同位素检测,时间节点一目了然。研究者皆大欢喜,只苦了普通人,这类生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听起头昏脑胀不知所云。
  地球源起纷繁复杂,大熊猫要紧,直截了当切入主题,从千万年前的新生代说开去。
  作为地质历史上最新的一个代,新生代得名有讲究,取“生物界接近现代”的意思。原来,当新生代来临时,地球上的生物界面目一新,中生代的爬行动物大多消失,裸子植物衰退,被哺乳动物和被子植物取而代之,故逐渐呈现出现代生物的初始面貌。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远古遗产
一、动物界“活化石”
二、古今命名之争
三、历史缺位之谜

第二章  震惊世界的发现
一、夹金山的远方来客
二、“川西有神物”
三、上帝的后花园
四、轰动世界的首次亮相
五、遗憾的种子

第三章  狂热的背后
一、幕启:第一声枪响
二、沸腾:第一次出境
三、西方世界的狂热
四、战火中的滥捕与反制

第四章  斩断罪恶之手
一、由乱而治
二、以法之名

第五章  先行者的足迹
一、大熊猫养成之路
二、科研摇篮拓荒人

第六章  从“竹林隐士”到“世界公民”
一、国礼大熊猫,引四方躁动
二、“熊猫外交”,话和合之道
三、大熊猫“留洋”新招:中外合作研究

第七章  科研“航母”铸就
一、史无前例的“熊猫计划”
二、研究中心之崛起与突围
三、应运而生碧峰峡
四、成都的大手笔

第八章  “南胡北潘”
一、领军人物胡锦矗
二、独辟蹊径潘文石
三、励志成才雍严格

第九章  逐梦者乔治·夏勒
一、夏勒其人
二、在卧龙的日子
三、圆梦“宝山圣地”

第十章  传奇“巴斯”
一、获救巴斯沟
二、扬名天下
三、晚年的幸福生活
四、最后的日子

第十一章  大熊猫栖息地“申遗”
一、四川在行动
二、“申遗”考察之旅
三、天遂人愿

第十二章  强震袭来
一、惊魂一刻
二、抢救国宝!
三、大熊猫的“诺亚方舟”
四、“团团”“圆圆”赴台湾

第十三章  涅槃重生
一、香港援手:只为大熊猫
二、今天的卧龙
三、野生大熊猫复出

第十四章  野性的复苏
一、荒野的呼唤
二、探路者“祥祥”
三、功勋母亲“草草”
四、带头大哥“淘淘”
五、使命的召唤
后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