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克兰,地处欧亚大草原西缘文明的断层线上,诞生于东方和西方相遇之处,许多个世纪以来都是通往欧洲的门户。当战争和冲突到来,关闭的欧洲之门成为阻挡东来或西来侵略者的屏障,而当欧洲之门开启,乌克兰就成为连接欧洲与亚洲、东方与西方的枢纽。
从希罗多德时代开始,乌克兰大地见证了两千年来帝国的起起落落,经历了世界秩序的多次变更。定居和游牧、东正教与天主教……不同的文明在此接触,塑造出乌克兰独特的边境身份。它是欧洲的面包篮,也一度成为杀戮的战场。从罗马帝国到奥斯曼帝国,从哈布斯堡王朝到罗曼诺夫王朝,甚至希特勒的第三帝国,每个帝国都索求乌克兰的土地与财富,在这片土地上留下自己的印记。
直到今日,乌克兰仍是东西方力量冲突的焦点。若不理解两千年以来塑造东欧的复杂力量,就看不清当前牵动世界的动荡。哈佛大学乌克兰研究院院长浦洛基以同情的理解,写下欧洲之门所经历、所见证的两千年,为理解东方与西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补足了拼图上缺失的一块。
★若不理解两千年以来塑造东欧的复杂力量,就看不清当前围绕乌克兰的冲突与动荡。要了解乌克兰的历史与现在,恐怕没有比浦洛基这本书更好的指南了。
——美国《外交事务》
★可佩的乌克兰新史,浦洛基将乌克兰的过往细细道来,树立了指向未来的路标。
——英国《经济学人》
★全面、动人的乌克兰新史,浦洛基的可靠研究极有助于学者、决策者、大众理解当前乌克兰的复杂局面。
——诺曼?奈马克(Norman M. Naimark)
美国斯坦福大学东欧研究中心教授
★这是着眼于当下的历史,正是我们当前所亟须的。若想理解俄罗斯与西方国家围绕乌克兰未来的冲突,就应当读一读浦洛基这本缜密、慎重却充满热情的乌克兰通史。
——叶礼庭(Michael Ignatieff)
美国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教授
★内容丰富、细腻,常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洞见,用不长的篇幅讲清了乌克兰这片土地上的历史,学术过硬,叙事明晰,是了解今日俄罗斯和乌克兰不可少的读物。
——西蒙?蒙蒂菲奥里(Simon Montefiore)
《耶路撒冷三千年》作者
★浦洛基先生以历史学家的严谨态度,用通俗的语言呈现了2000多年来发生在乌克兰土地上的历史图景。对于争议性问题,他没有回避,立场也比较客观中允。
全书内容起自希罗多德时代,终于苏联解体和俄乌冲突,所述历史时段之长*了以往的同类著作,对乌克兰各地区不同族群的历史变迁做了立体化、全景式的描述,史实详尽。《欧洲之门》是一部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历史著作。
——赵会荣
中国社科院俄欧亚研究所乌克兰研究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