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出版时间 :
英法争霸的序幕 专著 :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 : 1701-1714
0.00     定价 ¥ 99.80
上海丹诚
此书还可采购1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所 属 馆 :
    虹口区图书馆
  • ISBN:
    9787559441751
  • 作      者:
    (英)詹姆斯·福克纳(James Falkner)著
  • 出 版 社 :
    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19
收藏
作者简介

作者简介

詹姆斯·福克纳(James Falkner),专注于17和18世纪的战争研究,对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进行了专项研究,著有

Great Glorious Days: Marlborough’s Battles 1704-1709

Blenheim 1704

Ramillies 1706

Marlborough Goes to War:Eyewitness Accounts 1702-1713

Marlborough’s Sieges

Marlborough’s Battlefields

Fire Over the Rock: The Great Siege of Gibraltar 1779-1783

Marshal Vauban and the Defence of Louis XIV’s France and Marlborough’s War Machine

 

 

译者简介

无形大象,辽宁鞍山人,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自幼喜欢研读各国历史和名著,对拿破仑战争之前的历史颇有研究,发表过《萨珊波斯四百年》《卡纳提克战争》《波斯的拿破仑:纳迪尔沙传》等文章,译有《波斯人史》《阿富汗战争史》《信仰王国》《凯撒战史》等。根据《西游记》撰写的《七大圣全传》获得过超过千万的点击量。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逻辑清晰、笔触犀利,介绍和评价了参战各方的帝王、将相及其在决策中的心路过程,外交上的折冲樽俎,以及交战过程中的精明或愚蠢,英勇或怯懦,着力刻画了路易十四、威廉三世、安妮女王、马尔伯勒公爵、欧根亲王、维拉尔元帅等重要人物,以及交战国的民风、文化、地理和民族意识。


展开
精彩书评

1. 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是一部传统的军事史,关注战争的战略和作战层面,它不是一部社会军事史,也不涉及各场战争的细节(战术层面)。这本书做得很好,为战略提供了政治背景。

2. 这本书延续了战争的线性历史观,从大联盟的形成和法国的进攻开始,通过在西班牙、德国南部和意大利北部的各种军事行动,分析了欧洲列强的政治目标从战争开始到战争结束时的演变过程。

3. 这是一本关于战争的新书,温斯顿·丘吉尔称之为“近代世界的世界性战争”,战争在不同的剧院——西班牙、意大利、荷兰、德国和海上进行。

4. 这本书详细描述了欧洲的一个时代,当时的精英们几乎决定了为谁而战。本书值得一读。

5. 福克纳对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做了很好的叙述。这本书或多或少按时间顺序展开,详细介绍了许多主要角色、不断变化的外交政策和实际战斗。詹姆斯·福克纳有效地详述了双方在战争中的观点——没有任何偏见。我之所以选这本书,是因为我一直都知道西班牙继承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的一件大事,但我知道的不多。这本书为我这样所知不多的读者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案。


展开
精彩书摘

这是历史上最具破坏性、最为血腥的战争。1

 

回顾起来,西欧的17世纪可以被视为法国的世纪,英明睿智、雄心勃勃的国王路易十四在其位于凡尔赛崭新的宫殿中,领导法国取得了对邻国的统治地位。对太阳王及其大臣们的积极反对都是支离破碎和孱弱无力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军事成功,西班牙军队在较早一段时期就已经在巴黎的打击范围内了,尽管西班牙还是个庞大的帝国,但她已经退出了世界强国的行列,她的统治阶级在商业和知识领域都陷入了慵懒状态,这是由于新大陆的财富源源不断地流入,这些财富是不劳而获的,因此被视为天赐之福。奥地利关注来自东线的奥斯曼帝国的威胁,匈牙利的动乱让其日益不安。神圣罗马帝国(正如玩笑说的那样:既不神圣也非罗马,更不是帝国)是一个支离破碎、凝聚力越来越差的国家,尤其是国内具有活力的巴伐利亚、汉诺威、勃兰登堡、萨克森遵循以自我为中心的方针时,会以牺牲维也纳皇帝的利益为代价来发展自己。小国们由于三十年战争而被弱化,易于成为其他国家权力和愿望的牺牲品,就像洛林公国(Duchy of Lorraine)在正式成为法国的一部分之前的许多年就落入了法国的势力范围一样。

荷兰在经历了一场长期而艰苦的战争后,脱离西班牙独立了,荷兰独立战争的胜利,部分缘于法国的支持和援助。法国一直渴望削弱西班牙对其边境的影响,而这一切可以在不付出太多努力或代价的情况下实现。后来,法国的愿望和野心发生了变化,路易十四袭击了荷兰这个新兴的小共和国,几乎导致了她的灭亡,但是更加古老的敌人——海水的介入,使勇敢顽强的荷兰人获救,法军不得不从被水淹过的土地上撤走。

荷兰的命运与英国紧密相连,英国会因政治原因而成为法国的盟友或敌人。在国王威廉三世的领导下,北欧新教力量建立了新组合,加上勃兰登堡和丹麦的力量和影响力,从而产生一个理论上的集团,足以挑战从前不敢挑战的法国。在长达9年无果而终的战争后,1697年,在《里斯维克条约》签订之际,筋疲力尽的双方达成了一项休战协议,疲惫的各方期待和指望着一段和平岁月。但这个时期的和平仅仅是中场休息而已,让争权夺利的各国为尚未预料到的情况所引发的新战争,招兵买马和恢复元气,尽管这是明摆着的,但相对平静的短暂喘息依然受到了各国的欢迎。

1700年,西班牙国王卡洛斯二世驾崩于马德里,将王位传给了安茹公爵,路易十四无法拒绝。当然,如果他拒绝了,那么王位就会立即转移到维也纳的查理大公名下,奥地利的权力和影响力的增加,同样会令人不安。事实上,对相关人士来说,空出来的西班牙王位是一杯鸩酒,几乎使一场不受欢迎的全面战争重演。尽管所有参战方——法国、西班牙、荷兰、奥地利、英国、葡萄牙、巴伐利亚和萨伏依都希望避免战争,只要他们能在这一进程中得到自己的利益。这当然是不可能实现的,结果就是历时是十多年的冲突。

那么,一切将如何收场呢?在1702年组建大联盟的时候,谋求在王位竞争者之间瓜分古老的西班牙帝国的目标已经形成了。大不列颠获得的贸易机会增多,她的舰队可以管控的宝贵港口也明显增加。结果出现了一个以贸易为立国根基的迅速扩张的帝国。英国人也得到了他们想要的王位继承权,汉诺威选帝侯乔治在安妮女王驾崩之后和平地继承了王位,从而避免了与雅各宾派王位竞争者的内部冲突。实际上,法国已经放弃了对雅各宾派的支持,此后,即使表面上还颇为浪漫,雅各宾派还是沦为了失败者。尽管伦敦王位上的新国王密切关注着他在汉诺威的利益,但实际上,英国人尽可以背弃欧洲,在几乎无人可以挑战的海上力量的支持下,以贸易为基础,谋求未来的日不落帝国。

英国政府日益稳定,有意识地推动了她的海上力量的扩张。她作为公开的敌人,在海上袭击法国;她又是一位狡猾的盟友,至少许多人相信,她牺牲了荷兰的海上力量……在合约中,荷兰获得了领土补偿,但英国除了在法国、西班牙和西属西印度群岛享有商业特权之外,还获得了地中海直布罗陀和马翁港(梅诺卡岛)以及北美洲新斯科舍、纽芬兰和哈德逊湾的海上特许权。法国和西班牙的海军力量已经荡然无存,荷兰的海军从此稳步地日渐式微。英国人的目光,一直密切关注着她海上力量的维持。2

坚韧、果决的荷兰,因投入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而元气大伤。“共和国的财政状况摇摇欲坠,7个省中有2个省完全不承担战争开支……大部分开销只能通过在苛刻条件下的借贷来满足。”3路易十四的军队曾两次几近征服共和国,一次是在17世纪80年代,当时是靠放海水淹没土地才拯救了荷兰人;另一次是在1702年,布夫莱元帅似乎肯定会在大联盟的军队准备停当、奔赴疆场之前击败荷兰军队。在长达30年绵延不断的冲突中,没有其他国家为遏制路易十四的野心和法国在西欧的扩张做出过如此巨大的努力,在财力和可用人力方面,荷兰付出的太多,在实战中,荷兰人所依仗的宝贵的国防屏障在军事上是守不住的。由于不再具有扩大影响力的希望,荷兰作为一个世界大国,不可避免地逐渐滑入了衰落的轨道。

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期间,积极参与大联盟事业的德意志君主,越来越希望他们有权过问西欧事务,而非仅仅作为神圣罗马帝国的臣民和选帝侯。这些国家——尤其是普鲁士,她们的权势和影响力最终会联合起来,在欧洲形成一股支配力量。

对此,一支可能的对冲力量是奥地利,但维也纳也很高兴她在荷兰南部和意大利都取得了收益,否则将掉头对付奥斯曼,并且再度对东欧事务耍阴谋。新获得的低地国家的地盘大幅增加了维也纳的财税收入,有助于为奥地利军队的大规模扩张和重组提供资金,到18世纪末,维也纳可以部署不少于30万人的军队。然而,出色的将军和良好的指挥和控制,并非总能到位,即使按照最宽松的衡量标准,奥地利军事胜利的持续性也是起伏不定的。

可能会给维也纳和大联盟制造不少麻烦的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把他的虎狼之师带去了俄罗斯,继而全军覆没,导致瑞典再也不是欧洲的重要国家。

至于西班牙,可能已经被一场达到极致的长期战争摧毁了,从而进入了一个相对和平与繁荣的时期。结果出现了一个统一的国家和广受爱戴的年轻国王,因为无论阿拉贡、巴伦西亚和加泰罗尼亚人民分离主义的野心是什么,这些野心都消亡了,如果说与1701年不明智的宣称相反,比利牛斯山依然存在的话,那么作为边界的埃布罗河就不存在了。完全可以说:“费利佩五世不仅仅是卡斯提尔国王和巴塞罗那伯爵,还是西班牙国王。”4在更加广阔的场景下,西班牙作为一个主要大国的地位还是减弱了,对收回直布罗陀和梅诺卡岛的渴望是水月镜花,尽管西班牙开启了一个充满希望的海洋探索时代,但在某种程度上,她仍然得听命于北方强邻。该由谁坐上马德里王位的战争对西班牙人民的影响,还有待时间来减轻。

对我们的人民造成严重伤害和致命打击的,是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影响。人民的敌意、军队的征用以及军事委员会和承包商为军队供应粮食而对国家提出的要求造成的伤害,是文字无法描述的。5

然而,发生战争的这十多年里,人口并没有显著减少——参战方都采取了务实的政策,试图避免平民伤亡,而战争中蒙受损失的往往不是西班牙人。参战国的士兵来来往往,无论是西班牙、法国、荷兰、葡萄牙、英国还是奥地利的军队,除了饥肠辘辘、衣衫褴褛、纪律松懈或哗变的士兵在附近游荡带来了不便外,战争对普通民众的影响比较小。18世纪初的所有军队都得依赖途经地区的农产品来维持生计。西班牙大部分地区的农业效率低下,军队根本无法在那里展开充分的行动,贝里克和米纳斯都为此付出了代价,因此,这些军队指挥官的行动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对百姓来说,战争期间的歉收造成的后果,比在当地打仗的军队造成的影响更严重,1708—1711年,庄稼一再歉收,为了减轻人民因此而产生的痛苦,许多赋税被豁免。而那些税款本来可以用于支付军队开销和推动战争进程,但国王在凡尔赛宫的祖父为他弥补了损失。即便如此,1710年10月下旬,费利佩五世也不得不同意,西班牙港口向所有运送粮食的船只开放,即使它们属于荷兰或英国。开战数年来,歉收而非战争,为西班牙带来了最大痛苦。对法国和西班牙王冠会合二为一的挥之不去的恐惧,至少在一定程度上是人为制造的,目的是鼓励伦敦议会在走向战争的道路上保持谨慎和疑虑,但是事实证明,这种恐惧最终是无稽之谈。

路易十四统治下的法国,可以说是这场富于争议的王位继承大戏中的主角,为了确保安茹公爵的王位,在财政和军事上都付出了巨大努力,导致元气大伤。1715年,年迈的国王临终之际喃喃自语:“我太热衷战争了。”从他遗赠给他的曾孙路易十五的国家状况来看,他所说属实。年幼的路易十五摄政期间,路易十四死后的状况延续了下来,国家形势不稳定,不久后,国家财政破产引发了对国家财政和废除货币的疯狂想法,这种疯狂想法是在苏格兰银行家撒母耳·巴纳德(Samuel Barnard)的影响下出炉的。当然,法国和法国人拥有足够的坚忍不拔来恢复元气,但这需要时间,加上财富和威望都因战争而减弱了,所以结果就是,法国的影响力和支配西欧邻国的能力在此后多年都减弱了。

18世纪肯定会见证不断重演的多年战争,但法国的强大国力和影响力,却被这场艰苦的战争消耗掉了。一方面,谁都不能说自己赢得了战争,另一方面也不能说输掉了战争,这不是问题的要害之处。1702年,人们发现,谁该继承卡洛斯二世的问题只能诉诸武力,一场无人想要的冲突依然是一场无人能够回避的战争。法国的权势、影响力和威望的下降,是欧洲历史上一个引人注目且从广义上说是有益的转折点,再次建立了一种多年前随着查理五世的帝国解体而丧失的权力平衡。

至少在巴黎革命爆发、拿破仑一世皇帝及其超凡卓绝和穷凶极恶的军事能力崛起之前,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占据主导地位,能够对其邻国施加可怕、强势的影响。因此,1713年至1715年,在乌得勒支、巴登、拉斯塔特和马德里签署的终结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的条约,可以不带感情色彩地被认定为一桩彻头彻尾的好事。

 


展开
目录

导言

西班牙王位继承世系图

大事记

第一章   这就是西班牙国王

第二章   大联盟

第三章   法国的攻势

第四章   低地国家的战事

第五章   德意志南部的冒险

第六章   贝里克公爵参战

第七章   奇迹之年

第八章   从海上到西班牙

第九章   不胜其烦的纷扰

第十章   举步维艰的法国

第十一章   无法实现的和平

第十二章   疲惫旅程的终点

第十三章   列强实力的平衡

附录1:1701年大联盟条约的主要条款

附录2:《乌得勒支条约》《巴登条约》《拉斯塔特条约》和《马德里条约》的主要条款 (1713—1715)

附录3: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的重要军事人物

参考文献

译者跋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温馨提示:请使用注册云书房的手机号与密码进行登录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账号密码?立即注册  修改密码